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2019-03-29 09:13肖毅
医药前沿 2019年5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股骨头

肖毅

(成都誉美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51)

股骨转子间骨折属于关节型骨折,老年人因为身体各项机能衰退,故此成为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好发群体。针对本病的治疗临床以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期间患者需长期制动卧床,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率相应提升;手术治疗是帮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改善预后,优化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1]。而手术治疗方法,是影响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康复效果的主要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72例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X线检查确诊,排除凝血功能异常与骨质疏松者。等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76.4±4.4)岁。乙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76.9±4.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甲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术中选择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术中患者取侧卧位,选择后外侧入路,切开关节囊,在小粗隆上1.5cm位置修整股骨颈残端,继而取出股骨头,测量股骨头直径等指标,外显髋臼窝,并清理其内的软组织,对股骨上段给予扩髓处理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把生物型假体柄置入其中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可吸收线依次缝合各层切口。

1.2.2 乙组:给予PFNA内固定治疗。术中患者保持仰卧位,将患肢固定在牵引床上,利用C型臂X线机透视,在足踝部纵向、连续牵引患肢,患肢保持内旋外展,并内收髋关节;在大转子上方做长度为4cm的纵向切口,逐层切开组织后显露大转子顶点,用开口器在大转子顶点中前1/3处做出开口,插入导针,用其扩髓,将主钉插入后方可拔出导钉,在X线机引导下明确主钉方位及其与骨折端对位状况,复位效果满意后可安装导向器,在导向器协助下把导针钻进股骨颈,抵达其中下1/3处后停止钻入,需保证导针在股骨颈正中位置,测量股骨中导针的长度,选择比其长1cm的螺旋刀片,入口选择股骨近端外侧口,螺旋刀片远端安放在股骨头关节面下方1cm处,拧紧远端的交锁钉。术后结合患者实况决定是否放置引流管。两组患者术后均及时予以止痛、预防感染、功能锻炼、营养指导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与术后3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情况。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采用髋关节 Harris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2]:90~100分记为优、80~89分记为良、70~79分记为尚可、<70分记为差。优良率=(优+良)/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主要临床指标检测情况比较

乙组术中出血量低于甲组、术后VAS评分小于甲组、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早于甲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主要临床指标检测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主要临床指标检测情况比较 (±s)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术后VAS评分(分)术后下地负重时间(d)乙组 36 121.47±30.58 2.89±0.35 1.92±1.23甲组 36 175.67±39.37 3.42±0.74 2.79±1.24

2.2 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乙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3.33%,甲组为80.56%,经比较,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例)

3.讨论

因为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通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以致在采用卧床牵引保守治疗过程中,肺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较大,最终引起较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伴随着临床外科技术的发展与内固定材料的不断完善,手术治疗在本病治疗领域应用范畴连续拓展。而探寻手术创伤性低、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各项机能恢复迅速的术式,是临床外科医生共同研讨的课题之一[3]。

目前,国内外临床普遍认为坚强内固定与早期活动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标准手段,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是常用术式,在应用过程中各有优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因为内固定物体积较大,故此术中需做较长切口,手术操作过程较繁琐,这也是接受本术式患者术中出血量大、术后疼痛症状更明显的主要原因。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较,PFNA内固定术切口短小,能明显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以防患者因为术中失血量过多而造成术后贫血不良反应,对患者术后髋关节恢复与生活质量提升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另外,PFNA内固定治疗期间采用螺旋刀片代替螺钉固定股骨颈,在打入过程中,对患者周边骨质起到良好的镇压作用,进而增强固定把持力,适用于高龄不稳定骨折患者治疗中。

在本次研究中,乙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甲组、术后VAS评分小于甲组、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早于甲组,而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不显著,与刘钢[5]等部分研究结果高度相似。这提示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不管是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还是PFNA内固定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疗效,而后者更能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减缩下床活动时间,故此更具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股骨头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