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出新彩

2019-03-29 04:48
齐鲁周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济南山东海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山东代表团全团向境内外媒体开放,前来采访的媒体和记者数量均创下历史最高。从媒体的提问来看,涵盖了新旧动能转换、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环境保护等方面,而代表们也结合自身工作给出了满意的答复,向世界发出山东声音。

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家义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一直十分牵挂,多次到山东视察发表重要讲话,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2017年,我们在深入调研谋划、摸透省情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了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总体思路和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构想,有重点地稳步推进;2018年,我们着力进行顶层设计、谋篇布局、排兵布阵,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为目标,以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三大攻坚战、军民融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区域协调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八大战略布局为支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保障,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的整体发展格局。

“从今年开始,我们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全面深入扎实抓落实。”刘家义说,今年春节上班后第一天,全省召开“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确定今年为“工作落实年”,我们将咬定目标不放松,担当作为抓落实,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山东全面落地见效。

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就记者提出的“一次办好”改革问题回答说,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好政策、好项目,更需要好环境、好生态。山东正在打造“1+4”五大生态系统,就是在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基础上,精心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彰显魅力的自然生态、诚信法治的社会生态,培育形成政策、环境、服务三位一体的集成优势。

龚正对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作了进一步解读。他说,山东提出了五句话的服务理念:一是“换位思考”,从群众和企业角度思考问题,设定改革举措,精准对接需求;二是“主动服务”,推行保姆式服务,放下身段,提供一对一、精细化、能解决问题的服务;三是“有求必应”,对合理合法的个性化需求,创造条件及时解决;四是“无事不扰”,平时少干预、不干预,遇到问题该出手时就出手;五是“结果评价”,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和企业,用效果来说话,让群众和企业来打分。

最后,龚正现场向中外媒体记者推介“爱山东”政务服务APP。他说,目前,“爱山东”已接入658项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提供5大类服务,实现信息服务“随手看”、办事服务“掌上查”、便民服务“即时办”、互动服务“随时问”、个人服务“贴身行”,欢迎大家下载体验,并帮助我们改进提升。

山东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创新、自信、走在前列的底气和形象,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

济南华丽转身进入世界二线城市

王忠林就关于济南如何对外提高美誉度、知名度,对内提升城市温度回答了记者提问。

王忠林说,济南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注重城市形象提升,去年开展了十大提升行动,涉及市容市貌、城市管理、拆违拆临等方面。在2017年拆违拆临3000万平方米基础上,2018年又拆除3000多万平方米,把公共空间还给广大市民。

在打造有温度的城市方面,济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思考如何给广大市民搞好服务,不是满足于做,而是要做到群众心坎里,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济南不断优化服务方式,提高智慧管理水平,让市民感觉城市更加方便、温馨,比如,对老年人养老金实行年审,给老年人带来了很大便利。

对外,济南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通过开通中亚列车、打造对外开放保税区、打造中德中小产业示范园,以及举办一系列高端论坛峰会,让国内外充分认识济南,提升了济南知名度,去年济南进入世界二线城市,实现了华丽转身。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省工商联主席王随莲:

一揽子举措助力民营企业脱困

在回答记者“山东如何帮助民营企业脱困”提问时,王随莲表示,山东近年来在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山东省委省政府推出一揽子举措,打了一系列组合拳。

数据显示,山东民营经济占全省GDP50%以上,投资60%以上,税收的70%以上,占市场主体的90%以上,山东民营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

王随莲说,为了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山东省委省政府推出一揽子举措,打了一系列组合拳。

一是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和政策举措。2017年,山东召开了全省的非公经济发展大会,并出台了支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十条意见,2018年又出台了支持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35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45条,和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的42条等政策措施。

二是提供了有效的要素保障。山东成立了100亿元的上市公司纾困资金,去年年底有三家上市企业获得了10.5亿元的纾困资金支持。在全省全面推出无还本续贷,还鼓励知识产权抵押融资和贷款。对于符合条件的一些小微企业发放银税互动的贷款。在土地方面,对于制造业土地的使用者,可以分期缴纳土地的出让金。山东允许一些重点小微企业在自己工厂的土地上,用不超过15%的土地建设研发中心,建设职工周转宿舍和一些公寓,这些为企业招揽人才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三是積极搭建交流合作的载体,举办儒商大会、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等活动,为企业提供了交流合作机会,拓展市场空间。

四是主动服务联系企业,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制度已经在山东普遍施行。去年山东重点推出千名干部下基层,其中组成了34个服务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队,每一个队至少联系五家企业。这些服务队深入到每一个企业,了解企业的情况,传达政府出台的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市市长孟凡利:

青岛已启动上合组织示范区建设

在被记者问及青岛建设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进展情况时,孟凡利表示,青岛市牢记总书记嘱托,上合峰会后马上开展行动,目前面上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并在部分重要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孟凡利介绍,目前示范区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性框架已搭建完成,一是组建了队伍,确定了任务书、时间表、责任状。二是形成了总体方案,经过省委省政府研究,目前已正式上报国家。三是聘请国内最好的专家,确定了一个示范区核心区概念性规划。

