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淮河流域城市的市政建设
——以若干地市为代表的考察

2019-03-29 07:32孙语圣
关键词:阜阳路灯

孙语圣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近代以来淮河流域(简称“淮域”)的历次大规模战乱、灾害,经济落后,社会千疮百孔,使得淮域各地市的城市破败,百业萧条,基础设施落后,多数城市建设长期停滞徘徊,人口稀少,城区狭小,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淮域各地市的城市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城市面貌逐步得到改善,城市规划开始编制并落实,道路、楼房、供排水、照明、绿化等市政建设有不少起色,交通网络发展起来,城市建筑业得到发展,楼房数量显著增多。但由于政治运动不断,经济跌宕波折,内外因素的交困,使得淮域各城市的发展不是太有起色,且极具鲜明的时代特征;真正大规模、提质式的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一、城市建设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一张蓝图,规模大小、位置选择、功能布局、人口数量、设施建筑等都是考量的关键因素,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予以调整修正,若急功近利或设计非科学,将会带来极大风险和隐患及资源的过度浪费,破坏城市的历史信息和时代风貌。建国以来淮域各地市的城市规划有这么几种情况:

1.破旧立新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等发生着和发生了全方面的变化,“破旧立新”成为新社会的主旋律和外在表征,体现在各行各业上,浸透到人们心灵的深处,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趋新的标杆,往往也以口号的形式为全社会成员所接纳或效仿。官方言语中的“新”与“旧”规矩着人们的认知与行为。就城市市政建设来说,也不例外。

1919年蚌埠大火后,当局在拓宽马路时,规定沿主要街道两旁不准搭建草房,此为早期的规划性管理工作。这里,“草房”“路窄”显然意味着“旧”。1949年,市建设局规定沿街建房一律沿街道边后退3 米。1952年,道路规划宽度确定后,沿街新的建筑均按照设计道路线退让。1963年底,蚌埠市人民委员会开展整顿市容运动,对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市容和侵占城市道路、下水道和公用设施的违章建筑,坚决拆除。“文革”时期,各区城建组撤销,私房建设无人过问,违章棚屋增多。1976年唐山地震后,蚌埠全市街巷和居民区普遍搭建防震棚,后虽多次组织拆除,但仍遗留不少,同时新的违章建筑也时有发生。1982年,蚌埠市政府发布《坚决制止违章建筑的紧急通知》,再次组织力量拆除一批严重影响主干道和公共场所的违章建筑,乱搭乱建现象有所减少。1983-1984年,又先后拆除1600 余户违章建筑。1985年,蚌埠市成立城市管理监察大队,主要负责维护城市规划,整顿市容,至年底共清理、拆除各类违章建筑650 余处。[1]25-26

2.“跃进式”的蓝图

新中国成立之初,阜阳地区城市建设没有具体的规划,主要搞一些与人民生计有关的修补工作。1958年,阜阳地委、行署所在地阜阳县城正式制定城区规划,因受“大跃进”影响,不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不顾科技人员的建议,盲目贪大,把阜阳城规划成面积100 平方公里、人口100 万的大城市。几条主干路的宽度定为60 米,并无力修建。计划建设的钢铁厂、水泥厂、糖厂,均因不切合实际,不得不废弃。1959年至1961年大饥荒的到来,这个规划遂不了了之。70年代后期,阜阳地区再次着手编制城市建设规划。由于条件的限制,当时只是草绘,无延续长远的规划。

在70年代后期积极筹备的基础上,80年代初阜阳市和临泉、涡阳、太和、亳县、利辛、蒙城、阜南、界首、颍上9 个县,对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建设作了总体规划,方案陆续出台,随后,邀请区内外专家,对各总体规划逐一进行评议、鉴定,并按审批权限,报经批准。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阜阳全区开展详细的编制工作,具体规划共有63 个。各规划中的房屋,由平房、简易楼房发展成为形式多样、建筑新颖、布局合理、设施完备、使用方便的新型住宅楼。建设方式逐步由分散建设向统一建设、综合配套的方向发展。[2]62

3.“迟到”的规划

清末及民国时期,战事频繁,周口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基础设施落后。建国后城市建设直至1974年始有总体规划。1983年,河南省政府批准周口市建成以发展轻纺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城市。城市规模1985年规划11 万人,2000年规划16 万人;城市面积近期11.8 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在17 平方公里以内。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1989年,周口市总体规划调整为:近期(1995年)29 万人,面积15.5平方公里,远期(2000年)32 万人,面积18 平方公里。规划内容包括人口、城建区域、布局、交通道路、生活居住用地及公用设施建设等。[3]104

