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9-04-02 05:53徐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疱疹口病综合性

徐萍

小儿手足口病为多种肠道性病毒造成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以及口腔黏膜疱疹,手、足部位也会出现斑丘疹、疱疹,视诊时可于疱疹周围出现炎性红晕,且伴有液体。现阶段研究发现的手足口肠道病毒已经达20种,主要为埃可、柯萨奇等[1]。部分病毒还会造成严重并发症。此种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极易出现交叉感染,因此在采取合适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应充分重视患儿护理工作。现选取本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综合性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58 例。对照组中男 30 例 ,女 28 例 ,年龄 2~11 岁 ,平均年龄(5.14±2.71)岁,体温38.01~40.10℃;观察组中男29 例 ,女 29 例 ,年龄 3~10 岁 ,平均年龄 (5.25±2.64)岁 ,体温38.20~40.30℃。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儿采用常规护理, 对其进行口腔清洁, 预防细菌感染和激发性感染。护理人员在患儿就餐之后采用温水辅助其进行漱口, 口腔出现糜烂时, 在医生许可下涂抹金霉素促使糜烂快速康复, 减少感染几率。叮嘱患儿穿宽松衣物, 且床铺要保持干燥, 整洁。定期进行指甲修剪、且要包裹其双手, 防止出现瘙痒时抓烂皮肤、提升感染几率。对臀部有皮疹患儿, 可要求看护人员及时进行排泄物清洗, 确保患儿臀部清洁。发生疱疹破裂时, 可于局部涂抹甲紫溶液。小儿手足口以持续性低烧为主, 针对此情况可多饮水。对体温>38.5℃的患儿遵医嘱服用退热剂。

1.2.2 观察组 本组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引导患儿控制自身情绪, 多数患儿会由于皮肤瘙痒导致抓破皮肤, 会引起焦虑, 烦躁等负面情绪。因此在护理中引导其控制自身情绪, 可采用温柔的态度与其交流,并树立学习榜样。患儿有进步时立即鼓励, 注意关心、爱护患儿。②口腔护理:手足口病患儿主要病症为口腔溃疡、糜烂等。因此护理人员要保持患儿口腔洁净, 可引导其每天漱口, 提升口腔清洁, 也可采用药物缓解口腔疼痛。③知识教育:手足口病患儿依从度较差, 此时可为其讲解疾病知识以及护理知识, 所有知识可以动画和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解。采用此种方式提升患儿自身兴趣。除对患儿进行知识讲解之外也要重视对患儿家属进行培训, 家属常配伴患儿, 护理中起到主要监督的作用。④体温护理:发热为患儿主要疾病特征。在护理中为提升护理质量, 可定期测量患儿体温。多饮水,出现特殊情况立即通知医生, 也可依据医生指导进行物理降温。⑤消毒隔离:由于此种疾病为传染性疾病, 因此在护理时注意用具消毒, 主要为体温计消毒、听诊器消毒、血压计消毒。所有确诊患儿都要进行隔离, 确保隔离室通风良好,每天至少采用紫外线消毒2次, 对患儿衣物以及玩具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衣服和枕头进行暴晒消毒。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显效:患儿连续3 d测量体温时均正常,口腔溃疡和疱疹消失;有效:患儿连续3 d测量体温正常,且口腔溃疡等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患儿体温较高,且临床症状无缓解。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情况,指标包括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8.2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6.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儿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5.32±1.23)d、皮疹消失时间(3.12±0.65)d均短于对照组的(12.12±2.13)、(5.50±1.6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疾病多为病毒引起,传染性强。儿童感染病毒之后,未及时送诊则会发生各种并发症。临床治疗发现,病毒可侵害心脏,引发脑膜炎以及心肌炎等各种疾病[2-4]。因此在科学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要重视基础性护理,鼓励患儿餐后漱口,对口腔糜烂部位指导其正确用药。由于此种疾病常伴有皮肤疱疹,因此护理中要重视衣物和被褥清洁,通过修剪指甲降低患儿抓破皮肤几率,同时注意保证患儿皮肤干燥。综合性护理需要充分分析患儿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从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知识教育、口腔护理、体温护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护理。在心理护理中由于患儿在治疗中会出现严重情绪波动,因此进行情绪引导,可有效提升其护理依从度[5-7]。口腔护理中,多数患儿并不能按要求漱口和用药,通过对其进行知识教育,提升患儿自身认识,进而在护理中能够有效配合。发热护理中,综合性护理和基础护理相比,重视患儿体温测量,通过动态监测患儿体温的方式提升护理的针对性,采用物理降温以及用药等各种方式,确保患儿体温正常。此外,针对手足口病传染性特点[8],在护理中要重视消毒,对患儿的衣服和用具进行消毒,注意房间通风,提升室内清洁。并以制度方式确定每天进行2次紫外线照射消毒。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8.2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6.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5.32±1.23)d、皮疹消失时间(3.12±0.65)d均短于对照组的(12.12±2.13)、(5.50±1.6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患儿予以综合性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疱疹口病综合性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夏季警惕汗疱疹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说说“上火”那些事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