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真实性的乡村民宿发展模式研究

2019-03-22 02:28周旭婷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乡村民宿旅游业传统文化

周旭婷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节假日等空闲时间出门游玩。在人们游玩的过程中,住宿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随着民宿的出现与迅速发展,人们的住宿又多了一个全新的选择。民宿绝不仅是一个住宿的地点,在更多的时候,民宿代表着这个地区的文化特色,游客们可以从民宿的建筑风格上窥见当地的文化底蕴,因此,保持文化真实性是建设乡村民宿的基本准则。要想做好乡村民宿文化真实性的保护,就要从多方面抓起,从保护当地的文化氛围、民俗结构做起,增强乡村旅游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留下一个完满的印象。文章从文化真实性的角度出发,简要地谈一谈乡村民宿建设的新型发展模式。

关键词:乡村民宿;传统文化;文化真实性;民宿发展模式;旅游业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住宿模式,民宿开始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因为民宿的费用较为便宜,并且可以亲身体验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因此一经出现就得到了广大旅游爱好者的追捧,市面上的各种民宿纷纷涌现。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部分民宿过于追求商业化,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文化真实性的保护,对乡村文化的发展趋势来说十分不利。现代乡村民宿的发展一定要基于对文化真实性的保护,将游客的体验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发展。

一、乡村民宿的发展现状

民宿是先从国外开始流行起来的。最初,民宿这个概念还指的是家庭旅馆的营业模式,主打的是廉价与便利,并没有形成现今的运行模式。但是在中国,近些年来,隨着乡村旅游业的逐渐发展,人们越来越希望走进自然,走进乡村,而不是体验豪华的旅行服务。因此,现代民宿应运而生,作为乡村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宿已经不再仅是低价住宿的代名词,恰恰相反,它提供的是有别于传统酒店的,基于当地文化的特色服务,游客们可以从民宿的布局、条件上感知当地的文化特色。新时代游客对文化旅游向往,渴望体验一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精神碰撞。乡村民宿顾名思义,大多是由当地农民将自己所有的房屋进行改造,在满足住宿卫生安全等条件后,保持原来的传统格局不被破坏,尽可能地还原出一种当地农民的生活状态,借此与千篇一律的正规酒店拉开差距,让游客体验一种不一样的旅游模式。民宿的建设表面上看只是将当地的一些建筑风格、生活习惯融入到了住宿设施上,实际这是一种对当地文化的展示,也是游客的主要来意之一。但是在乡村民宿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具体问题。有一部分民宿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不能很好地保持当地原始的乡村风貌,对民宿进行了很大的改变,表面上看是迎合了游客的习惯,实质上却对当地文化真实的传承造成了影响,在游客心中留下了当地文化的错误印象,这些都是急需改正的[1]。

二、保存乡村民宿文化真实性的具体意义

从文化真实性的角度分析,文化真实性指的是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体验到最真实的当地文化,这种体验方式讲究的是原汁原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状况的改变,在这个乡村旅游业飞速发展的时期,鉴于国家并没有相关的制度制约与政策支持,有很多人因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对于一些可以体现真实乡村风貌的古老建筑、真实民居都予以拆除,反倒是建设起一些仿古建筑,用仿古建筑替换真实的古建筑,可以说本末倒置,对乡村文化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长此以往,有可能一些地区的原始风貌都被迫消失,只剩下一些旅游气息浓重的、专门为了游客而设计的文化一条街。这是对我国乡村文化的一种破坏,因此,大力保护我国乡村文化真实性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2]。

(一)留存原始乡村聚落

在以往,乡村民宿或许存在着一些卫生安全方面的问题,但是至少做到了对真实乡村住宅的保护,展示给游客的是最真实的一面。但是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乡村旅游,面对着如此巨大的经济利益,民宿的所有者们发觉依靠原有的单一式建筑已经无法满足接待需求,因此将这些原本的民居建筑进行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看似有着当地文化的,实质上不伦不类的新式建筑。这样一来,或许有了经济效益,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但是当地文化却已经消失殆尽,游客所看到的已经不再是原有的风貌了,甚至在有些地区,当地居民都已经不记得原先的样貌。这是对原始乡村聚落的一个重大冲击。任何一个民族的文明都是从一个个小聚落中发展起来的,聚落原样的保持,意味着一段段小文明得以延续,正是这一段段的小型文化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因此这些文化缺一不可。这就是维护原始乡村聚落样貌的必要性,在原貌丧失的同时文化也随之消失了,这绝对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因此,维护文化真实性就是在维护原始聚落,维护文化的根脉[3]。

