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沙江堰塞湖事件引发的思考

2019-03-25 08:23杨书宇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2期
关键词:堰塞湖金沙江预防措施

杨书宇

摘 要:近日前,西藏江达县与四川白玉县境内先后发生二次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形成白格堰塞湖,造成了重大财产安全。基于此,本文对我国西南地区近十年来形成的堰塞湖进行概述,并对堰塞湖的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堰塞湖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金沙江;堰塞湖;山体滑坡;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2-0213-02

1 金沙江堰塞湖概况

我国西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境内河流众多,但大部分都处于高海拔、高山的区域,地势高差大,岸坡陡峻,断裂构造发育。同时,西南地区有多个地震带,地质结构不稳,构造活跃,当发生强震、暴雨时,会诱发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极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会淹没上游库区,溃坝洪水也会对下游造成极大的安全危险[1]。

2018年10月10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干流河道,形成(白格)堰塞湖,长约5600米,高70多米,宽约200米,蓄水量接近1亿立方米。幸运的是,堰塞湖随后20天内自然泄洪,危险基本解除。然而11月3日下午5点过,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原山体滑坡点再次发生滑坡,金沙江被再次阻断。此次堰塞湖坝高大大增加,较之前几乎翻倍,高出了60-100米,蓄水量达到2亿立方米,自然泄流的时间大为延后,等待自然泄流会使得蓄水量高达7.7亿立方米,这种情况下的自然泄洪会使得坝体快速溃决,给下游造成巨大破坏。因此,救援人员决定用机器挖掘出一条人工导流泄洪槽,11月12日,人工导流泄洪槽过流成功,13日下午,断流超过200小时的金沙江上下游已贯通,断流问题解决。

因山体滑坡造成的金沙江堰塞湖对上下游的地区造成重要伤害。上游因堰塞湖水位上涨,河水倒灌,部分房屋、道路、桥梁、耕地被淹没,受威胁地区达20多公里。而在下游地区,过流洪峰也会摧毁下游农田、道路、房屋、桥梁,造成重大灾害灾情。但灾害无情人有情,昌都市、甘孜州、迪庆州和丽江市为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积极有序转移灾区正在遭受重大威胁的群众,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目前,尚无人员伤亡。

2 西南地区近十年堰塞湖概况

近十年来,西南地区因强降雨天气以及地质构造活跃、松散的缘故,使得因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的事件时有发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内多处发生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和滚石,堵塞河道形成大量堰塞湖,存留时间超过14天的就有256个,具有明显危害的高达34个[2]。2009年6月5日,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发生严重的山体崩滑灾害,崩滑体堵塞乌江支流石梁河上游支流铁匠沟(和平沟),形成最大库容量49万方的堰塞湖,山体崩滑灾害造成72人失踪[3]。2009年8月6日四川省省道306线雅安市汉源县顺河乡境内猴子岩处发生山体崩塌,总计40万方山石冲击大渡河,巨大水浪冲击对岸导致左右岸崩塌,形成堰塞湖,事件直接导致2人死亡、29人失踪、18人受伤,上游地区农田、农房被淹没,下游地区省道、桥梁被冲毁[4]。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使得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火德红乡红石岩村的牛栏河上游河段发生双侧山体垮塌,形成红石岩堰塞湖,威胁着800余人的生命安全,好在应急得当,无人员伤亡[5]。

3 堰塞湖形成成因

灾情触目惊心,对因此而逝去的鲜活生命感到惋惜。愿逝者安息,生者警醒。对于堰塞湖而言,地震、强降雨极端天气与人为因素是其形成的主要成因。

中国西南地处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印度板块挤压,地震断裂带非常活跃,四川境内有龙门山地震带、安宁河谷地震带、康定-甘孜地震带、金沙江-元江地震带,云南境内有滇东地震带和怒江-澜沧江地震带。大陆板块频繁的挤压会使得西南地质构造活跃,时常有大小地震发生,多灾多难的地质结构会次生山体滑坡、崩塌与泥石流,若遇到狭窄河谷,会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多发地区也常为暴雨山洪多发地区,由其在汛期,上游来水量大,水位上涨快,对于河坝的冲刷侵蚀、渗透破坏力强,若周边山体以前就经历了极端恶劣天气,如强降雨与地震,会使得山体脆弱,在山洪的冲刷下极易形成山体滑坡和崩塌,这样的情况下会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

