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砚斋、畸笏叟及其他评者

2019-03-29 07:32高明月
关键词:脂砚斋庚辰眉批

高明月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脂砚斋和畸笏叟是早期《红楼梦》抄本的两大评点家,作为参与原稿的创作增删整理工作的评者,其批语对小说的创作主旨及艺术技巧作出了精辟的总结和评论,并透露出关于作者、成书过程、原稿遗失的后半部分等信息,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艺理论价值。无论是对作者、作品、版本及成书研究都要运用到脂砚斋评点材料,脂砚斋研究已成为红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脂砚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脂砚斋考辨。主要对脂砚斋、畸笏叟是一人还是两人,评者身份、与作者关系的考辨。红学研究先驱胡适、俞平伯、周汝昌、吴世昌等在其专著中专辟章节对脂砚斋其人其事进行考辨。这方面的期刊文章主要有丁淦《脂砚斋辨》[1]、杨光汉《脂砚斋与畸笏叟考》[2]、郝延霖《脂砚斋考辨》[3]、孙逊《曹雪芹、脂砚斋、畸笏叟三者关系之探寻》[4]等。关于脂砚斋与畸笏叟的关系论断目前研究成果大多倾向于两人说,但对于与曹雪芹的关系的推测各有不同。二、脂砚斋批语研究。涉及到脂砚斋批语的创作论、情理论、人物论、读者论等小说技法论,叙事理论、诗学观等的探讨。评者身份的确认是必须的,只有对研究对象进行明确,才能更好地进行理论研究的拓展。本文试图对第一个方面当今的研究成果作出总结和评析,对“脂砚斋”一词的范围作出界定,有助于对脂砚斋评语的研究对象的辨析。

一、脂砚斋、畸笏叟为两人

早期十二种《红楼梦》脂评版本中,有脂评本石头记八种,脂评本红楼梦四种。前者书名都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1928年胡适发现甲戌本十六回,该本每四回前题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每一页版心有“脂砚斋”三字署名,并于第一回楔子内比其他脂本多一行字“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己卯本在每本卷端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并在第二册总目注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的字样。庚辰本每册首页均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八字,后来的脂本情况发生改变,除了书名题《石头记》,“脂砚斋重评”字样及批语中的“脂砚斋”署名均被删去,正文大体保留脂评本的原貌,但讹误之处甚多。王府本相传清代蒙古王府后人所出,象鼻上印“石头记”三字,但批语中找不到“脂砚斋”的署名。戚序本原题《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其书页象鼻依旧题“石头记”,也已将“脂砚斋”署名删净。列藏本还出现了大量明显不属于脂评的后人批语。后来如梦觉本、舒序本、郑藏本、梦稿本书名从《石头记》变成《红楼梦》,原文面貌与早期脂评本有异,批语被删。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萃文书屋排印程高本,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刊行,自此程高本流行于世。

关于脂砚斋其人,据学界比较公认的说法,当今文献资料中记载可考的仅有清裕瑞《枣窗闲笔》记:“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砚斋之批语,引其当年事甚确,易其名曰《红楼梦》……雪芹二字,想系其字与号耳,其名不得知。曹姓。汉军人,亦不知其隶何旗。闻前辈姻戚有与之交好者。”[5]113裕瑞称“其叔脂砚斋”,大致表明了脂砚斋与曹雪芹的亲属关系。脂评中大量信息透露出脂砚斋与曹雪芹的共同经历,以及脂砚斋熟知书中情节素材,并处处以“宝玉”原型自诩。除了脂砚斋这个署名外,早期抄本评语中署名较多的是畸笏叟,其他评者还有常村、梅溪、松斋、玉蓝坡、立松轩、鉴堂、绮园、左绵痴道人等署名,另还有两个经评语转引的人名,一曰王梅隐(庚辰本),二曰煦堂(靖藏本)。