4.不断更新

淮北的例子比较典型。1959年7月,濉溪市(淮北市的前身)市委托安徽省建设厅设计院编制了第一次总体规划,将城市主城选址于濉溪县三堤口。由于1963年的洪涝灾害,三堤口被淹没,将主城迁移到相山地区,但规划未付实施。1963年,市政府委托同济大学编制第二次总体规划,将相城确定为市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为濉溪市主城;并编制了相城、濉溪、三堤口地区的规划。1979年初,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局规划科着手开展《淮北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随后得到市政府和安徽省政府的批复实施。

按照淮北市是一个以煤炭工业为主的工矿城市的性质,城市发展以中等城市为宜。人口至1985年控制在33 万多人,2000年控制在55 万人以内。城市用地只做北部地区城市用地平衡规划。淮北市整个城市“大分散,小集中”,呈城镇群布局形式,整个城市分为两大片:北部相山地区以全市行政、经济、文化中心相城为主,另有濉溪镇北部系轻纺工业区等;南部临涣地区以临涣工业区和李槽坊煤矿主镇为中心,形成各煤矿工人镇的城镇群布局。

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原总体规划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要求,1991年开始了《淮北市总体规划(1980-2000)》的修订充实工作。鉴于淮北是一个新兴的煤炭工业城市,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将带动电力、轻纺、化工、建材的协调发展,必然形成一个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城市,是苏豫皖3 省交界地区商务、流通中心和陇兰经济带重要的工业城市,人口预算2000年为70余万人,2010年要达到100 万人。[4]129

二、市政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和平的社会环境、国民经济的恢复,使得淮域各地市的市政建设比以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城区道路、供排水、路灯照明、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方面,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一个极大的改观和提升。但“大跃进”和“文革”等对其也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1.城区道路及公交

新中国前,阜阳地区城道路多是狭窄的土路,只有为数不多的石条路面。新中国初期,城区先后铺成煤渣、砖渣、白灰三合土路面。1965年沥青路面开始进入阜阳城区,该年修建沥青道路长4000米。接着,各县城先后在主要街道铺筑沥青路面。1978年以后,市政建设进入迅猛发展新时期,市区原有道路得以拓宽,新修道路不断增加。1977-1984年,阜阳完成人民东、西路、颍州南等道路配套工程,总长达56 公里,沥青路面36 公里。新中国前,阜阳城区交通主要是马拉车、小推车、畜力车。60年代,多了脚踏三轮车和自行车。1971年,阜阳城建局公共汽车队成立,有两部江淮牌客车,年客运量36.5 万人次。1977年,阜阳公共汽车公司成立,有客车11 部。1980年,增开人民剧场至七里河窑厂2 路公共汽车。1985年,有车辆37 部,城区设置公汽候车棚13 座,系钢木结构,彩色玻璃钢瓦顶。[5]345

新中国初期,周口城区土路狭窄弯曲,植树稀少,无相配公用设施。1953年,各县机关、企事业职工和市民参加义务劳动,加高路基,整修路面。1957年,将北寨磨盘街铺成柏油路面,是城区首条柏油路。1966年,各县借战备之机把主要街道铺成柏油路面。至1977年底,城市道路总长195 公里,其中柏油路面占52.5%。1979年周口组建公共汽车公司,购置车辆13 部,由于街道狭窄,市内未开辟运行线路,只沿环城路运行。随着城市道路的改造和辟建,1984年市内营运线路开通。1990年有车辆17 部,线路4 条,运程53 公里。[3]119

信阳地区旧城镇的街道原均为狭窄不平的土路面和碎石路面,1958-1959年先后拓宽并延伸东方红大道和潢川县城关北城的跃进道、航空路等。1964年,首次在民权路铺设柏油,改普通路面为高级、次高级路面。不少城镇根据过境公路的建设情况,相应改造路面,增建永久性桥梁。80年代以后,绝大部分街道被拓宽、硬化,主逐步形成四通八达、纵横交错、路面整洁的交通网络。[6]528