人為因素也常常会诱发此类灾害。2009年重庆市鸡尾山山体滑坡疑与矿山过度野蛮开发有关。2000年鸡尾山三联铁矿就出现了危崖,但老板利欲熏心,过度开采,对矿山造成极大的破坏污染,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也遭到破坏,所有矿山闭坑后也并没有进行土地复垦和矿山整治,最终在2009年发生山体滑坡,堵塞乌江支流石梁河形成堰塞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于大山过度的森林砍伐和矿山开采会使得森林凋敝、山石裸露,支离破碎的滑坡体难以抵挡疾风暴雨的摧残而坍塌。而且,由于西南地区蕴含丰富的水电资源,修建有大量的水电站,但在地质脆弱的地震带上大修水电大坝是否有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否会使得当地地质更为脆弱?这些都不得而知。2009年汉源县猴子岩山体崩塌处位于瀑布沟水电工程区,是省道S306线的必经之处,同时,此处也受2008年汶川大地震影响,在此处兴修水利水电需要更为严格的地质灾害评估,不能让灾害发生了才去反思、警醒[6]。

4 堰塞湖预防措施

近年来,国家对于环境保护有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和政策,行动力、执行力空前强大,对于过度开采、污染极大的矿山予以关停,同时保护森林,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对于被破坏的土壤也大力修复。今天我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必然会减少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自然灾害。当我们严格控制矿山开采,大力保护森林不被砍伐,对于裸露的山石土壤予以治理复垦,这些行为必然会减少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形成,也会避免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

对于在强地震带以及强降水山洪地区在建或将来计划建设的水利水电与道路桥梁,必须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评估,并且加强预防预警工作,减少地质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与财产损失。如果我们生活在强地震带以及强降水山洪地区,我们要时刻注意周围情况,特别是在暴雨天气里,当灾害发生时,我们不能慌乱,等待政府救援。一般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区域周边都不准居民生活,若后续形成堰塞湖,也是一个间接的安全隐患,在没有处置措施时也需要时间积累才能对上游和下游造成伤害,我们有足够时间等待政府救援,在灾害来临前完成人员的有序转移。

5 结语

目前,我们对于堰塞湖的研究日益增多,对于堰塞湖形成时周边的地质结构、河谷形态、水流条件与滑坡参数都有了丰富的研究,基于此,应急处置技术不断完善,引流泄水手段不断优化,情报信息先进技术不断发展,预防措施、治理措施与灾情时的管理救援措施都日益丰富,这些都会保障我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兴国,李海波,廖海梅,等.滑坡-堰塞湖应急处理与引流泄水优化技术[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8(3):95-104.

[2] 崔鹏,韩用顺,陈晓清.汶川地震堰塞湖分布规律与风险评估[J].工程科学与技术,2009(3):35-42.

[3] 舒金扬.武隆鸡尾山堰塞湖水文应急处置及思考[J].中国水利,2009(19):55-57.

[4] 黄润秋,王运生,董秀军.2009年8·6四川汉源猴子岩崩滑的现场应急调查及危岩处理[J].工程地质学报,2009(4):445-448.

[5] 宋昭义,代堂刚,张娅玮.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防洪能力分析[J].人民长江,2015(s1):58-60.

[6] 葛永刚,陈兴长,方华,等.汉源县大渡河"8.6"崩塌堵河灾害研究[J].山地学报,2010(1):123-128.

猜你喜欢
堰塞湖金沙江预防措施
堰塞湖形成与致灾机理及风险评估关键技术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开挂的“金沙江”
堰塞湖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堰塞湖多源信息及其感知技术
行走金沙江
滑坡堰塞湖溃坝波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油橄榄高接换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