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晚期肺癌疼痛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9-04-02 05:53孔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循证肺癌疼痛

孔放

肺癌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都比较高。因为此病早期不容易被发现,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为晚期,疼痛属于晚期肺癌的重要表现,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直接影响[1]。所以,强化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护理十分必要[2]。为了探究晚期肺癌疼痛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68例晚期肺癌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予以常规护理,另一组予以循证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效果予以评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68例晚期肺癌患者,全部患者都通过影像学与病理学检查确诊,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并将伴随其他恶性肿瘤、存在严重心肝肾严重疾病患者等给予排除。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8.36±6.2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 20例 ,女14例;年龄 45~77 岁 ,平均年龄 (58.46±6.3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宣教以及用药指导等。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具体如下。

1.2.1 入院时护理 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便于交流过程中对患者的内心感受充分了解,对其相关生命体征有效监测,深入分析患者的病情,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案;另外,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并按照问题对相关资料进行检索与查阅,便于提出科学的指导策略。

1.2.2 疼痛护理 疼痛属于晚期癌症患者的重要表现,为患者带来较大的折磨,并且患者的求生欲较强烈。此时,护理人员需主动关心患者,给予其充分的支持与鼓励,使其自信心明显增加;将疼痛知识与护理内容向患者与家属讲解,指导其科学应用镇痛药物,使疼痛程度得以减轻。

1.2.3 心理护理 晚期肺癌患者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药物化疗的刺激,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极易加重病情。所以,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和患者及时有效的沟通,对患者的内心想法充分倾听,鼓励患者多倾诉,便于了解其心理状态,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使其不良情绪充分消除,建立治疗信心,并将良好心态对疾病恢复有积极影响告知患者,还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使其疼痛得以缓解。

1.2.4 饮食护理 按照患者的病情予以科学的饮食指导,确保患者的营养充足,使自身免疫力明显提高;对于病情稳定者可指导其开展适宜的运动锻炼,使自身抵抗力明显提高。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干预前后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根据改良的Barthel指数计分法予以评定,分数越大说明生活活动能力越高[3];②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根据生活质量综合问卷予以评定,分数越大,说明生活质量越高;③疼痛控制效果:根据数字评分法(NRS)予以评定,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没有缓解,疼痛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④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局部组织损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x-±s, 分)

2.2 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13例,没有缓解1例,疼痛缓解率为97.06%(33/34);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5例,没有缓解7例,疼痛缓解率为79.41%(27/34)。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1000,P=0.0239<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3例并发症,分别为1例肝肾功能损害、1例胃肠道反应、1例局部组织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34);对照组患者出现13例并发症,分别为3例肝肾功能损害、4例胃肠道反应、6例局部组织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38.24%(13/3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1731,P=0.0043<0.05)。

3 讨论

伴随社会竞争力的持续增大,生活与居住环境的日益变化,再加上饮食结构的不断转变,引发肺癌患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为肺癌早期不容易被发现,到医院检查时通常已经为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4-6]。疼痛是晚期肺癌的常见表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加强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循证护理作为新型的护理模式之一,就是在护理时把科研结果、临床经验与患者的具体需求有效结合,为患者予以科学的护理方案,尽可能地使患者的预后效果得以提高[7]。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1000,P=0.0239<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3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731,P=0.0043<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晚期肺癌疼痛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缓解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循证肺癌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