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①

2019-03-27 07:50殿
区域经济评论 2019年2期
关键词:经济学特色区域

吴 殿 廷 安 虎 森 孙 久 文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空间载体),理论基础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包括利益极大化理论、边际效益递减理论(一般的区域经济学)或边际效益递增理论(新区域经济学)等;研究内容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尤其是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不论是一般意义的西方区域经济学,还是具有重大突破的新区域经济学,在解释中国发展的经济奇迹方面都十分乏力,在指导中国区域发展实践方面更是水土不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呼唤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4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大大超越了西方经济学家预言的“经济起飞高速增长20年大限”,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中国奇迹,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也与地方政府和各地人民的努力奋斗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提出创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在多年治国理政的思考和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以,创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既有主观需要,也就是指导各地区发展的需要;也有现实基础,包括40年来多姿多彩的区域发展实践经验和内涵丰富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后者,完全可以作为创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目标和特征

基于上述理由,并结合我们编著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建设工程教材《区域经济学》的体会,这里提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目标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40年改革开放实践为基础,把研究对象看成是一个系统——区域系统(地球表层的空间系统),抓住区域发展主线,探索区域发展规律,寻求促进区域发展和协调、协同发展的科学途径。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特点,我们以表格的形式阐明其特色。详见表1。

表1 西方区域经济学与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对比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

1.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区域发展目标

区域发展观经历了“实物崇拜”“GDP崇拜”到“以人为本”三个不同的阶段。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近代“以人为本”思想来自于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的“人本主义”。党的十六大赋予其新的内涵,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强调,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以人为本”到“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理念的本质特征。今后区域发展的目标诉求,必须从对GDP的过度热捧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全面协调发展,确保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与西方的区域经济学以经济价值最大化、以GDP增长为核心的目标诉求大相径庭。

2.以创新发展突破当前区域发展瓶颈

2015年10月26日,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做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中国的区域发展,改革开放初期乃至21世纪初,都是以引进、模仿和简单粗放发展为主要特征的,虽然取得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巨大成就,但也在多方面遭遇了严峻挑战,包括资源支撑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产能过剩、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过大、部分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等。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破解上述诸多挑战的法宝,是构成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内容框架,更是突破当前区域发展瓶颈的法宝利器。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区域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3.用金山银山论推进区域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诉求,也是中国各地区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非常复杂,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做法教训深刻。中国曾努力避免走这条路,但改革开放初期乃至到21世纪初,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好。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后来他又进一步阐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三个发展阶段的问题。习近平同志的“两山论”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系统剖析了经济与生态在演进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今后的区域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方面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和绿色发展做出表率,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另一方面,要努力将生态产业化,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这方面,浙江省有过很好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水乡乌镇、富阳新沙美丽乡村、建德绿荷塘森林公园、莫干山民宿等,都是很好的典型。此外,还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围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依托,大力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

4.用开放、共享发展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协同发展

2014年4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考察时提出,京津冀要协同发展,后来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渐形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思想武器,也是协调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利益关系的法宝。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要立足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破除地区之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打造区域间的命运共同体,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空间一体化和协调、协同发展,从而突破西方区域经济学的短板,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关键。

三、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框架设计

1.四大板块内容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分为4大板块,按照先后逻辑顺序依次为以下内容。

板块1:区域与区域经济系统板块。以系统科学原理为指导,把研究对象看成是一个空间系统,探讨区域系统形态和类型、区域系统的组成要素、区域经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基础、区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区域系统的演化和控制等。

板块2:区域发展规律板块。以区域发展理论和中国特色区域治理实践为基础,探讨区域发展的内涵、形式及发展观的演变,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要素配置,区域发展的方向性规律与产业结构演变,区域发展的过程机制与动力机制等。

板块3:区域协调、协同发展规律板块。以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命运共同体”与协调、协同发展思想为指导,考察区域发展的空间规律与区域差距变化特点,探讨区域分工、产业布局与开放发展的规律,寻求统筹区域与协调、协同发展,统筹城乡共享发展,统筹人地关系绿色发展的路径和模式等。

板块4:区域发展决策(促进区域发展和协调发展的举措)板块。以中国40年来的区域发展战略及规划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典型模式为基础,探讨区域发展决策、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区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一般规律和典型经验及模式。

2.主题内容的逻辑关系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主线是“区域→区域发展→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区域发展路径和举措”,具体内容及其逻辑关系参见图1。

图1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研究框架

可以说,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区域经济研究方面的直接运用,也将为中国区域的发展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更应努力成为中国区域治理的决策参考。这既是我们的努力目标,也是广大区域经济研究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四、创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五个一”工程

创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创建外,还需要一些具体的推进措施。这里提出创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五个一”工程。

一是编写和(或)推广使用一套区域经济学教材,建立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课程体系。由安虎森、孙久文、吴殿廷作为首席科学家编著的《区域经济学》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建设工程教材,可以作为参考教材,但需要补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进一步突出区域发展和协调、协同发展主线。

二是建立和完善一批区域经济学研究基地,争取尽快实现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重大理论创新。目前教育部在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和兰州大学设立了3个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基地。今后的工作,一方面是进一步加强这3个基地的学术研究,另一方面,还可以在相关研究基础较好的院所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等单位部署新的基地,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家重大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部署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三是编写和出版一套区域经济学丛书,形成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话语体系。包括《区域经济学原理》《区域经济学研究方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等。

四是每年组织一次专题高峰论坛,搭建区域经济学界和各级政府之间更紧密互动、更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

五是整合或创建一两个高质量学术期刊,形成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稳定交流渠道。《经济地理》目前是国内与此相关、影响很大的期刊,曾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建议首选该杂志作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最主要的交流平台。此外,《区域经济评论》2018年跃升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织重量级人物,撰写和发表更严肃、更权威的学术论文,推进《区域经济评论》成长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新平台。

注释

①三位作者都是全国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建设工程(马工程)(区域经济学)首席科学家。其中第一作者,吴殿廷,电子信箱:wudianting@bnu.edu.cn.

猜你喜欢
经济学特色区域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特色种植促增收
分割区域
简明经济学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区域发展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经济学的优雅
区域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