1947年后,蚌埠设市对旧有道路进行了翻修整理,不少道路失修失养,雨期泥泞不堪。新中国初期,蚌埠先后延伸、拓宽和翻建17 条主要道路,计长13.24 公里,3年完成的工程量相当于新中国前37年工程的总和。1951年起,对道路实施管理,市政府曾就禁止牛车、铁轮车行驶市区颁发布告。1952年3月设有道路养护班,重点养护碎石路面。1957年城市道路长达46.25 公里,是1949年的3.34倍。1958年开始,在建设干道的同时,兼顾小街小巷的建设,共修里巷砖、砂、石路806 条,砌砖沟2292米。1976-1978年,为使过境车辆能从市区周围绕行,新辟了南环路。三年间铺筑路面长21.29 公里。[1]142-143

2.供水

新中国之前,淮河流域各地市居民主要饮用未经处理的河水与浅井水,河水混浊,浅井水苦咸。新中国之初,将部分水井封闭,改装为手压井,河水用明矾沉淀后饮用,较以前卫生。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的发展,部分工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打深井,建水塔,用以解决本单位的生产、生活用水。

1973年3月,阜阳地区的蒙城县为解决吃水问题,经县委决定成立蒙城县自来水筹备小组,建1个地面水厂,这是阜阳地区最早建成的水厂。1976年7月,阜阳市建自来水厂,同年底正式供水,日产自来水0.17 万吨。1980年10月,界首县水厂建成并正式供水。到1981年底,全区有水厂4 个,供水管道长度为25 公里,日产水0.4 万吨,全年供水量75 万吨,用水人口7.4 万人。到1986年底,全区10 个县、市城市水厂全部建成供水,自来水管道长度达200 公里,日生产自来水能力达4.64万吨,全年供水量为893.8 万吨,供水人口为22.72万人。[2]65

新中国成立后,周口市在沿河码头和井点设立消毒点,加高井台,水井加盖,防止污染1968年筹建自来水厂,1969年沙北区部分居民始用自来水。1970年后,各县相继筹建自来水厂,利用民建公助等办法开挖深井,完善设施。1978年,全区供水管道长34 公里,日供水能力1.8 万吨。压水井得到普及,可供25%城市居民用水。至1986年,全区供水设施投资1151 万元。1990年全区有水厂11个,供水主管道长190 公里,日供水能力5 万吨,城市用水人口26 万人,普及率45%。周口市每年对井源进行水质检查,不符合饮用标准的禁用。沙河供水站采取2 级供水办法,河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沉淀池,经药物处理后供送。[2]112-113

1922年平汉铁路局建信阳机务段抽水站,专供机车使用,信阳地区始有自来水。但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除少量水井外,仍使用河塘水。1954年,信阳步兵学校修建抽水站,以浉河为水源,日产水1500 吨,供校内使用。1959年,信阳自来水厂建成,铺设管道4.6 公里,日抽浉河水300 吨;1963年达到2500 吨;1973年提高到2.2 万吨。1974年,信阳在南湾水库大坝西侧修建新水厂,1978年日供水5.1 万吨。各县城在50年代多为挖井建塔供水,居民用水由人挑车拉。到1987年底,全区共有自来水厂11 个,日供水能力达13.7 万吨,日供水能力达22.1 万吨。供水管道总长375 公里,全年供水总量达4955 万吨。城镇居民供水普及率达67.3%,独用自来水的户占58%,有洗澡设施的户数占比3%。[3]526

3.排水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城市无供水设施,排水主要是靠自然坡降排入城河。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排水问题逐渐受到重视。改革开放后,淮域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及其功能进一步发展,既排水又治污。

1965年阜阳城区修建人民西路下水道471 米,后因淤塞而报废;亳县、界首也在沿主要街道铺设了一些明排水沟。1980年后,阜阳城和其他各县城主要街道,相继修建永久性封闭式下水道。至1993年底,铺设合流制排水管道51 公里,建成排涝泵站10 个,总装机672 千瓦。2010年末,老城区排水和防洪排涝系统得到改造,新城道路埋设地下排水管线,地下排水网络基本形成。但排水体制多为雨污合流制,雨污混接现象严重。2000年,阜阳市建设污水处理厂,城市排水进入雨污分流过渡阶段。2001年底,城市污水管渠161 公里,排涝泵站9 座。2010年,阜城有污水处理厂2 座,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 标准。[5]146-147

新中国初期,周口有下水道9 条,全长不足1公里,雨季则污水横流,一片泥泞。“大跃进”时期,部分城市清理积水坑塘,开挖排水明沟,城市排水有所改善。六七十年代,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较快,但道路建设未能与排水工程同步配套。至1976年,全区排水管道长47 公里,排水能力9450 吨/日。1978年后,根据城市规划要求,排水设施迅速发展,城区在几个排水集中的关键部位,修建提升站。1990年底,全区城市排水主干道总长178 公里,建排水防洪涵沟30 多条,节制闸15 座,城市排水能力达23527 吨/日。[2]114-115