青岛市目前已经全面启动示范区的境内先导区建设,依托优势产业开展双向投资贸易交流和产能合作,积极建设横跨欧亚大陆、陆海空铁协同发展的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示范区更是一块‘试验田,只要有助于推动与上合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政策、措施、做法都可以在这里先行先试。”孟凡利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新文:

用5年时间彻底改变山东高铁滞后的现状

在回答有关山东交通建设问题时,张新文从高铁、机场、港口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高铁的情况。

张新文说,山东交通基础设施曾经一度领先,有“广东的桥、山东的路”的美誉,但是这些年的确落后了。从2017年开始,山东省进行详细调研,完成了综合立体交通规划,主要包括“铁公机管航”5方面。

山东把全国第一条以地方为主投资的高铁线——济青高铁建成,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为山东的高铁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规划上,“我们要用5年左右的时间,新建4500公里高铁。我们有一个‘123目标,济南和青岛到周边市的时间为1小时,济南到青岛、济青到省内其他城市是两小时,最远的市之间不超3小时,同时用3小时左右从济南出发可到达14个市,覆盖7.7亿人。用5年左右时间彻底改变山东高铁滞后的状况。”张新文说。

机场方面,策划了济南机场的二期、三期,还有即将投运的青岛胶东机场,总共有6个机场的建设项目,这些将彻底改变山东航空滞后状况。港口方面,山东港口的基础条件不错。但如何实现从货物港到贸易港,由目的港到输入港的转变,是值得思考的。这些方面也做了大的规划。

张新文强调,规划是写在纸上的,要落实到行动上,抓到实处,见到成效。这方面,省委省政府谋划了一些大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重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

目标收入千亿美元 迈向世界一流企业

有记者在抛出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后,谭旭光被记者点名回答这一问题。

“去年3月8日,总书记指出,他注意到了凡是成功的企业做到顶峰的时候,都是心无旁骛。”谭旭光代表说,他理解这是对潍柴十年发展变化的肯定,也是对潍柴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对全国制造业的要求。

谭旭光说,“第一,中国的汽车工业,特别是商务产业,从明年开始将全面对外开放。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如何做强做大,必须要形成重要的竞争力。第二,如果我们能够实现中国重汽快速发展,这将会使得我们山东高端制造集群形成。”谭旭光代表说,就此,中国重汽也确立了新的战略方向,就是从中国重型汽车制造,向全系列商务车制造转变,并交上了一份答卷,突破了千亿元收入,实现了40亿元利润。

“为了尽快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指示,落实高质量发展,我们将战略做了新的调整。我们希望完成全面重組,把千亿美元的目标,提升到2025年前。”就此,谭旭光代表说,实现这个目标很简单,收入达到1000亿美元的时候,能达到一百亿美元的地位,也就是销售利润率达到10%,这标志着山东出了一个进入世界一流企业行列的品牌。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希信:

脱贫扶贫将纳入乡村振兴总统筹

李希信就盯紧黄河滩区迁建,确保全部60多万居民顺利搬出滩区回答记者提问。

李希信说,作为东部地区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按照中央扶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山东省委、省政府立足山东的实际,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两个市、二十个县、两百个镇、两千个村作为重点扶贫领域。山东将其中的三大重点板块作为重中之重,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

“目前,规划实施顺利,五大迁建工程全面展开,其中27个外迁社区和28个新建村台全面开工,100个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开工了15个。”李希信说,在筹集资金上,山东坚持了五个一的办法:各级政府补一块,土地置换征一块,专项债券筹一块,金融机构贷一块,滩区群众自己拿一块。截至目前,已下达投资计划150亿。在用地方面,将安置用地全部纳入土地总体规划,在全省范围内使用有偿流转使用,增加滩区收入。

李希信表示,脱贫攻坚工程进展比较顺利,能够确保2020年全面完成滩区脱贫的任务,山东省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今后要把针对绝对贫困的攻坚举措逐步转化为相对贫困的日常性帮扶措施,并纳入乡村振兴的总框架下统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

山东有条件让海洋领域走在前列

吴立新就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过去的一年,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在成果的转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在海洋的工程装备方面,水下无人观测探测平台、部分传感器的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部分指标达到行业的世界水平。

吴立新也不回避在海洋科技方面的短板。他说,“当然海洋技术的创新,不是那么简单,比如水下滑翔机平台,87%实现了国产化,但是平台上的传感器基本上依赖于进口。再比如海洋药物,现在很少有企业愿意进行海洋药物的临床试验,因为试验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

“我们山东有条件,有信心能够在海洋领域走在前列。”吴立新说。

最后,吴立新呼吁说,“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山东因为海洋,成为世界的山东;世界因为海洋,成为山东的世界。所以,我也借这一机会,向全国乃至全球的海洋界同仁发出呼吁,到山东来,我们一起逐梦深蓝,一起打造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刊财经部综合)

猜你喜欢
济南山东海洋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Hi济南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