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之下动保企业怎么“活”下去

2019-03-24 15:32唐李
四川畜牧兽医 2019年3期
关键词:寒冬企业管理者猪价

唐李

(四川恒通动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内江 641000)

2018年对于畜牧业来说是多事之秋。上半年猪价持续低迷,中小养殖户欲哭无泪,养殖集团因为资本加持,坐观其变,甚至加速扩张,期盼着机会来临。紧接着的环保风暴迫使部分养殖场关停并转,养殖业主忧心忡忡。下半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该病100%的致死率更使养殖者人心惶惶,疫区猪价惨不忍睹,渠道经销商苟延残喘,养殖集团、大型饲料企业“南猪北养”的布局受到冲击,于是持币观望,扩张减缓。

有人认为整个畜牧业及其配套产业已进入寒冬。但如果透过表面现状,放眼于大环境,站在更高的视点,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我们会更理性客观一些。

面对“寒冬论”,有三种态度:坐以待毙;自行冬眠“死而不僵”;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回想1990~2003年,饲料企业独闯天下,兽药产品低价竞争,各种乱象丛生,但是经过“GMP”“GSP”等政策调整,熬过2006年“小猪10块钱”的困境,经历了“猪链球菌”及“蓝耳病”的恐慌,春天最终来了,整个畜牧业进入了黄金发展的十年,养殖技术提高、集团养殖飞速发展、饲料行业升级进步、动保行业拨乱反正。历史总是轮回的,如果说目前是寒冬时节,就证明春天已近了,只是我们现在首要考虑的是,怎么在春天到来之前坚持“活”下去?

1 重塑行业价值和产品价值

在香港·亚洲2018动物健康创新论坛上,国际动保巨头讨论了如何动用各种资源进驻更多的中国动保市场。在即将面临的竞争之下,中国动保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塑造、提升自身价值,思考如何满足用户的深度需求,要明白产品只是回收价格的载体,而不能一味采取“买一送一”和“大促销”的方式。

2 练好内功,提升自身素质

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仅靠人海战术和埋头苦干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一专多能的服务人员才能真正帮助用户解决问题。遍地黄金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现在的用户专业水平越来越高,这要求我们必须具有更高的职业素质为他们提供服务。

3 具有战略定力

自己企业的优势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未来选择哪条路、如何走下去?这些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近来,面对一些恶性价格竞争现象、环保压力,以及销售一线的信息反馈,笔者也一度迷茫,幻想短刀相接但是从理性角度考虑,如果一味打价格战,自身存在的价值何在?销售团队的价值又何在?我们应该把握公司及其销售团队的优势,最终确定战略目标。

4 开源节流,降低成本

笔者曾考察过一些饲料企业,他们对于成本及人力资源的把控非常值得借鉴。如何降低企业内部成本,激活人员积极性,不仅关系到工作效率,更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是万古不变的道理。

5 更新理念,与时俱进

“外部咨询资源”的导入,内部机制的设定,营销战术的升级等,都需要企业负责人的智慧及远略。部分动保企业管理者,用饲料添加剂的销售思路做兽药和动保营销,是陈旧过时的营销手段,最终会阻碍企业发展。

面对现在的行业寒冬季,我们应该怎么“活”下去,相信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答案。最后借用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所作的《行军告示》中的一句话让我们共勉:“我们必须准备走大路、小路、直路和弯路……还要准备走绝路,走完绝路我们再赶路!”

猜你喜欢
寒冬企业管理者猪价
企业管理者纵论品牌建设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供大于求,猪价上涨乏力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论西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