70年代以前,信阳城镇排水沿用旧有的沟渠,常遭水淹。此后,在主要街道和居民区着手兴建排水和防洪设施。信阳城区主要疏浚市内的3 条小河沟,并对居民区和工业区按区域定流向,采取明沟、暗道和排水管等3 种方式,做到有居民处就有下水道(管)、有工厂处就有排水设施,排水管网建设和建房施工同时进行。到1987年底,全区各城镇共修筑下水道159.1 公里,修防筑洪堤44.2 公里,基本解决了排水问题。[3]527

4.路灯照明

新中国成立前,阜阳城区大都无电灯照明。有几个县城主要街道安装有防风罩的煤油灯,供街道照明。1955年,阜阳城始建电厂,在满足工业生产用电的基础上,对城内机关、居民开始电力照明。直至1957年,阜阳城解放路、民主路路灯开始用电,路灯线路长3118 米,安装32 盏60 瓦的白炽灯炮,此为全区县城首次路灯用电。1978年,阜阳城区不断向外伸展,路灯相应增加,并更换上新一代光源高压汞灯。1985年,全区共有路灯3982 盏,灯型也由平行罩发展到琵琶灯、球型灯、玉兰灯等,线路也逐步从空中改为地下电缆。[6]652

新中国成立前,周口个别县城主要街道设有玻璃罩、纱罩油灯。1964年,周口镇安装发电机组,主要街道安装200 余盏白炽灯。1965年,周口镇七一路安装125 瓦高压汞灯。1968年后,城市照明范围扩大。1978年,周口全区照明线路长12.8 公里,安装路灯1773 盏。1979年后,城市照明设施迅速发展。照明灯种更新,普遍使用高压汞灯和钠灯。1985年,架空线路改为地下电缆,专用照明线路发展到34 条。1990年,全区城市照明线路162 条,总长174 公里,装灯3351 盏,其中钠、汞灯1780盏。城市照明有了保障。[2]115

1949年,蚌埠全市有供电线路18 公里,路灯250 盏,皆为短臂白炽灯泡,瓦数小,电压低,亮度差,照面小。至1953年底,路灯线路长21.6 公里,路灯480 盏。1955年,路灯改人工控制送电为定时钟控制送电,实现了路灯自动控制启闭。同时,将短灯臂改换为长灯臂,灯泡改换为60 瓦和100瓦灯泡。1965年,路灯线路已达49.5 公里,路灯1100 盏。后因“文革”动乱影响,有些线路和灯具遭破坏,新增路灯也很少。1984-1985年,蚌埠市新建、改建路灯678 盏。1985年底,路灯线路长达128 公里,路灯2520 盏,分别是1949年的7.11 倍和10.04 倍。照明面积已达24.9 万平方米。[1]156

淮阴城区的电力路灯路灯始建于1917年,时仅有几盏。至1949年,路灯仅30 盏,皆为白炽灯,线路1.2 公里。1957年后,淮阴发电厂建成,乐四大街、河北路、博古路装上路灯。1963年,路灯达300 余盏,全为白炽灯。1965年国庆节,在博古路路口安装第一盏高压汞灯,灯光效好,其后在东西大街、河北路、淮海路、人民路等主要干道,共改装1190 盏,路线长达47.6 公里。1976年在健康西路首先安装高压钠灯11 盏,至1987年,此种灯已安装560 盏。同年,市区有各种路灯2876 盏。[7]295

1987年,阜阳城区路灯为645 盏,种类单一,以白炽灯为主,造型也单调。其后20年间阜阳城区路灯照片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增添了道路路灯和广场、景点路灯,有高压汞灯、钠灯等类型,有琵琶型、玉兰型等多种造型,色彩也是五颜六色。1995年,阜城路灯总量3000 盏,2004年增至11 000 盏,亮化率达95%以上,2010年城区城区路灯总数为3.2万盏。2007年,设立路灯监控中心,采用GPRS 公网通讯模式控制。[8]146同时期,淮域其它城市的路灯照明也不断发展,徐州等发达城市发展更快。

