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的底气

2019-03-24 11:47陈楠崔书健
纺织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硬核科技成果纺织

文/本刊记者 陈楠 崔书健

中美贸易战已历时1年多,就在大部分人认为局面将有所好转时,5月态势突然反转,中美经贸摩擦再次升级。5月13日,《新闻联播》播发的国际锐评《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刷爆了全国人民的朋友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硬核应对科技霸权

美国为了向中国施压,再次拿华为“开刀”。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中国华为公司及其70家关联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禁止华为从美国企业购买技术或配件,意在阻遏中国高端技术的发展,维护美国的全球科技霸权。5月17日,华为迅速启用花费十余年投入研发的备用方案,所有“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确保了公司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与连续供应,打破了国外绞杀式的封锁与垄断。

在这场应对与反击中,不少人对中国以及中国企业华为的评价就是两个字——硬核!硬核是需要资本的,在华为事件中,令人欣慰的不仅是个体企业的未雨绸缪,更是整个国家的科技自立。

自主知识产权从没有变得如今天这般重要,科技自立让我们有底气说出:外国人能造的,中国同样能造!歼—20是我国自主研制了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实验室——天空二号;“复兴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动车组……

其实不仅是在高精尖产业,在纺织这样的传统行业同样具有科技自立的底气。在第六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评选活动进行中,我们对此深有感触。

曾经,聚丙烯腈长丝一直处于“一丝难求”的局面,因为只有三菱丽阳几家日本企业具有小规模生产能力,但其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聚丙烯腈导电纤维市场更是完全空白。聚丙烯腈长丝及其导电纤维的研发迫在眉睫。常熟市翔鹰特纤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历经13年自主研发,终于建立起国内唯一的百吨级聚丙烯腈长丝生产线,开创了纤维自主创新的新思路,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再举个例子,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纤维——Lyocell纤维,产业化溶解条件苛刻,纺丝难度大,溶剂回收要求高,生产成本高,装备和控制系统复杂,是国际纤维界公认的高难度项目。此项技术曾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且对外采取了严格的技术封锁。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从1998年立项,历经18年攻关,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产化Lyocell纤维制备成套技术和装备,成为全球第二家拥有Lyocell纤维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技术的公司,并于2018年12月底,实现单线年产3万吨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产业化生产线投产成功,提前1年完成了国家“十三五”建成单线年产3万吨的产业规划,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天津工业大学、大连华纶、吉安三江超纤研发的双组份纺粘水刺超细纤维(直径可达3~5μm)非织造材料制备技术,也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实现了双组份纺粘水刺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的关键装备产业化。

平台效应聚力科技

这些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壁垒的科技成果在6月20日走进了2019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对接会暨第六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发布会。事实上参加此次对接的科技项目远不止如此,共计30个达到国内领先甚至国际领先水平的纺织科技项目以及20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在此会聚,覆盖了纺机设备、纤维、纱线、面料、印行、后整理等纺织全产业链。

该活动已经成功举办5届,经过持续5年的科技成果发布与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对接会暨“中国十大纺织科技”评选活动已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纺织科技发布与对接平台。

近两年来“十大”系列活动在福建泉州落地,与此同时,今年该活动第三次被纳入“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又称“6·18”)系列活动之一,就是因为该活动对于促进纺织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既注重技术的先进性,也关注纺织服装企业的实际需求,是2019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对接会一贯的宗旨。

此次活动共有六大亮点:第一,年度最具价值“中国十大纺织科技” 及三个子奖项——新锐科技奖、产业推动奖以及应用示范奖的揭晓在活动中掀起了第一个高潮,该项评选耗时4个月,经过海量网络投票与20余位专家投票严格评选而出;第二,项目演说环节同样精彩纷呈,获奖项目代表介绍了产品优势以及下游企业的应用前景,让在场电商平台以及终端服装企业都对纺织新材料、新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第三,作为今年新增加的环节,智囊解惑让设计师、纱线代理商、纤维检测专家等共聚一堂,探讨新型纤维在面料、服装应用中的困惑和发展趋势,带来最为实用的纤维使用指南;第四,服装秀演也是今年更新升级的环节,在新形势下,绿色、科技、时尚是纺织行业的新定位,缺一不可,为了更生动地展示科技成果,本次对接会以新型纤维在面料、服装、鞋的应用切入,邀请相关企业通过秀演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纺织科技的力量;第五,现场以科技长廊的形式展示年度十大纺织科技成果、产业集群地适用科技成果亮点及产业应用趋势,为项目方以及参会企业提供了充分的对接交流的机会;第六,样板企业参观一直是近两年颇受欢迎的环节。

福建泉州是我国最重要的纺织鞋服生产基地之一,这里走出了众多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品牌。能够去龙头企业实地参观、走访,以及与这些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零距离沟通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参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希望可以多组织这样的活动,与大企业交流可以获取更多的经验和更大的启发,帮助自己提高核心竞争力,大中小企业的共同进步意味着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将迈上新的台阶。为此,此次评选出的科技成果企业还将相继在福建泉州、浙江绍兴、广东深圳等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地举办主题沙龙、成果对接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经过6年的雕琢,从北京、上海到泉州,从首都经济圈到产业集群地,从中心城市到“一带一路”先行区,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对接会暨“中国十大纺织科技”评选活动不断强化平台优势,在活动组织形式与内容构架上进行创新,只为一个目的——聚力科技、开启纺织“智造”未来,让纺织科技生产力硬核起来!

猜你喜欢
硬核科技成果纺织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硬核爷爷炼成记
“硬核”举措下的暖心举动
用“三个最严”彰显“硬核”担当
陕西制造需要“硬核”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