(二)增强文化底蕴

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表明了一种社会现状,即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追寻,试图在乡村游历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文化的根,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必须意识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程度、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在获取了一些东西的同时,我们也损失了一些东西。在过去,大量的农村户口渴望挤进城市,渴望成为城里人,城市人口激增,乡村人口急剧下降,这在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文化思考,即远离了乡村,远离了农田的我们,还有原先的文化自信吗?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延续方式究竟在哪里?这些就是在本质上促成人们渴望来到农村的原因,因此,作为农村文化和乡下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方式,民宿的文化真实性承载着一个地区文化延续的希望。游客们到访乡村,将最真实的乡土文化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就算日后回到了城市,回到了其他地区,都能在心中留存着一段属于乡土文化的记忆,这就是乡村文化最好的传承方式。一个民宿是否具有文化真实性,是一个地区是否还具有最本源的文化底蕴的象征,保护乡村文化真实性,保护民宿的本真性,实质上就是在保护这一地区乡土文化的延续[4]。

三、如何在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上发展民宿

首先,应该从当地居民的意识层面出发,民宿是在当地现有民居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造而形成的。正是由于具有最本真的乡村文化,民宿才如此大受欢迎,如果在改建的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风貌,将原始文化积淀拆得支离破碎,肯定不会有游客再愿意前来,因此传递给当地居民一个首要的概念,既然建设民宿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那么就更加应该保护文化真实性,不能因为一时的小利而破坏了整体的风貌,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物质层面的引导,最能够做到乡村文化真实性保护意义的准确传达。乡村民宿建设应紧靠当地文化特色,民俗内部的设施、布局、风格等方面,都应该保存最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向游客们呈现出一个最真实、最具有文化气息的乡村聚落。在这个建设过程中,有一些优秀的建设范例,例如,安徽黄山脚下的西递古村,就是一个全国闻名的优先典范。其有较高的人流量,自然就不缺经济来源,这就告诉一些乡村民宿建设者一个道理,对文化真实性的保护绝对不是一件亏本的事,在保存乡村文化的同时依旧可以取得经济利益,只是这其中度量的权衡需要主导者认真思索。其次,如何建构一个新型的文化体现。乡村民宿的建设,绝对不是留给游客一个文化遗迹,文化不是死的,不是刻板不动的,而是应该在民宿建设的过程中,赋予乡村民宿全新的意义,对原有的乡土文化进行一个简要的整合,剔除其中不再符合时代精神的糟粕,保留其中的文化精髓,是一种对当地文化的继承与创新[5]。对于历史文化的再现,要求当地居民首先应对自身的文化底蕴有一个详尽的理解,经过一定时间的挖掘,找寻可能在时间的进程中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遗忘的原始文化记忆,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加以保护,合理融入到民俗建设中。民宿绝对不再仅是一个简单的住所,一个简单的具有当地特色的住宿地,更多的应该是对当地文化的承载,游客可以学到一些东西,对本地人来说同样如此。总而言之,民宿建设的精髓在于,将当地的传统民俗、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整理,让人文记忆与自然记忆有效融合,带给已经远离土地、远离自己文化根脉的人们一个重新认识文化的机会。使其在旅行的过程中,体验到最真实的文化,这就是民宿建设的根本目的。在这个理念的支撑下,为了维护传统文化不被破坏,保留下最真实的乡村文化,展现给世人最本真的那一面,需要建设者们秉持自我,坚守当地的文化定位,为维护乡村文化,维护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6]。

四、结语

总之,在现今乡村旅游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主導者们一定要秉持自己的原则,在文化真实性保持上下功夫,力争将乡村民宿作为一个当地乡土文化的载体展现在世人面前。笔者相信,只要有心,一定能够在文化真实性基础上,使乡村民宿的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让游客在民宿中体会到最真实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胡莹,王欣,邓念梅.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民宿旅游发展研究——基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视角[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6):138-139.

[2]安亚琴.基于意象视角的民宿发展研究——以仙居县白塔镇为例[J].经贸实践,2016,(15):56.

[3]邓琪琳,牟江.基于文化创意项目打造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成都浦江甘溪镇明月村为例[J].绿色科技,2016,(13):239-241.

[4]丁晨阳,刘川.基于民俗文化传承与第六产业结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戏剧之家,2016,(14):235.

[5]汪婵娟.古村落民宿村发展模式探究——以皖南古村落为例[J].长江丛刊,2017,(1):196.

[6]李兆睿,陆军,温文雅.乡村旅游扶贫中民宿产业发展调查研究——以大新县堪圩乡民宿旅游为例[J].市场论坛,2018,(4):152.

作者单位: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乡村民宿旅游业传统文化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旅游业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