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改善创伤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2019-04-02 05:53隋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骨科依从性研究组

隋莉

骨折多因突发事故而导致的,患者毫无心理准备,加上骨折部位会出现长期剧烈疼痛症状,因此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时极易产生倦怠、抗拒等不良心理情绪,对提升其早期功能锻炼效果及生活质量十分不利[1,2]。因此本文探讨了心理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接受诊疗的80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创伤骨折,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积极配合治疗。排除合并精神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男18例,女22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40.89±12.37)岁。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21例;年龄14~79岁 ,平均年龄(41.24±12.5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有异常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并及时作应对处理;定时巡房,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解其病情变化状况;定期行切口换药处理,常规进行抗感染干预以及疾病相关知识宣教。研究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创伤早期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往往无心理准备,加上骨折端长期的剧烈性疼痛、住院环境以及自身角色的转变使其感到无所适从,进而产生系列不良情绪。因此在创伤早期,护理人员应以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并建立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为主要目的。在护理工作中,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1.2.2 创伤后期心理护理 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或手法复位后,可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进行早期功能训练。护理人员可通过医院自制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创伤骨科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并综合考虑患者的文化程度及性格选择恰当的健康指导方式,对患者详细介绍早期功能训练的必要性、具体方法及功能训练目的,同时可讲述一些早期功能训练后成功治愈的案例,如情况允许可邀请康复的患者现身讲述自己的治疗经历和心得体会,帮助患者消除内心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的配合度[2]。

1.2.3 个性化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因人而异,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对年龄较小的创伤骨科患者可通过简单易懂、生动趣味的语言方式进行沟通,并注意观察其情绪变化;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创伤骨科患者,应对其行为以及言语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可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创伤骨科患者,则可通过邀请专业的心理医生对其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期间,由专人记录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具体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意:评分>80分;较满意:评分60~80分;不满意:评分<6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率+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n, %)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满意17例,较满意13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75.0%;研究组患者满意23例,较满意16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7.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创伤骨科患者以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为主,不但要达到患者生理解剖上的快速愈合,还需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患肢功能,因而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但由于患者术后早期会出现疼痛剧烈,加之病发较为突然,致使患者无法及时转变自身角色,且对医院环境、医护人员等均不熟悉,因此创伤骨科患者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普遍较低,对于骨折愈合十分不利[3]。因此,临床上应积极配合实施有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升患者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的依从性。长期临床实践结果表明,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不佳,且内容单薄,无法满足患者内在需求,不能有效提升患者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的依从性。而心理护理干预用于创伤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在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的依从性,该护理措施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可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内在需求[4-8]。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17例,较满意13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75.0%;研究组患者满意23例,较满意16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7.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临床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骨科依从性研究组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