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一)

2019-03-24 11:15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诗句手法意境

野 歌

◎〔唐〕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阅讀这首古诗,完成1~2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本题A项是对全诗内容的理解;B项是对诗歌中语言的理解分析;C项是对诗歌描写手法的理解和比较分析;D项是对诗歌章法结构的理解。四个选项主要是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查,这是赏析一首诗歌最基本的能力。进行古诗鉴赏时首先要借助选择题的选项读懂诗歌,明白一首作品“是什么”,即“诗歌读解”,这是深入体会、分析作品的基础,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

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连诗歌写的是什么、抒发的什么情感,都弄不明白,也就是解决不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怎样读懂诗歌呢?

要想读懂诗歌,需要:读—品—析—悟。

读——读题目、作者、注释

一读题目,从而确定诗的题材、体裁,思考诗写了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记住,一定要大胆联想、想象,猜测诗歌内容。

比如,《内宴奉诏作》这首诗。在没有读诗之前,可以通过读题目来猜测诗歌内容。“内宴”,可以联想到皇宫,“奉诏”可以想到奉旨填词,只能写正面的内容,歌颂皇帝,歌颂太平盛世……这样,在读诗的时候就不会理解偏情感。

二读作者,知人论世,把握风格。

作者的经历往往会在诗歌中加以体现,了解诗歌作者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会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

三读注释,解决具体问题。

品——品诗文、意象

一品诗家语,理解诗歌大意。

诗歌是精炼的文言文,诗家语便是文言语言,但很多学生在阅读时总是用现代汉语习惯去理解诗歌,这就造成了读不懂诗歌内容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呢?要把诗歌当作文言文来读。

1.找动词,定词性

诗句中有特别多的词类活用现象。我们要做的便是找到这样的词语,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形容词作动词,意为:吹绿;“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中的“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意为:戴着锦帽,穿着貂裘。

2.调整语序

诗歌中因为表达习惯、情感表现、语言节奏的需要,常会出现句子倒装的情况。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如果遇到按字面语序读不通、读不懂,就应考虑是否倒装。我们要学会判断分析。比如“千里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确语序为:“千里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3.补充省略成分

古人认为“实字多则意简句健,虚字多则意繁而句弱”。于是介词、代词、连词以及各种关联词大多成了省略的对象,如“浮云游子意”“浮云一别后”中,“浮云”后面都省略了“如”,可翻译成“游子如浮云”“别后如浮云”。

但要注意一点:不能像文言文一样直译诗歌。理解诗歌大意要加上想象和联想。

二品意象。

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画面。

中国的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了通过意象表达感情的创作方法。意象是蕴涵作者思想感情的形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比如“明月”“流水”“大雁”“莲花”“折柳”“鹧鸪”“红豆”等,我们只要在诗中接触到它们,就很自然地进行相关链接,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诗句的意思。

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

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

思乡类:月亮、鸿雁、杜鹃、斜阳;

高洁品质类:菊花、梅花、竹、兰、松柏;

相思类:红豆、莲子、连理枝;

边塞战争类:长城、马、楼兰、柳营;

闲适类:五柳、东篱、三径、渔樵。

同时,要学会分析意象的方法:

1.抓住修饰意象的词语进行分析:颜色、动作、神态、心理等。

2.发挥想象力,尽量再现诗歌的意蕴。以本诗为例,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需注意“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诗人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析——析意境、技巧

一析意境。联系具体诗句,分析所写意象画面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鉴赏古典诗词关键在于领会其中的意境。“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形象一点来说,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个体,意境就是整体。也就是说,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

常见的意境有:雄浑壮丽、幽清明净、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恬静自然等。

常见描写意境的词语有: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空寂、幽静、幽美、宁谧、朦胧、高亢、繁华、淳朴、暗淡、萧条、荒凉、冷寂等。

二析手法。联系具体诗句,分析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什么效果。

诗歌中写景写人叙事,都离不开手法,我们应该掌握手法的有关知识,学会分析。

以本诗为例:诗的开头两句“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就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面看是写仰天射鸿的高超射技,实际上是借此喻指诗人凭借出众的才华来到京都准备在应举考试中摘冠折桂。其中“弓”“箭”喻指诗人的文学才华,诗人要仰望的天街是京都,诗人要射落的“鸿”是要折桂中举。诗人以形象化的比喻描绘出自己的理想宏愿。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

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静、远近、虚实等。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融情入景、以乐景衬哀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

表现手法:赋比兴、用典、联想、想象、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等。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悟——悟情感

深入品味这样的意境传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发挥“想象”,体会诗中未尽之意。诗以含蓄蕴藉见长,诗有空白,需读者自己去想象和填补,这就必须发挥联想想象,借助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感受,还原詩人所处之境,体会诗人所抒之情,把玩诗句的妙处。

在读懂诗歌之后,再回过头来解答选择题,便会事半功倍了。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和故意拔高等,错误选项一般都较明显。

【参考答案】B

B项说“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以“穷”的今义解释“穷”的古义,这是对“穷”字的理解和体认有误。“穷”的古义为:困厄,处境艰难。如:“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

————————————————————————————

【解题思路】

诗歌的考点有形象、语言、手法、情感。审题时首先要找准答题的关键点是什么。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对诗歌语句含意情感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中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内容分析,还要注意诗歌的表现手法,根据表现手法分析情感。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答题时一定要有“内容或关键词、手法、情感”三个关键点,从词到句到情,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参考答案】

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层意思,即解释句意】

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深层意思】

猜你喜欢
诗句手法意境
拟人手法真多情
六一来了
画与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七步洗手法
春色满园
一朵花的意境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
杜甫诗句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