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铜陵全力打造皖中南科技创新中心

2019-03-29 01:31王所宝铜陵市科学技术局
安徽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铜陵市高新技术创新型

文/王所宝(铜陵市科学技术局)

2018年以来,铜陵市科技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主线,扎实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打造、知识产权创造、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人才招引五大创新工程,一批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落地生效,一批重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体现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各项指标稳居全省前列。

2017年,全市研究与试验经费投入27.82亿元,占GDP比重为2.48%,居全省第4位。2018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7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71家,较上年净增27家,创历史新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9.2%。全市发明专利申请2120件,较上年同期增长89.1%,发明专利拥有量净增加452件,总数达到1523件,同比增速41.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51件,居全省第5位。

一、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建立高新技术后备企业信息库,分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一企一档、一企一策,精准扶持。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辅导,确保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高比例通过。二是打通科技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次不用跑,通过在线填报、在线受理、在线指导修改,顺利通过了国家、省评价。三是依托重大项目实施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能。顶科公司等企业承担的21个国家、省市科技项目通过验收。“集成电路先进封装塑封工艺及设备研发”等6个项目获准立项,争取中央、省财政科技资金支持5300余万元。

二、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推进实施双创平台全覆盖行动计划。新增市级备案众创空间4家,一县三区均已建成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双创平台数量和质量均居全省前列。培育招引创客团队246个,新注册科技型小微企业142家,招引青年创业人才500余人。二是支持企业申报研发机构。支持中科院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合肥工业大学(铜陵)工研院联合铜陵市本地企业协同创新,7个项目进展顺利。新建院士工作站2个,新增国家与地方共建工程研究中心、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机器人应用研究院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各1个。

三、加速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对标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及时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完善《铜陵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方案》,加大争创工作力度。二是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帮助日飞轴承落实专利质押贷款1000万元,爱尔特等5家企业落实科技贷700万元,全年发放科技创新券两批共92万元,申领企业47家。三是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引14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8个团队进入现场考察(尽职调查),入围省级A类团队1个、B类团队2个,C类团队1个。

四、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一是实施“百所千企”科技成果转化直通车活动专项调研,共征集企业技术需求73项,发布科技成果40余项,发放科技成果汇编300多册。二是“2018年安徽省科技成果交易暨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主会场、分会场各签订合作项目5个。通过科技项目路演展示和现场对接,40家参会企业与12家高校院所进行了深入交流,部分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三是“可再生胺脱硫剂开发与工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等取得重大突破,一举打破外国技术垄断。累计新增销售收入3.22亿元,利税8706万元。登记省科技成果703个,居全省第5位。

五、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改进科技服务民生

一是依托国家级星创天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点,通过内引外联,组织实施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项目,促进了枞阳媒鸭、义津黑猪、雨坛白茶、东湖莲藕、铜陵白姜等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二是结合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技活动周,举办了创新政策解读辅导培训班,开展了系列科普宣传活动。三是1个项目从全国205个新能源项目中脱颖而出,以第10名的成绩获得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成长组优秀奖,为铜陵乃至安徽省在该行业参赛最好成绩。5项成果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52项成果拟授市科技进步奖。

2019年,铜陵市科技局将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主线,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全力推进创新资源汇聚工程、知识产权提质工程、园区创新发展工程等三大创新发展工程,着力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发明专利申请量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等核心指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全力打造皖中南科技创新中心,力争进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行列。

猜你喜欢
铜陵市高新技术创新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互联网+时代下大众阅览点对青年之影响——以安徽省铜陵市全民阅览点为例
铜陵市居民分项收入结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