5.供气供暖

新中国成立后,淮域有的地市为改变城区千家万户用柴草、煤炭烧饭取暖的落后状况,曾进行新式供气供暖的努力。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徐州城建局曾两次组织人员进行城市供气的调研、筹备,由于当时各方面的条件不具备而中止。

1981年2月,徐州煤气筹备处成立;同年11月,徐州煤气工程获得批准。1985年1月管道通气到户。同时于1982年创办石油液化气供应站。1984年灌瓶销售。1985年4月,徐州煤气公司成立。1984年12月建成煤气输配系统,1985年元月供气。液化石油气由液化气供应站经营,其主要设备有:60立方米火车罐4 辆,5 吨汽车罐4 辆,50 立方米贮气罐2 只、10 立方米1 只,汽泵3 台,建设灌瓶场1 处,以及其他相应的设备。液化气源靠与外地炼油厂协作议价购进,经灌场注入钢瓶后,送供应站按计划售给用户。1985年末,煤气公司计有用户15 622 户,其中液化气供应户数8310 户。全年销售液化气681.2 吨,焦炉煤气145.5 万立方米。[9]726

淮阴市区管道煤气是利用清江焦化厂的富余煤气为气源,在该厂建设煤气净化与储备设施,构成城市煤气系统。管道煤气于1986年2月开始置换通气,经清江合成纤维厂百日试烧后,于5月正式投产供气。清江焦化厂日产煤气量58 700 立方米,每天外供气量18 000 立方米。开始供气时,只有清江合成纤维厂居民用户310 户,1986年底居民用户有3650 户,1987年用户4701 户,销售气量为256 342 立方米。

淮阴市的液化石油气供应始于1979年,仅供应居民200 户,主要用气对象是地市级干部,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1982年,清江石化厂建立分离车间,生产液化气代用品,以弥补部分缺口。1983年石化厂筹建催化裂解装置,1986年3月投入生产,年产液化气3000 吨。其后,建液化气站2 处,1986年约有钢瓶6000 只,1987年增至15 000 只。1985年供应居民400 户,1986年约1万户,1987年底约1.3 万户。[7]294-295

1982年12月枣庄市成立热力公司,负责全市集中供热及经营管理。1983年6月,热力公司利用原枣庄发电厂改造1#汽轮发电机组,向十里泉工业区的部分企业供热。1984年,在电力厂厂区分界处建成热力中心站,次年,正式向第一棉纺织厂供热;1985年向橡胶厂、印染厂供热。枣庄市集中供热一期工程建成后,形成年供热17 万百万大卡的生产能力。[10]216

连云港市内供热始于1981年新海发电厂因用煤紧张将一台AK-6 型机组改制成抽汽供热机组,向周围2 公里范围内的红旗化工厂、农药厂、树脂厂供热;1983年4月向发酵厂供热。1987年9月,新浦热电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向周围1 公里范围内的造纸厂、罐头厂、色织一厂、变压器厂等9 个单位供热。1989年,市炼糖厂供热管道建成,为“七一六”研究所等附近单位供热。[11]318-319

新中国初期,临沂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采用煤炉取暖,居民垒砌简易炉灶取暖。50年代中期,机关、企事业单位陆续安装锅炉。冬季集体输热单位逐渐增多,居民开始用煤炉取暖,少数居民于80年代初自制简易土暖气取暖。至1989年,市区单位采暖锅炉有23 台,居民仍主要采用煤炉取暖。1991年,兴建热电厂,为城区工业生产供热和单位取暖。1993年完成一期工程,年供热气30 万吨,集中供暖单位25 个。1994年,城区单位采暖锅炉200 余台,市热电厂集中供暖(热)29 户,大部分居民靠煤炉、土暖气或电暖气取暖。少数单位和民居用上空调。[12]553-554

21世纪以来,淮域各地市的城区都用上了价廉物美的天然气,替代了煤气。淮域北部地市的冬季供暖已经由专门的市供热公司负责,只要管道敷设到位、缴费到位,每到冬冷季节即应实时供暖,即时家里热气荡漾,室内穿着单衣也觉不寒反热。同时,广大乡村也都用上了质量优于柴草的液化天然气。空调供暖在乡村也不觉得奇怪了。

6.园林绿化

1949年底,信阳全区城镇绿地总面积不足5 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足0.2 平方米。1956年开始大规模植树,绿化谭山包、贤山、马鞍山和浉河的河滩地带。1958年,绿化东方红大道、中山路、胜利路和民权路等。1978年10月,兴建占地24 公顷的浉河公园。到1987年底,园林绿化面积达529.6公顷,当年植树19 万株,有杨树、法国梧桐、泡桐、水杉、落羽杉、侧柏和玉兰等树种。同时,城区庭院花卉和家庭养花发展很快。[6]528

