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充满校园,师生共同成长

2019-04-01 07:01方观生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育家爱心人文

方观生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也认为,没有爱,教育便不成其为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為了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校园文化氛围。

让校园充满爱。以人为本,实施人文教育,尊重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需要,尊重家长的教育诉求,尊重教育规律,着眼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教育质量和服务品质的提高,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为每一位教师提供自我发展的舞台,让爱充盈校园的每个角落。

让教师充满爱。爱心是师德的灵魂,它应该自然地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个细节。教师要用平等、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用爱心去培养和感化学生,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注学生成长中的点滴进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逐步引导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让学生充满爱。每个学生都需要爱的教育。学校应着力营造充满爱的环境,精心组织各种具体而细微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爱、了解爱,进而去传递爱、发扬爱,成为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人。

让课堂充满爱。课堂是教育及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校应构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课堂、灵动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堂充满爱。

爱,是教育最好的诠释。学校要以人为本,实施人文教育,让教师充满爱,让学生充满爱,让课堂充满爱,从而让爱充满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教育家爱心人文
人文
教育家与儿童
爱心树(下)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人文绍兴
爱心
教育家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