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模块教学的理念与实践研究

2019-03-21 00:39祝伟伟
职业·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模块教学教学改革

祝伟伟

摘 要:本文分析了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现状,研究了模块化教学的含义和特点,就如何在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引入模块教学理念,从而在该专业进行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并在教学中付诸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进行探讨与分享,对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推广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航安全技术管理 模块教学 教学改革

一、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现状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自2015年依托航空服务专业创办了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五年制高职专业,至今已有4年。学院先后投入500余万元用于该专业的实训建设,先后引进安全门、金属探测仪、X光机等多套安检设备,建有安检实训室、形体房、CBD机房等多个实训室,还有即将建成的模拟离港大厅,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明年该专业2015级学生将进入省内各大机场、车站等相关岗位实习。

1.专业定位

本专业与南京禄口机场、连云港机场等省内机场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以行业岗位标准及学校培养共同推进专业发展,定位服务各航空公司、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部门、边防口岸、政府机关、大型集会活动等安保活动,培养适应民航运输企业第一线安全生产、管理和服务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服务、团队、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体能和心理素质,掌握民航法律法规、航空安全保卫、安全检查业务和安全防范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安全检查、地勤服务、售票服务、值机服务等一线工作。

2.课程设置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成立以来,培养方案经过几次微调,加之实训条件的不断完善,实践课开设的比例不断提高,但比例依然不高,且学生上课所学与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依然有一定差距,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同时经过调研,学生普遍反映专业课程的动手环节偏少,理论课程过于枯燥,且与实践课脱节。因此,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深入的优化。

3.师资队伍

2018~2019学年,学院本专业共有在校学生214人,共有专业教师6人,师生比36:1,各位教师的周课时都在16~18,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承担科研任务、教材编写、论文指导等工作,部分专业课只能由外聘教师完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需要通过教学改革,精简压缩理论课程,加大实训课程比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4.专业教材

由于安检工作具有一定的涉密性,目前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教材使用的是行业内部的培训教材,不利于专业建设和发展,因此,在优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需要尽快编制出符合本专业实际的核心教材。

二、模块教学理念

1.模块教学相关概念

(1)模块。模块是一个被各学科经常使用的概念。模块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外部特征是指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衔接功能;内部特征是指模块内部具有的特点。简而言之,“模块”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单位或集成块,它既相对独立存在又与其他模块具有衔接功能。

(2)模块教学。模块这一概念已被广泛运用于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中。模块教学是指在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上而下地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进行教学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模块按一定方法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任务。

(3)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模块教学,指把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中的理论、实践课程优化为若干个教学模块。模块的内容既相对独立,模块之间又相互联系。同时,优化后的教学模块使民航安检理论知识和安检技术能力的培养板块化、系统化,既能节省教学时间,又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中倡导的新的教学方法。

2.模块教学的优势

(1)教育理念。模块教学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能力培养,将知识和技能相互结合,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为核心,偏重理论的教学理念。

(2)教学内容。传统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是割裂的,学生在课堂经过理论学习,再到实训室训练,往往效果不佳。模块教学只有素质能力教育一条线,没有理论课和实训课的严格区分,教师根据模块要求,将理论和实践融入每节课,正所谓“知行合一”。

(3)教学方法。传统教学侧重理论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模块教学侧重于素质和能力培养,方法灵活多样,例如将案例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先进教法学法引入课堂,教師讲授与演示结合,学生理解与动手结合,明显优于传统教学。

三、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模块教学模式改革

1.基于工作岗位整合教学模块

基于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及模块教学的研究分析,笔者详细分析、总结了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并借鉴相关案例,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将大部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融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岗位标准,将专业课程分为8个主模块,改革后的主模块设置如下图所示。

2.丰富教学手段

在模块化教学改革中,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很难满足模块教学的要求,为了确保模块教学的质量,对现有的教学手段也进行一定的改进。

(1)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对于理论环节的教学,要注重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教育技术,针对知识点,有效利用PPT课件、视频、微课等手段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安检专业的班级教室及实训室都已配备多媒体一体机,专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基本都会采用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理论教学的课堂效果。

(2)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模块教学模式,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模块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举例说明,在箱包检查实训模块,教师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将航空运输违禁品规定等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现箱包中的违禁品及处理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向学生演示箱包检查的方法和过程,再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学生在练习中遇到不懂、不会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最后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将各式违禁品放入箱包,让学生练习检查,最终使学生达到安检岗位对学生箱包检查技能的要求。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一是工作现场教学法,依托模拟离港大厅,将各个实训模块分解到每个岗位上,模拟真实的值机、安检、行李等服务场景,并邀请机场兼职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实习之前就能掌握岗位所要求的各项技能。二是仿真演练发,利用CBT机房的计算机仿真软件,训练学生对民航订座系统、计算机离港系统的操作,通过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三、案例教学法,教师精心选取与所教模块相关的案例,例如由于安检的疏忽导致的航空事故等,让学生更生动、直观地了解机场各岗位的职责,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模块化教学改革后的效果

自2018年3月教学模式改革启动后,课程组4位教师不懈努力,完成了课程设置改革、考核体系完善、电子教案编制等工作,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模块教学体系,并逐步在一实体班试行。一学期下来,试点班级的学生实训项目完成率100%,成绩优秀率11.6%,合格率100%。通过与同届非试点班级的比较,教学实践环节明显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团队意识都有显著提高。

四、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收获

模块教学打破了原有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通过民航安检的岗位要求把理论和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不再脱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当然改革中还有一定的困难,比如师资不够、课时安排困难等,但是只要有信心,坚持正确的方向,我们相信模块教学一定会在职业教育中推广下去。

参考文献:

[1]何茂农,王玉峰.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培训(就业版),2006(11).

[2]施于庆,管爱枝.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3]李贤淑.技工院校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2016(10).

(作者单位: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模块教学教学改革
浅析高中历史课程的模块教学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学设计与反思
中职体操模块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模块教学开展的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