50年代,周口城市街道开始植树,但无统一规划,树种混杂。60年代,城市街道广植法桐、桧柏、毛白杨。1970年后,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淘汰刺槐、梧桐、旱柳,以北京杨、法桐、国槐、泡桐、毛白杨为街道绿化树种。1976年,全区绿化道路34 条,植树1.78 万棵。1978年后,绿化树种增加黄杨、千头柏、棕榈等。菊花被选定为市花,每年10月举行花展。至1990年,全区城市街道植树4.6万多棵,花园和大型花池780 多个,公园3 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1.4 平方米。[3]116-117

1990年以前,阜阳城区的绿化覆盖率为2.3%,1996年撤地建市后,城市园林绿化和和设施水平大幅提高,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改善明显。2010年底,阜阳市区各类绿地面积2199.6 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554.5 公顷,绿地率、绿化覆盖率达到31.2%和3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7.6 平方米。公园由1990年前的1 座变为2000年后的青颍公园、文峰公园、三角洲公园、清河广场、泉河风景带等。[8]150

清至民国时期,连云港渔湾山庄、杨家花园、宋子安花园等多家花园相继建成。抗战初期被日军炸毁。1956年,第一座人民公园新浦公园建成。1989年,对花果山景区古建筑群进行恢复重建。到1990年底,花果山景区10 余处古建筑景点得到恢复重建,面积达4000 平方米,并有区级公园5 处,各类游园、绿地14 处,绿化广场5 处,绿化道路60条。城市绿地总面积625.99 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2.26 平米,绿化覆盖率16.44%。[11]323-324

其后,90年及至21世纪初期,淮域各地市的园林绿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增容,公园绿地面积越来越大,绿化覆盖率越来越高,居民有了更多的休闲去处,既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提升了人民生活的质量。

三、城市管理

1949年以前,各城市的私有房屋均有户主管理,官方机构如监狱、公署等房产由当时的政府管理。戏院、祠堂、会馆、庙宇、教堂等由业主、产族或教会管理,兴建或修缮各自为之。1951年后,淮域各县市均成立房管机构,管理各县市的公宅、公房、水塘、树木等;对过去遗留的房产进行登记。公房一般都有房地产管理部门的修缮队负责中小型维修养护,大修要请施工企业承担。修缮费基本上由公房出租的租金支付,政府适当补贴,实行“以租养房”。

1.住房管理

新中国前夕,信阳全区8 个城镇和鸡公山的房屋总数不足10 万间,一半以上为阴暗潮湿、低矮破旧的草房,有80%的亟待维修。另外还有约7 万平方米的草棚,遍及城内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清查和接收旧官府公房和官僚资本家房地产。各县市成立房地产管理机构,对房地产实行统一管理。1956年实行公房分配制度,新建私房不多,总面积逐年减少。1978年后落实私房政策,将6 万多平方米的房屋陆续退还私人。随着经济收入增多,居民积极建造私房,9年间新建私房180 多万平方米,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潮。到1987年底,共有私房250 多万平方米,约占城镇房屋总面积的18.6%。80%以上是砖瓦结构的平房,少量的是混合结构的2-3 层楼房。同一时期国家投资新建房屋近800 万平方米,集体单位用自有资金建房300 多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约470 万平方米,占43%;房管部门直接管理的有64 万多平方米,占5.86%。[6]527

1958年,周口地区对私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区内共改造私房12 819 户,房屋17 670 间。1962年私房改造复查,清退2261 户,房屋6650 间。1965年开展房屋普查,并对私房改造第三次复查。1979年后私房出租由房主和租户商定。1981年妥善解决私房改造遗留问题。1988年,各县市房管部门为私人房地产核发证书。公房由房产管理部门统一租赁、修缮、调配和改造,各单位自有房屋自行管理,并对房租作统一规定。1965年全区有公房19.26 万平方米,年收租金13.6 万元。1983年全区计有公房647.4 万平方米,其中房管部门直接管理48.28万平方米,年收租金278.38 万元。公房出租收费标准低,收不抵支,给房屋改造维修带来困难,形成危房多,住房分配存在多种弊端,城市居民住房日趋紧张。1988年,周口地区各县市成立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对城市住房再次核实登记,规定1988年后竣工的公房,使用者交住房押金,以息代租,不发住房补贴,不再无偿分配。同时按照城市规划,新区开辟与旧城改造相结合,成立统建办公室或房屋建造开发公司,综合开发住宅区,新建房作商品房出售。[3]126-127

