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国家新区建设研究
——以福州新区为例

2019-03-22 03:10戴斯玮
关键词:福州新区规划

戴斯玮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经管学院,福州 350202)

1992年10月至2017年4月,我国已经设立天津滨海新区、福建福州新区、河北雄安新区等20个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是国家各项政策措施和改革制度的试验田,是探寻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示范区域。接下来,以福州新区为研究对象,从而总结出加快推进国家新区建设的研究方案。[1]

就福州这几年发展情况而言,福州新区的建设为福州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当然,福州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这些因素制约了福州新区的发展提速,也影响福州发展的速度。

一、福州新区发展优势

福州新区作为对台交流的核心区域,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同时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外加福州新区成熟的产业链,为促进闽台交流提供了有利的因素。福州新区的改革创新能力和在各方面的先试先行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为促进福州的生态文明和创新创业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福州新区的对台优势、港口优势和政策叠加优势具体如下:

(一)对台优势明显

福州新区是国家批复同意设立的第14个国家级新区,规划面积达800多平方公里,涵盖仓山、马尾、长乐三个区和福清市部分区域,共涉及26个乡镇街道。这些区域都属于福州市产业相对完善、经济相对活跃的区域,其中包含10多个省市级以上的工业园区。

福州新区与台湾隔海相望,在加快闽台交流方面作用不容小觑。福州通过新区的建设,吸引了大批的台商来榕设立企业,在经贸、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和人文交流等领域都有合作。[2]

自福州新区设立以来,福州与台湾地区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据统计,截至2017年11月,福州已累计吸引台资企业逾五千家。据不完全统计,在台湾地区的福州人口多达80万,两地的经贸往来和人员交往日益增长。两地产业的合作基础非常扎实,改革开放以来,台商企业在福州落地生根的不少,其中中华映管、冠捷电子、东南汽车等都是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项目,这些项目也已引领着福州和台湾的合作不断深化。为了方便两岸的交流,无论是三通客运航次和人数,还是两岸文化的交流情况都得到明显的提升。除此之外,台湾和福州的服务合作成效也非常明显。借助自贸区的政策利好,福州和台湾的合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医疗合作从无到有,建筑旅游等领域进一步开放,金融合作持续推进,这些服务方面的合作表明福州新区的设立对两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港口设施完善

福州是全国25个港口枢纽之一,拥有生产性泊位12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3个,最大靠泊能力30万吨级,年货物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同时拥有闽江口内、江阴、松下和罗源湾等多个港区,港口设施齐全,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和游客码头,能完成各类经贸旅游项目的运输作业。

为了让福州新区进一步对外开放,福州新区积极加强各口岸的建设,新增加进口肉类口岸和种苗口岸各1个,同时达到福州机场实现覆盖全国指定口岸的目标。积极推进罗源湾国家级口岸的建设,不断优化口岸的经商环境,大大降低进出口通关时间,压缩集装箱进口的运输成本,实行税制改革。福州新区的各项措施大大保证了区内各大港口的正常运行,并提高了进出口效率,有利于整个福州新区经济发展。

(三)政策叠加效益凸显

福州是中国(福建)自由贸易实验园区的一大片区,同时又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再加上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形成了 “五区叠加,一区毗邻”的战略优势。

一是有效对接福建自贸区政策。从福州新区规划的总体方案和福建省自贸区规划方案中可以发现,它们两者之间是相互驱动、相互叠加的关系。福建自贸区有诸多的先行先试政策被福州新区所采纳,为促进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福建自贸区实行的关检业务一口对外,在福州新区取得较好成效。

二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福州新区设立时的定位是作为实施国家总体战略、落实福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全面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或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地处海丝核心区域的福州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3]

三是与平潭综合实验区一体化。福州新区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在税收政策、产业优惠和准入政策、工业园区的建设方面展开深度协作,通过推进产业联动、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对接,实现了互补优势、错位发展、互动双赢。

二、加快福州新区发展过程中遇见的困难

(一)资源紧缺阻碍项目落实

一是项目用地可用资源稀少。在开发园区内,可供再开发的土地资源少之又少,如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马江园区已经没有空闲的土地可开发与使用,这大大制约了项目落实的进程。

二是资金引进难度加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在这新的发展常态下,生产成本不断增加、销售市场持续减少、产能的严重过剩等因素影响了企业投资,因此投资趋势逐渐放缓,另外中大型企业中的决策进程、内部审批缓慢又繁琐,更是阻碍了招商引资的力度扩大。

三是项目建设基本保障难以实现。主要体现在建设要素紧缺,配套设施不完善等。一方面建设项目用地、用海、用林等要素稀缺和审批过程受到指标限制等阻力外,另一方面新区范围内的路、水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以及缺少文化娱乐、医院、教育等配套设施。

(二)对外开放程度有待提升

福州新区对外开放条件良好,其程度也从内陆拓展至海空。福州新区具备优越的海港和空港,有面向国际市场和面向国内市场和连接国际国内物流服务的良好硬件环境。但是,对外开放程度却远赶不上国际市场的发展以及人民日益增加的生活需要,现有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保税港区、保税区等多种形式海关监管区虽然给福建自贸试验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福州新区的海关、检疫、外汇等监管模式和流程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优化。改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规范高效运作的服务软环境是福州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体现。

