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推动浙江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建议*

2019-03-28 08:18舒莉朱发仓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9年1期
关键词:消费率增长速度流通业

□舒莉 朱发仓

在当前浙江省总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人均消费降低、工业产能过剩、产销率下降的发展环境下,浙江省商贸流通业仍呈现出了较强的发展劲头,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是支撑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网络零售方面,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然而,浙江省商贸流通业仍面临着流通经营主体规模偏小,基础设施和相关人才不足,管理体系薄弱等的问题,需要以数字化加快商贸流通业供给侧改革,拓宽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加大互联网技术应用等方面来促进全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使浙江省成为流通大省,流通强省。

近年来,浙江省全社会消费品零售一直保持全国前列,商贸流通业增加值不断攀升,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率显著,位居第三产业第一位,网络零售突破万亿元大关,全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城乡商贸服务网络体系,流通现代化程度大幅提升,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呈现放缓趋势,经济增速低于全国水平

据国家及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2017 年浙江省GDP增长速度(扣除价格因素)呈现放缓趋势,由2010 年的16.17%下降至2017 年的5.34%,最低为2014 年的4.21%。虽然在此期间有所波动,但没有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上升态势。2017 年浙江省的GDP 增长速度低于全国2.56 个百分点,反映出浙江省经济的增长动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率呈现周期性下降趋势,农村居民消费率降幅较大

图1 2008-2017 年浙江省及全国GDP 的增长速度情况

根据2007-2017 年浙江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全省居民人均消费率(公式=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100%)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率明显低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率;二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率呈现周期性波动,周期大致为6 年,可预测2018 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率会低于2017 年;三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率在近十年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从2007 年的82.29%下降至2017 年的72.5%,下降了近10 个百分点。

图2 2007-2017 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率及农村居民消费率情况

(三)浙江省工业产品生产产值大于销售产值,工业产销率呈下降态势

从流通产业上游端的工业品生产和销售情况来看,2007-2016年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的产销率(工业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100%)均小于1,最高为2011 年的97.78%,由此可知,全省工业产品生产产值均大于销售产值。另外,期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的产销率呈下降态势,2016 年为96.63%,低于2011 年1.15 个百分点,低于2007年0.97 个百分点。

图3 2007-2016 年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产销率情况

综上可知,浙江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居民消费率下降、工业产销率下降的背景下,需要加大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来促进消费的提升,从而带动全省经济进一步提高。

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基本状况分析

(一)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017 年浙江省商贸流通业总量规模稳步增长,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批零贸易商品销售总额为21750 亿元,连续10 年居全国第5 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308 亿元,增长13.64%,连续11 年居全国第4 位;人均社零42969.78 元,居全国第3 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全国排名前三省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历年浙江省与全国其他各省区的对比来看,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上涨态势,多年来保持全国第4,位居广东(38200.07 亿元)、山 东(33649 亿 元 ) 和 江 苏(31727 亿元)之后,且差距逐年拉大,反映了浙江市场还需不断挖掘消费潜力,寻找新的增长点,以缩小与广东、山东、江苏的差距。

(二)商贸流通业大多数行业规模进一步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下滑

从不同消费类型的行业增长速度看,2017 年浙江商品零售额为21750 亿元,增长10.3%,低于2016年0.5 个百分点;餐饮收入额为2558 亿元,增长13.8%,高于2016 年0.7 个百分点;网络零售额为13337亿元,增长29.4%,低于2016 年6 个百分点;省内居民网络消费为6777亿元,增长29% ,低于2016 年1.9 个百分点。

从不同产品的行业增长速度看,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有5 个行业的增长速度较2016 年有所下降,具体为:汽车类零售额增长8.3%,低于2016 年1 个百分点;粮油、食品类增长9.5% ,低于2016 年4.9 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4.8%,低于2016 年1.9 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增长10.4%,低 于2016 年3.3 个 百 分点;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6.6%,低于2016 年7.7 个百分点。仅有少数几个行业的增长速度有所提高,如:中西药品类增长8.8%,高于2016 年3.7 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增幅25%,高于2016 年10.5 个百分点;家具类增长25.5%高于2016 年12.5 个百分点。

(三)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稳步上升,在全省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提高

近年来,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规模一直保持上升趋势。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是商贸流通业的主体,据统计数据,2017 年这四个行业的增加值达到14132.66 亿元,是2007 年 的7.17 倍,是2010 年 的4.46 倍,是2015 年的2.26 倍。

表1 历年来浙江省与主要省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比 (单位:亿元)

近年来,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2017 年该比重达到了22.8%,较2015 年提高了8.25 个百分点,较2010 年提高了11.37 个百分点,较2007 年提高了12.29 个百分点。从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来看,2017 年该比重达到了44.72%,较2015 年上升了15.48 个百分点,较2010 年上升了18.44 个百分点。

图4 2007-2017 年浙江省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情况

(四)商贸流通业是支撑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力量,贡献率在第三产业居位第一

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商贸流通业与第三产业中其他行业相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居于第一。2008-2017 年期间,商贸流通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均在10%以上,且较平稳;相比而言,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贡献率波动较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贡献率较低。

