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学性文本背后的思维流

2019-03-31 15:00陆晔
湖南教育·B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学性陌生化冯骥才

陆晔

思维流是大脑的活动过程,具有活跃、持续的特点。小说家在创作中思潮滚滚,散文家散而不乱地妙笔生花,诗人在某个意境中张开想象的翅膀……这些都是思维流的体现。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性文本的背后,都隐藏着作者创作之初的思维流。在教学中,通过对文学性文本背后思维流的解读,生成有序的阅读自觉和表达自觉,为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那么,文本背后的思维流该怎样挖掘?笔者以《花的勇气》为例,通过对“这一篇”的教学,让学生获得“那一类”的阅读智慧。

一、和孩子一起进入作者的思维流

【教学片段】《花的勇气》里,冯骥才先生看到四月维也纳的草地,产生表达意愿,那就是失望。这种失望缘于草地只有一片绿色,居然一朵花都没有开,让人感到相当单调乏味。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这种思维,特地选用了两个词语:“没有花的草地是寂寞的”“绿色到处泛滥”,这里的“泛滥”与“寂寞”两相呼应,一个核心意思就是“失望”,这是作者思维流的运动轨迹。

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这个表现作者思维流的文段,精心设计,追溯作者思维形成之初的过程。

(1)圈出第一自然段中表示作者心情的词语。(失望)

(2)作者为什么感到失望?這种失望的情绪,能从哪些词语中体现出来?

(3)你觉得作为一个著名的散文家,冯骥才在选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情感方面有什么高明之处?

【教学思考】任何文学性文本都是作者思维的产物,是作家对客观世界情感判断的反映,是作家思维的外化、形态化。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思维,便会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语言,将自己对客观世界的情感用符合自己想法的语言记录下来。

文学性文本具有很强的情感性,目的就是表达作者的思维。作家的作品就像一幅画,都是有基调的,愉悦、哀伤、悲愤,不一而足。而作家选用的语言都是有情感的,与作品的基调保持一致。阅读文章,是读者、作者、文章三者之间的共同活动。就读而言,追寻作者当时思维流的运动轨迹,就成了语文课的重要任务。通过对作者富有思维的语言材料的学习,以学生的思考和发言去拓展课堂空间,铺展文本意义,弄清作者的思维轨迹,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独到之处。

二、和孩子一起关注陌生化思维的表达

【教学片段】《花的勇气》一文中,冯骥才用了“拔地而起”来形容矮矮的小野花,在这个突破常规的表达里,隐藏了作者自己的态度。教学过程中,我们铺设一个让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的阶梯,一步步读懂作者思维流的形成过程。在初始的感受中,贴近文本找出这个陌生化的字眼,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给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依据。继而运用对话、交流、讨论等手段,把课堂演绎成一个思维场,采用追问法,让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由浅入深,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花的勇气》最后一个自然段:“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

(1)这段话中,哪一个词让你感到特别?(拔地而起)

(2)“拔地而起”这个词一般用在什么地方?(高楼、山峰……)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

(3)低头俯视的小花用“拔地而起”来形容,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4)面对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的小花,你想对它们说点什么呢?

【教学思考】陌生化思维的表达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陌生化,就是超越常事、常理、常境,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比如第一个人写“时光不老”,读来让人觉得很陌生、有新意,但时间久了,人人都用了,就司空见惯,不再能引起人们的阅读注意。所以作家写文章的时候,总会力图避免平庸,以期通过陌生化表达,引起人们的兴趣,从而获得更好的文学效果。

找到文本中陌生化的字眼,循着这个字眼,让学生的思维跟随作者的思维一起流动,准确、深入地进入文本。然后,在对陌生化字眼理解的基础上,挖掘作家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内涵,让学生、文本、作者三者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促使学生在对陌生化字眼的质疑中深入思考,借此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并在思维流中产生爬坡的快意。

三、和孩子一起揣摩文本思维的有序流动

【教学片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有序表达了解不多,思维缺乏一条主线,不能把生活如纸屑般零碎的点滴串联起来。而冯骥才恰好是这方面的高手,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起于失望,忽而吃惊,继而遗憾,复又惊奇,最后震撼。课文中以这条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主线,将思维推向纵深处。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在课末总结阶段,可引导学生厘清思维流的变化,从而理解生命的意义。

1.作者刚见到草地,感到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2.作者扒开了草丛,见到___________,感到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3.作者快要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4.车子开出十几分钟后,作者感到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5.作者看到花儿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体会到了小花的气魄,心里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写,再进一步通过借鉴作者的这种思维流,构建自己的思维流。语文学习的终极目的就是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呈现自我的思考。

【教学思考】教材所选的文学性文本,是一座座蕴含着丰富课程资源的宝藏。这为我们确定文本的教学内容和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特点,有针对性地预设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以此获取有序表达的思维经验。

细读《花的勇气》,我们不难发现,冯骥才的思维流是一气呵成的。在思维的统摄下,用言语有序地表达自己对四月维也纳草地的情感,这就是文章的思路。根据作者的思路,揣摩作者有序表达的思维方法。教学过程中,贴近文本,厘清文章脉络,始终以发展学生言语思维为出发点与归宿点,最终实现对学生言语心智的悄然点化。在反复体会中,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思维流的有序流动。这样抓住主线,集零为整,变散为聚,既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又能打通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的思维从无序向有序阶段过渡。

四、和孩子一起破解思维流的写作密码

【教学片段】课文第一自然段是一个思维流很特别的段落,隐藏在其中的写作密码值得细细推敲。第一句“四月的维也纳真令人失望”,直截了当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接下来分成两个方面描述自己的失望:一方面是自己看到的草地,只有绿色,没有花儿;另一方面通过对小吕说的一句话,运用语言描写再次声明自己的失望,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课堂教学中,随课微写可以聚于一个焦点,用景物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方法,写出三月乡村景物的特点,在对作者模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维流,促进学生言语与思维的融通。

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连着绿色,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我對驾车同行的小吕说:“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làn),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仿写:三月的乡村真让人惊艳_________。我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思考】随课微写的过程,大致可以分解为:生活——激情——思维流——文字。在思维流与文字之间,存在着一条深深的沟壑,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隔阂。怎样将思维流与文字联系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表述:“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这对思维流的随课微写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班级人数较多,写作能力参差不齐,我们对学生的写作实践无法完全做到因材施教,不能指望一堂作文课便解决从审题立意到谋篇布局、细节修改的种种问题。因此,对学生进行片段式的随课微写训练,或许是实现高效课堂写作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仔细研究文本,在课堂教学所形成的特定氛围中,选取有价值的段落,聚焦具有思维张力和衍生能力的点,进行非完整性的片段性练笔,破解其中思维流的写作密码,让学生达到言语与思维的融通。

言语背后的思维流,氤氲在字里行间。对像《花的勇气》这样的文学性文本的教学,我们只要透过语言的帘幕,去挖掘其背后隐含的思维流,就能促进学生思维流的开发,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获得意外的惊喜。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宁市斜桥镇庆云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文学性陌生化冯骥才
论《源氏物语》对白居易诗词的吸收
悲剧:最有力量的陌生化
借助陌生化策略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教学新思维
后现代中国电影娱乐性对文学性的裹胁
《刘三姐》等经典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学性
从陌生化角度浅析《藻海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