与“脂砚斋”相关的署名还有“脂砚、脂斋”,可看作是一人,而“畸笏叟”也有“畸笏”“畸笏老人”之称。目前学界对两个署名的看法有以下几种:1.脂砚斋即是畸笏叟。吴世昌先生认为:“但如详细审察‘脂残’‘脂京’两本的评语,便可看出署名畸笏的那些眉批,不论在风格、文体、字句、语调、情感等各方面,都和脂砚的评语完全一致;并且畸笏对于作者的生平行谊、家庭背景、原书计划,其了解的深切,又完全与脂砚相同。”[6]77吴世昌先生和周汝昌先生一样,都认为畸笏叟是脂砚斋的另一笔名。并在周汝昌先生论证基础上另列出脂京本和脂残本的八组脂批以相对照,认为二者是一人,脂砚斋是他初期写评时的署名。2.两人说。俞平伯先生曾说:“既有两个名字,我们并没有什么证据看得出他们是一个人,那么就当他们两个人好了。我觉得没有牵合混同的必要。”“现在的‘脂评’有作者的手笔在内,恐怕没有问题。但这并不等于说脂砚斋即曹雪芹,甚至有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是曹雪芹。”[7]7-8俞平伯先生主张脂砚斋和畸笏叟是两个人,其举例列出两者对袭人的态度不同等,判断出脂砚斋不是曹雪芹。对于畸笏叟,俞平伯先生的论断是:“他可能是老辈,比雪芹行辈要尊。”[7]8关于畸笏叟和雪芹的亲戚关系,他在一九五四年《辑录脂砚斋本<红楼梦>评注的经过》一文中根据贾芸和卜世仁的对话旁侧批,以及黛玉见贾赦一节贾赦的传话其上眉批,认为批者同作者类似于贾赦与黛玉的关系即是舅甥关系。

笔者赞同俞平伯先生的部分推断,认为脂砚斋不是畸笏叟,畸笏叟是雪芹的长辈。可以从以下材料中略见一二:

先谈畸笏叟。据1965年毛国瑶先生摘录靖本第二十二回眉批:“前批知者聊(寥)聊(寥)。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8]410,可作为畸笏叟遗笔,推断出脂砚斋、畸笏叟是两人。如果证据确凿,两人说毋容置疑,但恰恰因靖本迷失无考,引发学界众多争议,故此批只能作为两人说的一种假设。

关于“畸”,《正字通》曰:“井田为正,零田不可井者为畸,地势多邪曲,井田取正方,则田必有畸零。画井者,必计零以足其数。又凡数之零余者皆曰畸。”“零田不可井者为畸”,是无法记入正方之数,是零余者,曹雪芹第一回诗“无材可去补苍天”句有甲戌夹批:“书之本旨。”(1)“无材补天,幻形入世”处有甲戌夹批:“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脂批揭示出作者因“无才补天”而惭恨,与“零田不可井”一样,是恨无补天济世之用。《庄子·大宗师》曰:“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9]畸人是与天相通,能知天道、特立独行而不与世俗同流的人。宋陆游《幽事》诗云:“野馆多幽事,畸人无俗情”,皆指出其不俗的情怀。再看“笏”,《说文解字》注:“公及士所搢也。从竹勿声。”《礼记》曰:“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10]可见“笏”是指用玉、象牙、文竹等制成的,上朝纪事所用。“叟”《说文解字》注:“老也。从又从灾”,是对老人的尊称。据此可以推测“畸笏叟”其人应是与朝廷有关系的世家子弟,批阅《石头记》时年岁已长,取“畸笏”为名暗合雪芹“无材补天幻形入世”之意,批者与作者深有同感,与书中“末世人”之叹符合。甲戌本第十三回回末总批曰:“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庚辰本此回末有朱批“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大发慈悲心。叹叹,壬午春。”“壬午春”是畸笏叟署名纪年,“老朽”也为畸笏叟自称,从“命芹溪删去”,可见畸笏叟的辈分比雪芹大。

曹寅有《楝亭诗抄》和《西轩集》,其中累提及“西堂”“西园”,第二十八回庚辰眉批曰:“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壬午重阳日。”“壬午”是畸笏的署名纪年,可见畸笏叟非常熟悉西堂这个地方,在曹寅在世时,曾参加过宴会宾客之事,目睹此景,比雪芹年长。

庚辰本第二十六回在红玉一段有墨笔眉批曰:“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庚辰本第二十七回写红玉一段又有两条眉批,前批曰:“奸邪婢岂是怡红应答者,故即逐之。前良儿,后篆儿,便是却(确)证,作者又不得可也。己卯冬夜。”后批则曰:“此系未见抄没狱神庙诸事,故有是批。丁亥夏,畸笏。”前批“己卯冬夜”是脂砚斋批语纪年,后批有畸笏署名。畸笏于八年之后加批,应看过原稿后半部的修改稿,狱神庙可能有红儿出力的情节,而脂砚斋于己卯年加批时还没有见过此回,可能是己卯年之后雪芹的改稿,所以称红玉为“奸邪婢”。畸笏批驳己卯冬夜脂砚前批对红儿的评价不当,此处亦可见畸笏与脂砚对红儿这一人物的态度相异。