2017 年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大幅上升态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的贡献率达到了160.73%,远高于其他服务行业,高于金融业85 个百分点,高于房地产业为90.08 个百分点,高于交通运输仓储业为118.64 个百分点。

(五)网络零售持续高速增长但增速有所下降

在“互联网+”背景指引下,大量新型商业模式涌现,网络零售快速增长,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强劲新动能。2017 年,全省实现网络零售额13337 亿元,居全国第2 位,较2015 年 增 长 29.4%,是 2010 年26.6 倍。

从增长速度来看,2010-2017年期间,全省网络零售额的增长速度呈现下降态势,2012 年、2013 年的增长速度均在80%以上,而2017年的增长速度仅为29.4%。可以看出,浙江省网络消费的增长空间在逐渐缩小。

图5 2010-2017 年浙江省网络零售规模和增长速度情况

商贸流通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流通企业规模偏小,产业组织程度不高

浙江省流通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高达90%,但普遍规模较小。限上民营企业平均从业人员数不到限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1/3,限上民营企业平均资产规模不到国有、国有控股及港澳台、外资企业的1/3。同时,以大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内部分工不发达,同水平的横向竞争过度,产业组织化程度偏低。在商贸流通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与新兴业态快速发展的阶段,传统的商贸流通企业还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挑战。

(二)新型商贸流通业态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近年来,浙江省商贸流通业不断出现新型业态并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发展已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然而,从总体发展水平来看,浙江省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仍以网络零售发展为主,其他方面则发展相对较慢,同时与浙江特色经济的融合度不足。具体表现在:物流、仓储等相关基础配套建设滞后;人才短缺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缺乏擅长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市场一体化经营管理的人才;法律法规有待健全优化,依然存在不少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等市场秩序问题;管理机制有待创新,现行的体制机制与电子商务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不相适应。

(三)流通行业管理体制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对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重视不够,认识不充分,因此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流通体制问题至今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不仅影响了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效率,也使得有关政策、规划和监管措施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近年来,虽然浙江省积极推进流通领域改革,但总体来看,制度创新的系统性还不强,部门创新力量不足,流通人才培育、诚信环境改善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和办法,与流通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

以数字化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建议

(一)以数字化加快商贸流通业供给侧改革

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纽带,必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商贸流通业的供给侧改革要从生产端贯穿至供给端,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增强新需求推动新供给的能力,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其主要方式有:

1. 以电子商务为抓手,增加现代流通“新模式”供给。通过全国性总部、结算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信息中心在浙江的组建,规划、管理、控制和促进各地区和各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大力支持实体店“上网”,通过互联网销售,拓展销售渠道,同时提升线下体验、配送和售后。通过积极推动制造业与电商企业、物流企业、金融企业的产业跨界融合,拓宽浙江省广大中小制造企业产品的网络零售渠道,拓展销售额,提高制造业发展规模。

2. 通过企业转型,提高“新业态”供给。调整零售商业的经营基础、传统业态和品牌结构,实现重点商业区块无线网络、智能交通、移动支付、休闲娱乐全覆盖。打造平台化的商品交易市场,推动传统批发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商品展示、研发设计和品牌孵化等新功能,促进商品集散向服务集聚转变;构建城乡消费网络,促进乡村对接城市;通过大型社区商业服务、特色产业和服务水平,促进特色小镇建设。

3. 以提升老字号,改进“新品牌”供给。老字号是历经时间检验的重大资源,要挖掘在浙老字号的核心价值,强化整体浙江商业文化品牌概念,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消费者认识和了解浙江品牌的丰富内涵,传播老字号形象和品牌价值,做强和做响老字号,积极培育国际品牌,努力打造国际名牌。

4. 维护市场秩序,提高“新信誉”供给。引导制造企业、商贸企业,构建产品、商品的质量保障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商品和服务的高质量“新信誉”供给。通过优质客户评级、企业星级评级,促进企业的“新信誉”供给。

5. 降低流通成本,完善“新制度”供给。严格执行商业用电的平均电价或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深化价格机制改革,降低商贸流通企业经营成本;探索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拓展应用于商贸流通企业的试点方案,在用能、税负等方面,合理降低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以数字化挖掘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己经成为现代商贸流通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基石。在数据挖掘、决策分析等方面,互联网零售企业己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除此之外,还需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技术在流通领域的深度应用,尤其是在传统流通企业中的应用,包括信息化建设、技术架构服务、技术人才培训、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同时,要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如:信息消费、绿色消费、品质消费、时尚消费、农村消费、养老消费、夜间消费等,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商贸流通业驱动力升级,并带动消费升级。

(三)以数字化营造健康有序的营商环境

各政府部门要重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转变政府部门的治理理念,尽可能地减少对电子商务市场的行政干预,以最大程度地释放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政府部门要构建集监管、服务、维权为一体的市场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创新电子商务市场监管模式,率先在电子商务产业领域实现由事后惩罚向事先预防转型。政府部门要转变管理方式,通过借助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逐步建立政府、中介组织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信息服务体系,不仅可以实现对企业发展的监测和分析,还能不断探索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基础支撑体系等,建设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环境。

猜你喜欢
消费率增长速度流通业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最优消费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我国经济消费率问题探析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与政策架构
企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管理问题的分析
浅谈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现状
“大多数”商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