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中的护理体会

2019-04-02 05:53王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胆结石病房常规

王宁

近几年,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饮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使得临床上胆结石的发生率逐年提升,胆结石成为我国的一种常见多发疾病,胆结石会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1-3]。对于胆结石进行治疗时,为患者通常选择手术方案进行治疗,手术过程中需对患者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4]。针对于此,本文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胆结石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78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临床诊断均被确诊为胆结石,所有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临床护理路径组,每组39例。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中男 18 例 ,女 21 例 ,年龄最大 72 岁 ,最小 36 岁 ,平均年龄(55.4±13.4)岁;常规护理组患者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38岁,平均年龄(54.9±1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患者应用常规护理,需要做好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前来就诊的患者,面带微笑,对患者安排进行常规检查,做好对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和生命体征的检验。对于患者的所有数据进行详细记录,为患者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还要为患者安排安静整洁的病房,要定时定点对患者病房进行消毒和打扫,确保患者病房的良好通风和通气,保证患者病房的温度、湿度适宜;为患者做好心理指导工作,做好对患者的饮食干预;为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宣教,保证患者的日常生活。

1.2.2 临床护理路径组 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具体干预方法为:①成立临床路径小组: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为患者成立临床路径小组,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必须包括主管护士、责任护士和护士长等,护理小组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表,并且在日后的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路径进行操作。②入院1 d: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大部分胆结石患者在手术前均存在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所以在围手术期需强化对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基本流程,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2]。还要耐心的回答患者所提出问题,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工作,做好对患者的各项引导。③术前1 d:对患者配合必要的药物护理,手术前禁止患者服用止痛或止泻药物,防止患者出现漏诊情况,需要遵医嘱为患者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处理。术前还需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密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进行观察,而且对于患者的相关病情特点进行有效讨论,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对于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前强化对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工作,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饮。帮助患者完善住院环境,强化对病房卫生条件的干预工作,保证病房干净整洁,合理控制病房的温度和湿度,并控制病房的噪音。帮助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重视保护患者的隐私,尽量在患者和患者之间选择蓝色屏风遮挡,为患者创建个人隐私空间,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要安排清醒的患者进行相关的交流,消除畏惧和顾虑心理,强化治疗的自信心。④术后1 d:手术后因为病情和手术的影响,会使患者面临着较大的疼痛,应该重视患者的伤口状况和引流情况,同时还需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采取针对性的疼痛干预,为患者进行疼痛缓解。一般情况下在手术后6 h需要协助患者进行去枕平卧,如果患者没有异常情况,必须嘱咐患者选择采用端坐位或者半卧位进行卧床休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并且帮助患者降低腹壁的张力。需尽可能的帮助患者播放一些轻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如果患者疼痛为轻度或者中度疼痛,可为患者选择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进行疼痛缓解,如果疼痛十分严重,可适当为患者使用止痛药物。⑤术后2 d~出院前:做好对患者切口的护理工作,每日需要对患者更换敷料,并且保证患者切口的干燥和清洁,如果患者存在切口红肿情况,或者存在体温突然升高情况,需对患者切口感染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对于患者的伤口需安置引流管,对患者进行脓液引流,做好对患者穿刺抽脓的相关工作及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工作,每日对于引流管是否通畅进行观察,了解引流管是否存在扭曲、脱落等情况。还要做好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工作,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需要遵守少食多餐的原则,多食用蛋白质和高维生素饮食,禁止患者食用刺激性食物[5-7]。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参照参考文献[8]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为护理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常规护理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9.49%(31/39);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7%(37/39)。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常规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32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为82.05%(32/39);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护理满意38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7.44%(38/39)。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小结

综上所述,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胆结石病房常规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常规之外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病房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