关于脂砚斋与畸笏叟为两人的推断,杨光汉先生《脂砚斋与畸笏叟考》[2]一文中,列举出五大方面的批语来力证,其中第五方面笔者认为颇有可取之处。其列出了四组含有“三十年前”时间表达的批语,通过其中一条署名“壬午孟夏”,推断出四条批语均为畸笏所作。“三十年”这个时间指的是“曹頫落职抄家、曹氏彻底败落以来的那段时期。按曹頫落职于1727年,次年籍家、逮京问罪。从那时起到甲戌年“再评”《石头记》时为二十六年,至己卯年四评时为三十一年,至壬午时为三十四年。“曹頫落职时雪芹仅为十二三岁,而畸笏却已“历梨园弟子广矣”“领略过乃事”“迷陷过乃情”,又慨叹“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均可见畸笏叟此时已成年,比雪芹年长。孙逊先生《红楼梦脂评初探》中列出了一个详细的《脂砚、畸笏阅评时间一览表》,根据甲戌本、庚辰本、己卯冬夜、靖本等脂本批语,指出脂砚的五次阅评时间依次为甲戌前、甲戌(1754)、丙子(1756)、己卯至庚辰(1759-1760)、甲申(1764),畸笏的六次阅评时间依次为丁丑(1757)、壬午(1762)、乙酉(1765)、丁亥(1767)、戊子(1768)、辛卯(1771)。脂砚斋的第四、五次阅评和畸笏的第一、二次阅评是交叉的。由此推出两个评者的前后顺序,脂砚是早期书稿的主要整理者,故小说的书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而畸笏主要是书稿成型之后作评,在脂砚之后,是一位后评者。孙逊先生对畸笏叟的推断最后的结论是“他很可能是雪芹的伯叔辈”。

关于畸笏叟的“舅父说”和“叔父说”两个主要的推断,笔者认为对于同一条批语,在缺少明确的纪年和署名的情况下,归为畸笏叟还是脂砚斋有相当的困难,故此用批语用词、语气等来作为论据,推断畸笏叟为雪芹的舅父还是叔父,都只是一种推测,并不能作为确凿的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畸笏叟应是雪芹的长辈。

二、脂砚斋其人

关于脂砚斋的考辨,学界有不同的看法。胡适先生曾认为脂砚斋是雪芹同族的亲属,大概是雪芹的嫡堂弟或从堂弟兄,松斋似是他的表字,脂砚斋是他的别号。在《跋乾隆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钞本》一文中他更正为:“现在我看了此本,我相信脂砚斋即是那位爱吃胭脂的宝玉,即是曹雪芹自己。”[11]178胡适先生认为原本有作者自己的评语和注释,所以脂砚就是雪芹,脂砚斋是托名。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新证》“脂砚何人”[12]718-733一节中,力主脂砚斋是书中湘云的艺术原型,并列举出一些有女子声口的脂砚的批语,又从“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以及其他一些批语,推测脂砚斋应不是宁荣之人,但作为书中与宝玉关系亲密的女性之一,非湘云莫属。吴世昌先生反对湘云说,他既主张脂砚斋就是畸笏叟,又从畸笏叟的评语中找出自夸“历梨园弟子”“余卅年来得遇金刚之样人不少”“湘云探春二卿”等批语,否定脂砚斋不是女子。吴世昌先生在《红楼探源》第九章“脂砚斋是谁?”最后总结出四条结论:元春省亲故事的背景是以康熙四十六年(1705)末次南巡,经南京市驻跸曹家织造府的事件。曹寅长女嫁给平郡王纳尔苏为妃,是贾妃元春的原型。少年时代的主角宝玉以脂砚斋为模特,脂砚斋的真名似应是曹硕,字竹磵,曹宣第四子,雪芹之叔。以上是关于脂砚斋的四种假说:“兄弟说”“作者说”“史湘云说”“叔父说”。

孙逊先生《红楼梦脂评初探》一书中认为但凡严肃的作家不会自卖自夸,称赞自己小说“打破历来小说窠臼”“古今小说难以与之并肩”等等,又从脂批一直以宝玉模特儿自居的身份,而从无以湘云模特自居的语句来否定作者说和湘云说。其对叔父说存疑,认为兄弟说的可能性更大。石昕生、毛国瑶在《曹雪芹、脂砚斋和富察氏的关系》[13]一文中根据雪芹和明琳、明瑞的关系,戚序本五十四回回首诗可能为马佳氏人手笔,张宜泉诗歌、玄烨批折等,共推测雪芹为曹顒之子,脂砚斋为曹頫,畸笏叟是马齐之子,被政废的富兴。丁淦《脂砚斋辨》[1]中考辨脂砚斋不是曹家子侄,而是雪芹的姻亲兄弟,可能是“凤姐”的娘家弟弟,抑或是苏州织造府李家的子弟,也可能是另一个曾被选妃的贵戚家的子弟。

