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乡中国”看社会转型

2019-03-29 02:13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2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城市化城乡

(扬州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0)

一、费孝通的城乡社会学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随着思想解放与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维持着稳定的年均增长率,与此同时,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迁,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转型为城镇社会,从定居化社会转型为迁居化社会,从封闭型社会转型为开放型社会,从生产型社会转变为消费型社会。[1]在这一系列的转型中,从乡村到城镇的社会转型是最根本的社会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流动,乡村社会性质和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迁,中国社会快速转型,传统的“乡土中国”不断解体,“城乡中国”成为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新形态。费孝通先生开创了城乡社会学这一重要传统,为观察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新视角,他指出,要研究乡村的社会变迁,不能脱离都市的背景,也就是说要在城乡关系的脉络里考察乡村变迁。费孝通先生在1957年访问江村的时候发现,城乡之间的割裂对乡村的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也就是说,城乡之间的密切联系是乡村发展的必要条件。费孝通先生的城乡社会学研究从城乡的关系考察中国的社会转型,以实地历时观察为个案,体现了其扎根中国的文化自觉与理论自觉,以及其“志在富民”的历史责任感。[2]

二、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中国现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进程里面城乡关系依旧是复杂的,城乡之间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几亿人在城乡之间流动,这是城乡关系的现实表现,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是明确的发展方向。中国身为发展中大国,面临着城乡关系的动态调整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挑战。在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中,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改变高度重叠,而且压缩在较短的时间内,工业化、土地城市化的速度明显快于人的城市化,个体的焦虑和不适应由此产生。这就直接导致了类似于半城市化、被城市化、虚拟城市化等许多城乡连续体之间的很多中间形态。这种中间形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风险,从而避免了出现较大规模的社会动荡,也形成了中国城乡发展的独特面貌。所谓“城乡中国”,就是“农村中国”和“城市中国”之间的过渡,这个过渡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环节。

传统中国社会在小农经济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乡土社会”、“熟人社会”的理想类型,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社会剧烈变迁对村庄社会性质带来了深层次的变革。由于乡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务工生活,流动性使得社会关系维持机制发生变化,传统基于共同地缘、血缘关系维系的彼此熟悉的熟人社会逐渐转变为“半熟人社会”[3]。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由于户籍制度等方面的结构性限制,而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无法完全融入城市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处于“半城市化”的状态。当前中国社会结构不再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乡土秩序,然而处在发展中的我国也没有形成城市中国的稳定社会结构秩序。从农业社会的乡土秩序向城市社会秩序转型是当前这个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秩序,符合我国转型期城乡互动的现实,面对社会结构的剧烈转型,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三、人口流动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弹性

相关研究指出,农民向城市流动是优质资源向城市集聚和农村衰落的过程,城市的发展必然带来农村的衰败,城乡二元结构难以弥合。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户籍制度也不再是阻碍农民自由流动的障碍,城乡二元结构的“剥削性”不断弱化。再加上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制度性资源向农村倾斜,农民的福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之间制度性不平等的结构逐渐被打破。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转型背景下,保障农民的进城自由和返乡权利对我国城市化顺利发展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鸿沟不断弥合,为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前提,在实践中就通过农民向城市自由流动以及返乡权的保障得以体现。以农民为主体的城乡流动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关系的基本特征,城市系统和乡村社会系统的关联性越来越密切,通过农民进城和自由返乡权利的保障,城乡二元结构已经转变为“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大规模城乡流动。形成了转型期城乡中国的结构特征,城市和农村两个系统通过农村人口流动的“半工半耕”机制得以关联。有研究者将进城农民工视为城市社会的底层和城市社会秩序的威胁者,甚至是社会动荡和大量城市贫民窟滋生的根源,这是困扰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化转型的智力难题,然而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转型经验来看,中国社会的城市化发展并没有出现严重的社会动荡和城市贫民窟问题,这说明“城乡中国”的社会转型期,我国的社会结构具有足够的弹性和韧性,这是维持我国现代化发展和社会结构在剧烈转型之下的稳定秩序的根本。

纵观国际经验,城市化、工业化和市民化三者的发展态势出现了两个路径。一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与人口的城市化、市民化进程同步的路径。另一个是以拉美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工业化落后于城市化的路径。而中国的城市化是从城乡关系的调整为出发点,强调积极稳妥和有序推进的平衡策略。中国城市化过程既不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相吻合,也不同于拉美国家工业化明显滞后于城市化。中国在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做到了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基本稳定就业,保障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让他们可以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可进可退,同时又放宽落户条件,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样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四、结语

当前我国面临的课题是,如何实现以社会质量为中心的、社会风险在可接受范围的、具有发展型特征的城市化,从而实现城乡共享发展。城市化的要以增进社会质量为目标,注重人的需要、权利、体验与感受,也就是重视城市化进程中不同群体的获得感、满意感和安全感。社会转型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社会质量,包括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赋权。而城乡关系的调整势必引发一系列会影响社会质量的问题,比如社会结构失衡、社会关系失调、社会冲突增生等等。如果城市化进程之中不同群体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受到影响,而没有合理的补偿和保障,社会冲突就难以避免。因此我国需要基于城乡关系的视角。形成系统的、动态调节的制度框架,合理分配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及个人的风险管理责任,有效处理社会风险,从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同时,新型城乡关系的建构要以增进发展能力与提供发展机会为核心目标,在新型城乡关系的建构中应该强调能力和机会,以是否提升了发展能力和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作为考察指标,真正赋予参与城市化进程中的人群以发展机会。

社会转型必将推动社会治理格局继续创新,未来,我们将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适应社会转型而不断创造新的社会治理之道,而这种创新将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城市化城乡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城乡涌动创业潮
战后台湾如何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社会转型环境对“小产权房”购买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