2.环境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周口区内没有环卫组织和专业队伍。1953年,周口地区把100 多名个体淘粪工人组织起来成立粪业大队,1957年改为城市清洁大队。1958年,周口城区建全封闭厕所,不少县城街道,建砖砌垃圾箱。1970年,周口镇抽选32 名清洁工清扫主要街道,各县把道路清洁任务分配到街道办事处管理。至1975年,全区有环卫人员270人,日清扫面积43 万平方米。1980年,境卫生实行分片包干,各负其责。1984年推行“门前三包”制度,取缔露天厕所,购置吸污车、洒水车。道路保洁率达80%以上,庭院保洁率达95%以上。[3]120

1949年,信阳城区成立清洁队。1950-1952年,各县市动员驻军、机关单位和居民修建简易厕所。60年代后,信阳环卫队伍扩大,陆续组建专业队伍。进入80年代后,环卫队伍得到充实,并增添垃圾桶和车辆,增建公共厕所。到1987年底,全区有环卫职工654 人,日清扫面积154.9 万平方米,年清运垃圾20.8 万吨,粪便4.4 万吨,拥有洒水车3辆,真空吸粪车3 辆,垃圾车33 辆,公共厕所371座。同时,城镇居民家庭的环卫状况也有较大改善,用上电灯的户占99%,独用厨房的户占73%,独用厕所的户占22%。[6]528

新中国成立前,阜阳城区街道清扫和垃圾清运一般由官府或工商户及居民集资雇工承担,由农民运到农村作肥料。以后,又逐步改由粪商雇工人清运,将粪便运到农村销售。1952年,阜阳县政府在城关镇建立全区第一个卫生组织阜阳县城关积肥大队。1954年交给县联社管理。1965年正式成立城关镇清洁卫生站,对阜阳城主要街道进行清扫,每天两次。1949-1978年,各县市都成立环境卫生管理处,在各城市统一建立整洁、美观的公共厕所。增设垃圾箱、粪场、垃圾转运站。厕所由专人看管,打扫卫生、掏除粪便。各主要街道边置有垃圾箱、果皮箱,单一型变多种类型。1986年,阜阳地区城市有环卫机械91 台,公共厕所667 座,环卫职工1234 人。[2]653

新中国成立前,淮南三镇街市简陋,仅有3 名兼职的清道夫。1953年市卫生防疫站成立,接管环境卫生工作,清洁工增至35 名,并配置大胶轮平板垃圾专运车1 辆。1956年各区先后成立了清洁队,环境卫生工人增至54 名,至1958年人数增至77名。1973年各区清洁队改为清洁管理站,至1978年清洁工增加到230 名。清洁队主要从事道路保洁、垃圾清理、公厕管理等工作。1978年末,淮南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成立,对环境卫生实行统一管理,清运垃圾开始走向机械化。1980年和1984年先后两次招收全民工320 名。[13]145-146

新中国成立后的20 多年间,蚌埠市容环境卫生很差。新中国成立后,环境卫生人员、设施增多,卫生面貌迅速改观。特别是1958年,通过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蚌埠被评为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城市。60年代,城市每年投入环境卫生的经费均在10 万元以上,70年代后期达到30 万元左右,环境卫生建设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后,蚌埠市环境卫生事业投资逐年增加,各种环卫设施增加,机械装备能力提高。现不妨对其环卫工作略说二三:

其一,清扫保洁。市公安局接管、重组市清洁大队,每日两扫。1952年,道路清扫改为门前负责制。1970年,还有专人在间隔期内巡回保洁。1972年,新招雇民办公助清扫员150 名,主要负责小街小巷清扫工作。1980-1982年,市环卫处新招清洁工人200 名,各区成立环卫所,强化基层管理机构。1982-1983年,市政府颁布相关规章,基本杜绝干道上乱泼、乱倒、乱堆、乱丢现象。另有清扫员负责清扫小街200 余条、里巷500 余条,街巷路面卫生普遍改观。1953年,在主干道上每天下午洒水一次,用于除尘、降温。1985年,随着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坚持一天两次洒水,三天一次冲刷。