笔者亦认为“兄弟说”可作尝试。首先从“一芹一脂”的说法来谈。甲戌本第一回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余不遇獭(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此批语在靖藏本另录纸上,曰:“今而后愿造化主再出一脂一芹,是书有□(成),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申八月泪笔。”[8]12-13甲申为1764年,甲午为1774年,前后差距为十年,如根据靖本批语“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对看,脂砚去世应在芹溪之后,相隔不久,按雪芹卒于壬午除夕说,脂砚斋此批为甲申之年的可能性更大。“一芹一脂”按语法是并列关系,可见两者的辈份应是相当,兄弟说更为可靠。

其次,略举几例说明“一芹一脂”的兄弟朋友关系。如庚辰本第十七至十八回“宝玉带着奶娘小厮们一溜烟就出园来”句旁的朱笔侧批:“不肖子弟来看形容。余初看之,不觉怒焉,谓作者形容余幼年往事;因思彼亦自写其照,何独余哉。信笔书之,供诸大众同一发笑。”此批将作者与“余”并提,批者也熟知作者幼时往事,两人的年龄应该相当。庚辰本第四十八回原文“只怕比在家里省了事,也未可知”处有一双行夹批:“作书者曾吃此亏,批书者亦曾吃此亏,故特于此处注明,使后人深思默戒。脂砚斋。”此处“作书者”和“批书者”已经说得明白,与书中薛蟠打算出外学做生意的情节相似,脂砚斋和雪芹可能曾出门闯荡过并有共同的经历。

庚辰本第二十六回朱笔行侧批:“这是等芸哥看故作款式,若果真看书,在隔纱窗子说话时已放下了。玉兄若见此批,必云:老货,他处处不放松,可恨可恨。回思将余比作钗颦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一笑。”“老货”本指老年人,表示厌恶之意。在《红楼梦》书中,几次出现“老货”一词,如第八回:“薛姨妈笑道:老货,你只放心吃你的去。”是指宝玉奶娘李嬷嬷。第五十三回:“贾珍道:我说呢,怎么今才来。我才看那单子上,今年你这老货又来打擂台来了。”是指黑山村的乌庄头,老男人乌进孝。可见《石头记》中“老货”一词男女通用。脂批既云为“因思彼亦自写其照”,“玉兄”这里有指作者之意,联系其一直以宝玉模特儿自居的身份,就有与作者并提的立场,宝玉、脂砚、雪芹三者合一,“知己”一词更可见两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亲密之至,用在兄弟朋友的身份更为合理。

三、其他评者考察

棠村。署名批语一条。见甲戌本第一回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可推测棠村为雪芹之弟。靖藏本第十三回有一双行夹批:“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常村。”[8]234甲戌眉批同此批,但无署名。“常村”和“棠村”应是一人,笔误所致。是《风月宝鉴》的序作者,但早逝。从批者熟知天香楼之事,与雪芹的亲属关系,棠村之批应纳入早期脂评范围。

梅溪。署名批语一条。庚辰本第十三回眉批:“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梅溪。”甲戌本第一回楔子原文有:“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可知梅溪与旧作《风月宝鉴》关系亦非常密切,也是雪芹亲朋好友,是《石头记》的早期评者。胡适认为雪芹之弟棠村既为《风月宝鉴》作序,则孔梅溪、梅溪、棠村为一人,梅溪是棠村别号。吴恩裕先生则试图证明梅溪即孔梅溪,即孔继涵,梅溪可能是孔继涵的别号之一。山东曲阜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14]283-296。

松斋。署名“松斋”的评语有两处:一是庚辰本第十三回写秦氏梦中对凤姐告诫,有朱笔眉批曰:“语语见道,字字伤心,读此一段几不知此身为何物矣。松斋。”在写可卿死后,“那长一辈的”一段上有眉批:“松斋云好笔力,此方是文字佳处。”关于这个名号,靖本二十二回眉批“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中出现“杏斋”一号,可联系庚辰本“松斋”,但目前没有办法确切考证两者同一。吴世昌、吴恩裕两位先生据敦城《四松堂集·潞河游记》“游者凯亭(傅雯)、墨翁、松斋(白筠)、子明、贻谋暨余也。……”考出松斋即白筠,是大学士白潢之孙,松斋与敦城、作者都是朋友[15]161。属于早期评者。

