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批注法提高阅读效率

2019-04-01 07:01谢群双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阅读效率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谢群双

【摘 要】批注式阅读,是读者在阅读中将情感体验倾注于笔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做阅读批注,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文章结合笔者平时的教学工作实践,以“什么是批注?怎样做批注?如何落实批注教学?”为思路,從“统一标准,形成模式”“善于引导,培养能力”“科学评价,养成习惯”三大方面,阐述笔者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批注能力和批注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批注法;阅读效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大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以名著导读为主题的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语文界的重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扭转碎片化阅读的弊端,都十分有益。英德市自开展“语文主题阅读”以来,掀起了阅读的热潮,丛书中各类美文无数,学生阅读量不断增加,但同时出现了一个问题:囫囵吞枣式的阅读。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怎样让学生学会阅读?进而自主阅读?

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这里的“动笔墨”有两层意思:一是阅读时用符号在书上进行圈、点、画;二是经常写读书笔记。学生在读书时,伴随着自己的思考,用笔在课本上画一画、圈一圈,随时写下自己的看法、体会,这样学生对自己阅读的内容记忆就会更深刻。那怎样促使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内容化为情感倾注于笔端,并逐渐养成一种习惯?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统一标准,形成模式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每次开学伊始,笔者都会布置学生一个贯穿学习始终的作业——阅读必批注。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或一本书时,一定要做批注。

(一)明确批注符号

批注法有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笔者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时,首先指导学生共同研究批注符号:①用“○”标出生字新词;②用“△”标出好词、关键词;③用“   ”画出优美句段;④用“   ”画出重点句;⑤用

“   ?”画出有疑问的语句。阅读的时候,用符号和文字,边读边批注,写下自己读书的感受、疑惑等。这样,学生不但能专心阅读,理解文本,而且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统一批注标准

考虑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笔者采用了星级达标法。1. ☆级为最低要求,人人必须完成。①用“○”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②用序号标出课文自然段;③难写的字写两遍;④简单概括内容。2. ☆☆级为中级要求,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达到。①用“   ”画出优美语句;②查一查作者的背景;③思考课后简单的问题;④在你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3. ☆☆☆级为高级要求,优等生可达到。①用“   ”画出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等);②用“   ?”画出有疑问的句子;③标注提出疑问;④找批注点,进行批注。

二、善于引导,培养能力

教师要利用精读课文,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激发学生做批注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用批注法落实阅读。

(一)教师引导学生找批注点

明确批注点,学生才能下笔。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到批注的点。课文的题目可批注;重点的句段可批注;精彩的句子可批注;人物的描写可批注;困惑之处可批注……一篇文章,可圈点的地方很多,教师的点拨很重要。笔者在《西游记——三借芭蕉扇》的导读教学中,先让学生读题目进行批注。学生的批注有问题式:“谁向谁借?”“怎样借?”“为何要借三次?”“借芭蕉扇干什么?”“结果怎样?”每一个问题,都极具针对性。另外,还有欣赏式:“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事件。”“借扇既是文章的主要事件又是文章的线索。”引导学生抓住批注点,边读边思,把零碎想法、感悟记录下来,使学生的理解更系统、更完善。

(二)敢于表达,善于表达

在阅读教学时,笔者指导学生先用符号进行圈画,然后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想法,好词、好句、好段,好在哪?哪个地方你有感受,哪个地方你有疑问?简单几个字、一句话或几句话都行,教师不强求,话多就多写,话少就少写。例如当看到沈石溪的《狼王梦》一书的题目时,有学生在旁边写道:“狼王是谁?”“它的梦是什么?梦实现了吗?”“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哪些事?”当紫岚果断咬死自己的孩子蓝魂儿时,很多学生在旁边写道:“紫岚太残忍了!”“紫岚你好狠心啊!”“紫岚不是一只好母狼。”……但是当学生读到紫岚为了保护自己的外孙,希望有一天外孙能当上狼王,而选择与金雕同归于尽时,学生的旁批发生了变化:“紫岚太伟大了!”“这就是伟大的母爱!”边读边圈点,学生既积累了词汇量,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这样,学生会在阅读与批注中不断地进步,能力不断加强。

三、科学评价,养成习惯

评价是阅读课程的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是实现自主的主要保障。可以采用自评、他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的多层横向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在阅读批注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以评价促进学习的目标。

(一)课堂评价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设置星级评价体系。首先设置红星、黄星、绿星奖励学生。红星为完成☆☆☆高级奖,黄星为完成☆☆中级奖,绿星为完成☆初级奖,学生在课堂中主要进行三级的综合评价(见表1)。通过不断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会批注,自觉批注,并养成习惯。

(二)日常评价

作品展示是日常评价的常用方法,也是奖励学生的最好方法。课堂中可随时展示学生作品,每周可进行一次阅读批注展示评比,学期也可进行阅读批注评比,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学生都有被人认可、欣赏的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学生就有阅读动手批注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激励中喜欢上阅读,自主做读书批注笔记。

张必隐在《阅读心理学》一书中说道:“那些自发的划出篇章中的重点和做笔记的学生,能够用这些方法,突出篇章中的主要概念,并且作为选择性注意的结果,能够在以后的检测中增加对这些重要概念的回忆。”这也就是说,做读书批注笔记,既是阅读中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愿学生在阅读中养成批注的良好习惯,以小习惯,成就大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必隐.阅读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阅读效率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来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阅读效率
文图转换有效阅读策略的思考
浅谈两大因素影响学生英语阅读效率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