(三)与周边的地区联系不够紧密

大多城市在沿海地区,港口对沿海城市十分重要,是沿海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各大沿海城市都通过内陆地区建设了“无水港”,开拓了港口腹地。而福建到 2010 年才提出了建立“无水港”的设想,已经落后别人很大一步。但提出这一设想后,并没有实际建立成“无水港”。港口地区面积小,涉及范围小,使它只在福州周边地区发挥特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福州新区的高速发展。减少和新区沿海地区与内陆的联系。福州是泛珠三角区域的组成部分,但是在与泛珠江三角的合作上看,福州与泛珠江的主要合作大多来自于初级产业的合作,例如农业、制造业、交通业、轻工业等。在这产业转型的时刻,这些产业大多在其所提供的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其产品市场不断萎缩。但福州和泛珠江三角在基础设施和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还不是十分成熟。福州和其他城市也有一些合作往来,但是由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太大突破,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导致福州大多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在服务业、商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可以进一步加强,并且深化这些合作。

(四)新区管理机构未正式成立,管理体制待定

在申报国家级新区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目标,福州市成立了新区临时工作小组,指导新区申报和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该领导班子以市委书记、副市长等主要领导为主要成员,下设办公室,具体协调新区申报和开发建设工作,同时各有关县(市)区也成立相应机构。但设立的两个层级机构均为临时性,工作人员均为临时抽调性质,在开展工作的统筹协调上明显力度不够。没有明确的管理体制和领导班子,新区的规划体系无法构建,新区的运行管理很难有效实行。新区正式获批后,亟待尽快成立正式新区管理机构,明确新区工作运行管理模式,以更有力地统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加速福州新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精准规划,完善新区规划体系

依照国务院《批复》的福州新区“三区一门户一基地”的战略定位,进行精准规划新区,运用“先谋而后动”的战略,高效率完善新区规划体系,在优化中用准每一寸土地,不浪费任何空间,明确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坚持“多规合一”的方针,确保各节点的规划相互协调,形成能动的、有机的运行。抓紧落实《福州新区总体规划(2015—2030)》等上位规划的出台,加快计划前进的脚步,突出园区优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达到短期内见效果的要求。做好详细规划,才能精准利用到稀缺的项目可用地,减缓受土地资源限制力度,将项目计划执行第一步走稳。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福州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进行统一规划,方案落实,促进各区协调发展,往行政区划新界限前行,为提升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足马力,做到区域统筹和共建共享。推进新区水电设施、燃气系统、污水净化处理系统等统一规划建设。重点处理“四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问题,加快闽江北水南调工程,大力发展水电、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且完善环卫设施布局,使环境卫生保障水平上升新一台阶,吸引到企业的目光,消除企业投资的后顾之忧。

加快推进新区社会民生事业建设,完善现不足的教育、卫生、文化、养老保障和体育事业五大工程建设,加大对新区范围内的医疗机构设施、教育机构、文化艺术机构等中心机构的扶持力度,出台具有新区特色的养老保险政策,并建设好滨海特色的文化娱乐环境,打造品牌新区,让企业大力投、放心投。

(三)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

解决对外开放瓶颈的重要方法是拓宽对外开放平台。首先从海上看,探索经贸合作与创新的模式,比如建立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的福州新区场所,打造福州冷链物流中心与东南沿海同福州合作的重要的海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加强福州新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航运物流合作。其次从陆上观察,致力建成福州新区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基本建成福州国际贸易中心按照两岸投资贸易自由化的要求,去创新贸易管理以及服务体制,同时实行更加开放的对外贸易政策。[4]再者,在航空方面要做到增强福州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以及航运服务功能,打造福州联接东盟和内陆的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形成覆盖海峡西部综合集疏运网,构筑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加剧区域航运主体和航运要素的集聚,加强对外港口合作,推动福州新区对外航运物流发展。

(四)加强与周边区域合作

福州新区想要快速发展必须加快自身港口建设,加速港口腹地的建成,尽快建设“无水港”提高港口的运载力和运载速度,并且提高自身与周边城市的港口联系。为了使福州新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可以从城市区的主要利益入手,要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优先发展服务业,促进本地经济更上一个台阶。与东南沿海的合作也要继续深化,围绕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兼顾多个产业并行发展,创造出共赢的局面。积极地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进行贸易往来,提高自身产业的技术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在确保优势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新兴行业的赶超步伐,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政府还可以拟定银行放贷政策,为中小企业注入发展生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与其他地区的合作,特别是与越南、老挝、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合作,进行产业转移和升级。

(五)坚持规划先行,完善新区规划体系

通过高起点规划完善新区规划体系,明确发展方向、发展要点。考虑近期和中长期规划长期规划的统一性,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目标。突出重点区域和先行区域建设提速,加快新区规划立法,完善新区规划体系,促进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管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体制机制优势,不仅是激发新区发展活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西区规划体系的有效途径。福州新区管理模式要结合福州新区的功能定位和实际情况,逐步对自身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形成最适合自身的管理体制。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建立高效运作、协调顺畅、科学管理的服务平台,确保新区开发建设有序进行。国内各新区都很注重新区管理体制的运行效率。按照“精简、效能、服务”的原则,新区管理体制的设置突出地表现为“少机构、扁平化、强经济”的特点。[5]为了完全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划分事权和财权,梳理清楚政企的利益关系,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构筑起一道屏障,建立一整套灵活高效的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

四、结语

随着福建自贸区的制度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福州新区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新时机,通过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开发新的发展道路,争取把福州新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新区的领头羊,带领福州市乃至福建省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自贸区的建立对国家新区的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在新时代发展方针的指引下,借力“一带一路”和自贸区的平台,扩大对外开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领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轨道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从而扎实推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创新发展。[6]

猜你喜欢
福州新区规划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雄安新区的期许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