其二,垃圾消纳。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生活垃圾收集由清洁大队负责,日收集量约40 吨。同时,还组织清洁工人清扫卫生死角。1953年,用胶轮板车定点摇铃收集居民生活垃圾,随收随运,减少污染。1980年,另设汽车收集点、站56 个,楼筒收集点150 个,全市垃圾日收集量达164 吨。1981年,市区主干道两旁全部改设活动式垃圾桶,由专用车辆收集生活垃圾。1984年,楼筒垃圾收集点有695 个,生活垃圾日收集量达215 吨。1985年,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主干道两旁的居民生活垃圾按规定倒入垃圾桶,由专用车辆及时收集。

其三,公厕管理。开埠初期,蚌埠公用厕所大都用芦苇或土坯围砌而成。到1960年,全市有公共厕所121 座。1965-1973年,蚌埠市郊社队为积粪肥,组织农民在市区建一批公共厕所,自建自管自受益。1978年,市环卫处成立公共厕所维修队,对公共厕所全面修缮,各厕所有专人冲刷保洁、消毒。1982-1985年,在市区主干道两侧、人流集中地段及新开发的生活区、游览区、公共场所等,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共厕所41 座。1985年,全部厕所划交各区环卫所管理,对水冲式厕所实行24 小时承包管理制;对旱厕由各街道安排专人管理,每日两次冲刷保洁。是年全市有公共厕所231 座。[1]196-197

淮域城市面貌的真正大变化还是在改革开放后。如阜阳相继建成一大批以水、路、气、园林等为重点的工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原来零落破旧的老房被一排排一片片整齐壮观、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所代替;原来狭窄不平的土路变成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并行的宽阔平展的柏油大道;原来风吹尘屑飞扬,雨落污水遍地,夏天浊臭难闻,夜晚黑暗笼照,现在街道每日两清扫,垃圾及时运,公厕、卫生箱设施齐全,夜晚街道灯火辉煌。2008年末,阜阳市建成区面积已达68.6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9.1 万人,2008年城镇化率达30.6%,较1978年提高26.1 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9 个百分点。[5]349

改革开放后,连云港城市发展步伐开始逐步加速,仅2008年就投入城乡建设资金达到150 亿元,相当于1949年的13 倍,为1984年的3.7 倍;城市供水能力达52.3 吨/日,相当于1984年的5.7倍。2008年,连云港城市化水平达42%,为1953年4.2 倍,为1990年2.4 倍。同年,全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3442 公顷,相当于1984年的47.8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98 平方米,相当于1984年的12.6 倍。水质达标率均为100%。[14]2861984年后,淮南市启动商品房住宅开发建设,对老城区“三无房”进行成片改造。2001年以来启动93 个旧城改造项目,占地面积1404.2 公顷。至2008年,淮南建成区面积比1949年扩大529 倍,比1978年扩大l.65 倍。1978年,城市道路长度仅71 公里,1998年达到557 公里,道路面积558 万平方米;2008年,道路总面积1017 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9.86 平方米。公共营运车辆由1978年的90 辆增加到2008年的818 辆,公交营运线路由1957年的1 条、到1978年的8 条、再到2008年的28 条。[15]355

四、余论

1949年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淮域城市面貌处于新旧格局的变迁之中,道路拓宽延长,质量提升;照明设施从无到有,或从极少到增多,照明范围扩大;供水由改善井水、河水向自来水转变;雨污排水得到改善;城市道路广植树木,绿化面积增大;公园也开始出现了。城市建筑的格局、设置、建材、装饰等变化明显,趋简、趋省、简单易行是个大趋势,其中既有勤俭节约的现实考量,也深受政治、经济、审美等因素的巨大影响,笔者认为,量变重于质变是该时期城市面貌变化的内在机理。市政规划、建设受当时政治环境、经济实力等因素影响极为明显,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如“大跃进”时期城市规划严重不切实际,“文革”时期有的地市建设局几无人办公,环境脏乱差等。

改革开放后,城市面貌改善进入到一个新时期,西方市政规划和建设理念引入国内,也借鉴国内发达城市的做法,科学规划得到逐步落实,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各种硬件设施质量改善显著,建筑物越来越美,城市规划越来越齐整,不断追求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阜阳路灯
路灯下的保安
“淮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全国学术研讨会在阜阳举办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合肥至霍邱至阜阳高速公路今年开建
安徽阜阳颍上:“产业花”结出“脱贫果”
路灯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傍晚,路灯为什么能自动亮起来?
商合杭铁路阜阳西站信号系统特殊点的运用
阜阳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