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施异彩开生面

2019-03-28 16:54庆年
复旦教育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栏目

庆年

元旦已过,春节即到。辞旧迎新,人们总会期待新年新气象、新进展、新成就。学术期刊工作者也一样,祈福新面貌、新收获、新贡献。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本刊这期封面上多了一行标识文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这是因为,2018年本刊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2018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中被评定为A类核心期刊。向来民间有所谓的人文社科三大核心期刊之说,即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前两种核心期刊目录本刊早已在列,现在再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之列,这表明本刊的学术品质得到学术界更广泛的承认,令人欣喜,使人振奋!自2003年创刊至今,本刊已经走过16个年头,出版了96期。其中的艰辛、甘苦、冷暖自不必多言,我们更想说的是,感谢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者的厚爱!感谢历届编委的精心谋划和悉心相助!因为有你们的支持,本刊才能立身于教育学术期刊之林,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境界。

进入了三大核心期刊目录,好像会被人们高看一眼。对我们而言,其实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更高的社会责任。如今核心期刊的功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误用、滥用,面对现实功利的巨大需求,如何坚守学术本位的立场,如何防止被异化,对我们而言是巨大的考验。可以预见的是,各种追捧、利诱、胁迫会以超过以往更大的能量冲击而来。如果我们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学术期刊乃社会公器的理念;如果我们不能站稳正义的立场,始终如一地平等对待所有的作者,我们将会被自己打垮。

得到更多的承认,传播平台更宽广,也意味着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怎么样有更好的品质,怎么样让作者更愿意来这个园地施展,怎么样使读者更喜欢来这个园地采撷,这是我们当下反复思虑的问题。不久前,有眭依凡教授询问,用不用访谈类稿件。本刊过去没有发表过访谈类稿件,是基于一个判断:访谈类稿件学术含量不高。然而,这次我们没有简单地回应,而是作了认真的讨论。我们的新考量是,学术含量有多少并不能只看形式,而是要看实际内容,有真的新思想、新知识,就不可谓学术含量不高。于是决定,尝试一下刊发访谈类稿件。本期新论栏目的两篇稿件,就是新尝试的结果。是不是真的有新思想、新知识,请读者判断,希望有反馈。

我们的新尝试还不止于此,细心的读者也一定会发现,本期有一个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栏目“余音”。这事起源于邬大光教授在微信朋友圈晒访问国内外高校的感想,我们觉得有意思。一个有深厚学术积累的高等教育学者,有丰富的大学管理体验而又离开了管理岗位的教授,他在考察国内外高校时,有独特的视点、独特的思考、独特的意味,能给人以通常规范性学术文章所不具有的启迪。于是,我们与邬大光教授商量,请他把这些访问的随想整理成文,以飨读者。幸运的是,得到了邬教授的首肯。但是,放在哪个栏目呢?似乎已有的哪个栏目都不合适。因此,就创设了一个新栏目。所谓“余音”,取自“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典。读来是不是有味,期待读者的回音。

新年伊始,本刊敢施异彩,求开生面。我们以为,学术期刊是给人看的,不能只板着脸孔,让人生厌;不能老“八股”,面目可憎。新的一年,文章、栏目都来点新样子,岂不快哉!行笔至此,想起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诗,权借探询:“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栏目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关于栏目的要求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