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纤维艺术品的创新设计与构想

2019-03-24 12:44
纺织报告 2019年7期
关键词:纤维材料艺术作品艺术品

黄 洁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广西北海 536000)

纤维艺术品作为新颖又古老的艺术形式,集现代与古典、沉稳与浪漫、传统与工业于一体,散发着别具一格的艺术气息。虽然现代纤维艺术品起源于西方,但在我国古代便有纤维艺术品的雏形。在商朝时期,我国丝、麻、毛等原料已有规模化的生产,直接促进了当时的绣、织、纺、染等工艺的发展,逐建形成以纺织为主的生产模式。汉唐时期,我国在刺绣艺术、纺织品、纤维挂屏等方面取得了较高的艺术造诣。直到20世纪初期,西方传统纤维艺术逐渐引入中国,在质感、材料、空间等运用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特征。在此阶段,艺术家对纤维艺术构思理念及观念出现百家争鸣的态势,有的艺术家追求兽毛的厚重,有的艺术家则追求桑麻的质朴,有的追求颜色的变换,而有的则注重造型及肌理的表现。如今,现代纤维艺术理念已基本成型,在创新设计与构思中,发生着重大革新。

1 纤维艺术审美特征

1.1 纤维艺术材料的独特之美

不同纤维材料具备不同的视觉、触觉及情感效果。在传统纤维创作中,主要以毛、丝、棉、麻等天然材料为主,表达自然属性特征,为艺术作品注入深厚的文化韵味。而现代纤维艺术则因纤维材料的多样性,为艺术家的思想表达提供了多种渠道。譬如,利用金属的厚重表达作者内心的孤寂,利用尼龙的柔软抒发艺术家对未来的盼望等。在审美特征上,艺术家则专注于材料本身的审美特征。不同纤维具备不同光泽、弹性、质感、形态,在相互作用中又存在着曲与直、柔与钢、暗与明、纯与杂、重与轻的对比,是现代纤维艺术独有的美学语言。[1]

1.2 平面纤维到立体纤维之美

传统纤维作品由于受油画等艺术形式的限制,在表现形态上主要以平面为主,例如缂丝、壁挂、地毯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纤维艺术作品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由传统平面形态逐渐转变为“浮雕”,最后完全脱离制作版面的限制,实现完全立体化,形成类似雕塑作品的立体纤维艺术品。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与现代建筑设计及装饰存在着紧密的关联。艺术家在创作纤维艺术品时,需要结合作品空间形态所表达的装饰效果,使纤维作品与空间统一、融合。现代纤维艺术审美已从传统二维转变为三维,从独立性转变为依存性,同时也赋予纤维艺术品更多功能价值,使其在具备艺术特征的同时,又具备装饰功能,成为真正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艺术形式。

2 纤维艺术创新特征

2.1 反叛性与颠覆性

反叛性与颠覆性是艺术作品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纤维艺术作品创作的主要思维。在纤维艺术作品创新性设计与构思活动中,反叛性与颠覆性思维为艺术家创作艺术品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反叛性思维是对传统创作理念的叛逆,是对创作枷锁的挣脱。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首先应摆脱多种规则的限制,无论是在材料选取、空间形态表达,还是颜色的运用,均应以突破传统创作思维限制为前提,从而为创新设计与构思奠定基础。而颠覆性则为艺术家创新设计指明方向,需要艺术家结合自身创作条件及当前艺术审美理念,以全新的、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创作思维进行创作,形成与传统艺术品截然不同且具备审美特征的纤维艺术作品。[2]

2.2 多样技法与风格

传统纤维艺术品创作与绘画具有紧密联系,通过空间构图形式,表达纤维艺术品独特的美学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纤维艺术作品在表现技法与风格上具备多元化的特征。在技法上,艺术家在形象或图案中大量使用节奏或重复技法,能够使纤维艺术作品具备音乐的流动感,色彩更具低落、渐变、重复、起伏等特征,从而唤起观赏者强烈的情感共鸣。在风格层面上,由于现代纤维作品发展逐渐完备成熟,呈现出风格多样化的艺术特点,不同艺术家在处理纤维形态的方式上有明显的不同,集中与疏密、弯曲与笔直、聚合与离散、整齐与凌乱等各有不同,或有的艺术家善于利用对比,而有的艺术家则善于运用渐变,多种风格间又存在着联系。因而,通过借助不同风格能够创造出新的纤维艺术品风格。

