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土”是“大师饥渴症”的解药

2019-03-26 07:35晓彦
中国信用 2019年3期
关键词:海纳百川花木王国

◎文/晓彦

大师,是学术界和公众发自内心敬佩的人物,是一个“带光环”的称呼。但是,当“大师”标准本身成了问题的时候,“大师”就很容易与“大楼”一样成为考量世俗功利的指标,而不是精神上、学术上的高标。多年来,各类伪大师粉墨登场,乃至老顽童黄永玉耻笑“大师多如狗,教授满地走”。

大师之所以“通货膨胀”,原因之一就在于“名利”两字。牟利之徒从“大师”称号中嗅到了商机。比如,网红茶叶“小罐茶”年销售额20 亿元,广告词说:“小罐茶,大师作”。有网友“数学课代表”算了一笔账:总共有8 位大师,算下来,每个大师每天需要炒出220 斤茶叶,哪怕每天不吃不喝不睡都难以达标。制茶大师的艺,一旦被营销大师的“术”绑架,只能坏了大师的名头。

汲汲于名者,往往事与愿违;淡泊名利者,常常让人久仰。

众多“两弹一星”功勋,他们选择的人生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在人生最后22年里只干一件事,“FAST”出世前,他默默无闻;“扫地僧”李小文,在那张照片走红网络之前,没人知道他是在遥感领域享誉国际的科学家……对于外界给的各种头衔,饶宗颐曾淡然表示:“呵,大师?现在大师高帽满天飞,太多了。”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大师之“大”,不仅仅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在专业上继往开来,在学术上独树一帜,还在其海纳百川的胸襟,担当责任的铁肩,甘于寂寞的操守。

那么,是什么成就了大师?

90 多年前,鲁迅先生在《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中指出,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诗经》有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身逢最好的时代,与其为“大师饥渴症”而焦虑,孰如精心培植好催生大师的“好土”?与其对“钱学森之问”不能释怀,孰如静下心来全力打造培育人才的“天梯”?如此,真正的大师的产生,将只是时间问题。

猜你喜欢
海纳百川花木王国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地下王国
逃离鼠王国
建立新王国
花木笺
唠叨的妈妈
爱找茬的老师
时间都去哪儿了
重庆永川:永立潮头 海纳百川 铺就小康幸福路
海纳百川聚群贤 强化支撑促发展
——通江县多措并举推进优秀年轻干部递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