立松轩。有正本第四十一回回前诗曰“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抺有千般。立松轩。”关于这个名号,俞平伯先生在《脂砚斋红楼梦辑评》引言中云:“有正本第四十一总评为一诗,下署‘立松轩’,不知即松斋否。”大概是联系“松”字而言,仅为推断。郑庆山先生经过对有正本和王府本石头记的考辨,认为早期抄本中有立松轩批语830 条,并考证出立松轩本的底本来自杨本,立松轩是自抄本的主要批评人,立松轩是室名或别号,也有可能是名字。其出身都中望族,可能是满族人,祖辈以武功起家,有官职在身,并不认识雪芹,整理、评批《红楼梦》在脂砚斋身后畸笏叟生前,大约戊子年(2)。

玉蓝坡。其评语在庚辰本第十九回回末:“此回宜作三回方妙,系抄录之人遗漏。玉蓝坡。”是为第十七至十九回分开为三回而批。孙逊先生据己卯本没有此批,应是己卯本被过录成庚辰本以后所作的批语,认为他可能是庚辰本的抄主或抄主的朋友,不是作者的周围朋友圈中人。

左绵痴道人是绵州太守孙桐生,字小峰,号左绵痴道人、痴道人、情主人等,清道光、光绪年间人。曾在甲戌本上作墨眉,批语深受索隐派影响,认为贾政指明珠,宝玉为容若。曾于光绪七年(1881)于湖南卧云山馆出版《妙复轩评石头记》。

另有绮园、鉴堂两个名号,庚辰本中有数条署名“绮园”“鉴堂”的批语,学界普遍认为从评语内容看,大体同于作品评论、鉴赏之类,并不提及作者、原稿等且文风与脂砚斋、畸笏叟有明显不同,应归入后评者。

故此,去掉署名为立松轩、玉蓝坡、绮园、鉴堂、左绵痴道人等署名的后评者,脂评中大量评语未署名纪年。据统计,现存脂本署名脂砚斋的只有35 条,其他据纪年可考为脂砚斋评语的有23 条,畸笏叟的署名评语有55 条,据系年可考为畸笏叟所评的38 条[16]25,而畸笏叟作为脂砚斋之后的大评家,也历经六次阅评,参与了文本的整理、批评、增删建议,脂砚斋、畸笏叟是脂评最主要的两大评点家,他们和曹雪芹的艺术生命是紧密联合在一起的。脂砚斋既为《石头记》作五次阅评,应该留下了大量的评语,早期的双行夹批里很大部分是脂砚斋所评,行侧批、眉批应该有脂砚斋之笔,但也混入了其他人的手笔。我们不能仅仅研究这些有署名和纪年的评语,据目前材料,不能对脂评的评语作出脂砚斋和畸笏叟两人归属的明确划分,“脂评”只能界定为作者周围最亲近的评者范围,应指以脂砚斋评语为核心,包含与脂砚斋评语观点、文笔风格、感情立场等相似的评语,可能包括畸笏叟、棠村、梅溪、松斋等人的评语。他们的评点立场、思想观点大致相同,共同构成了早期脂评。

结语

脂砚斋作为《红楼梦》最早的评点家,脂评本被作为最接近曹雪芹创作思想的《红楼梦》版本,脂砚斋评语中显示其丰厚的艺术修养,加上与曹雪芹亲密的亲友关系及其坎坷的身世,视评点为二次创作,对小说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巨大的心血,于是形成脂砚斋评语独特的风格和一致的感情倾向,在研究脂砚斋评语的时候,首先应辨析出脂砚斋与畸笏叟两大评者的评语,对其他与曹雪芹不同时代的后人评语作出区别,以便更贴切小说的创作思想和立场。

注释:

(1)本文所引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有正本、甲辰本脂批均源自俞平伯《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不再一一标注,其他脂本评语另注。

(2)参见郑庆山著《立松轩本石头记考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出版。

猜你喜欢
脂砚斋庚辰眉批
《日知录》研究的新材料
——《日知录》陈澧批语辑录
踏花归去马蹄香
庚辰定本时第十九回之回目已经完备补论
以眉批式评语促写作能力提高
脂砚斋是曹雪芹的什么人
脂砚斋是曹雪芹的什么人
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傅庚辰及其歌曲创作
封面人物 傅庚辰
迈上新起点——在《傅庚辰作品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金圣叹、张竹坡、脂砚斋点评中“犯”概念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