3 创新设计与构思策略

3.1 纤维艺术作品色彩的设计

纤维艺术作品与色彩的关联性是以色彩纯度、色相、明度、色泽及色度综合运用反映的。由于纤维材料独特的审美特性,所呈现的色彩温度也具有诸多不同,以蓝色、灰色、绿色、黄色为主的冷色调,能够给人以距离、凉爽之感;而以橙色、红色为主的暖色调则又能呈现出明亮、活泼、愉快的氛围。因而,不同材质及色彩所具备的情感功能具有极大的不同,艺术家在艺术品创作中应紧紧抓住色彩的属性,深入认识冷暖色调在情感层面的作用,通过选取符合创作思想的材料及色彩,赋予纤维艺术品特殊的象征意义。首先,在创作初期,应明确创作思想及纤维艺术品价值。如果是强调功能性价值,则应结合建筑整体风格或居室色调,使纤维艺术作品适应环境的整体需求。例如,在客厅区位,可选择与客厅整体纹理或色调一致的色彩;书房则应以功能角度出发,选取温馨或柔软的色彩作为纤维艺术的主色调。如果是追求艺术价值,则应考虑纤维艺术的情感效果,通过夸张的色彩运用、线条编织,给予观赏者鲜明的视觉冲击体验,使其专注于纤维艺术所表达的独特思想特征,引发情感共鸣进而发挥纤维艺术品特有的艺术价值。此外,纤维艺术作品应注重对色彩的运用,特别在凸显现代气息的立体作品中,通过合理的光学原理与纤维材料的运用,提升纤维艺术作品的视觉体验度,吸引观赏者注意,并投入到对纤维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中。在设计中,颜色应用应突破常规限制,利用视觉反差、滞留、误差等生理属性,为纤维作品二次创作提供有效途径。[3]譬如,观赏者在欣赏纤维艺术作品时,通过视觉误差能够发觉隐藏在艺术作品内部的画作,从而吸引观赏者进一步研究。由此可见,纤维艺术品色彩应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以色彩变换的多样性及丰富性,发挥其特有的价值。

3.2 纤维艺术作品材质的设计

纤维艺术作品是可触摸、可感受的,通过不同纤维材料的运用能够呈现材料本身的肌理特征,表达材料内在的情感。首先,在材料选择上,现代纤维艺术品主要采用动植物纤维或人工纤维等质地较为柔软的纤维,不仅能充分表现材料的质感,还能为艺术作品提供细节服务,充分展现作品的几何与质感之美。然而在创新视角下进行纤维艺术的创作,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纤维材料,可结合塑料、钢丝、发丝或者玻璃纤维的运用,通过合理的编织、疏密与曲直的运用,表达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为纤维艺术品所表现的画面提供丰富的纹理。玻璃纤维的运用能赋予作品未来感、科技感,常运用于科技展、科学馆等场所。而钢丝则具备强烈的厚重感、工业感、压抑感及废弃感,能够为纤维艺术作品提供别具一格的情感气息,被广泛应用于后现代工装或家装之中。

纤维艺术作品通常选用主体材料编织框架,并利用次要材料填充,完成对纤维作品的创作,然而却忽视了材料与艺术作品内容的适用度,导致部分作品无法发挥情感诉求,削弱了纤维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及情感价值。[4]因此,在设计初期,应根据表达内容的形态及创作者主观情感,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创作。而在艺术作品形态表现上,艺术家应结合画面的凹凸强调画面的立体感,加深观赏者对纤维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

4 结语

纤维艺术是现代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之一,与绘画、雕塑、纺织等艺术形式具有紧密联系。在创新设计与构思中,艺术家应结合现代审美与创新特征,利用颠覆性与反叛性思维审视作品,结合现代审美体验。创作中,从纤维材料与色彩两个层面完成对纤维艺术作品创作的创新,充分发挥纤维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功能价值,为提升国民生活品质,推动纤维艺术发展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纤维材料艺术作品艺术品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