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髁置换与全膝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比较

2019-04-02 06:11王华李飞刘新宗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4期
关键词:单间骨关节炎胫骨

王华 李飞 刘新宗

443000三峡大学人民医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湖北宜昌

膝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膝关节炎,是最常见的膝痛症。其发病原因是各种因素导致的软骨退变,如损伤和过度使用、肥胖、年龄等。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绞锁、功能障碍。对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早期可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以及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理疗等。如晚期疼痛加重,保守治疗无效时,选择关节置换术。对于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的治疗,近年来单髁置换成为重要选择之一,本研究收治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48例,探讨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需要手术。纳入标准:①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②外侧关节间室和髌股关节正常;③交叉韧带正常,膝关节稳定;④膝关节屈膝畸形<15°;⑤内翻畸形<10°;⑥膝外翻畸形<15°。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髁组和全膝组。其中单髁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61~76岁,平均(68±5.37)岁;全膝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62~78岁,平均(67±4.29)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单髁组患者,以右膝为例,行膝内侧单髁置换。麻醉成功后,患者仰卧位,右侧屈髋70°~90°,患膝约120°,并放于固定架上,术区常规消毒铺巾,止血带下手术。行屈膝位前内侧切口7 cm,直达结节基底,切除滑膜脂肪垫及半月板等。进行关节内清创,并仔细检查,去除髁间窝骨赘,以避免与胫骨棘或交叉韧带撞击,同时去除周围骨赘。在股骨远端插入导引杆,髓内法行股骨远端截骨。胫骨部分用往复锯来做矢状切割,完成胫骨平台截骨。根据术中试模修整股骨部分,用摆锯截去股骨后髁及后斜角,并做桩。修整胫骨部分,切去残留半月板和骨赘,在切骨面上放好胫骨测量器,其直边贴着矢状切面处,并测试其矢状切面边缘,胫骨做桩。测量器测试胫骨截骨面大小。利用股骨假体模具和胫骨固定器模具及关节面模具进行复位,检查旋转动作及对线稳定性。根据张力测量片来测试调整伸屈位,检查软组织张力,确保伸屈间隙合适。假体的正确厚度,以充填关节间隙为准。极度屈膝部安放胫骨及股骨骨水泥型假体,再次插入张力测量片,一直到骨水泥硬化。插入张力测量片平衡伸屈间隙,安放内衬垫。反复屈伸膝关节无脱位,膝关节活动良好。冲洗后逐层缝合至皮肤。全膝组患者,以左膝为例,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麻醉术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左大腿根部扎止血带,手术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取左膝作前正中切口长约15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筋膜,劈开股四头肌扩张部内侧头,切开髌韧带内侧支持带及关节囊,向外侧掀开髌骨,显露膝关节,术中见右髌骨后缘、股骨髁、胫骨平台大量骨赘形成,关节软骨大部缺损,软骨下骨外露。切除半月板及前后交叉韧带,行髌骨后缘、胫骨平台、股骨髁截骨,处理髁间窝。调和骨水泥,安装合适股骨髁假体,对应胫骨平台托,待骨水泥凝固牢固,选择合适胫骨平台垫置于胫骨平台拖上,被动活动膝关节,活动度良好,内外侧软组织平衡。去除髌骨周缘骨赘及退变软骨面,松止血带,冲洗创面,彻底止血,缝合修补关节囊、髌骨内侧支持带,切口上缘留置负压引流管。屈膝,皮肤消毒后逐层缝合。

观测指标:对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观测并记录数据,同时注意各种手术并发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术后疼痛进行比较。用KSS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进行比较。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方差不齐用校正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中,单髁组患者的出血量较全膝组少,手术时间较全膝组短,住院时间较全膝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全膝置换组发生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无其他术后并发症,见表1。

两组患者进行术前24 h及术后1周、术后1年VAS疼痛评分对比:术前24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VAS评分单髁组小于全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VAS疼痛评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进行术前24 h及术后1年KS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行关节置换前KSS临床评分及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KSS临床评分及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单髁置换组患者KSS功能评分及临床评分明显大于全膝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膝骨关节炎为常见的膝痛疾病,老年人多见,且很多患者为单间室病变。单间室关节炎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受累一侧的膝部疼痛及压痛,常常伴有骨赘增生、关节异响、成角畸形以及由于关节软骨磨损导致的侧副韧带松弛,治疗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保守治疗主要对轻度病变的患者有效[1],如改变生活方式、NSAIDs、关节软骨保护剂、关节内注射、支具等。单间室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全膝关节置换(TKA)、单髁置换(UKA)及胫骨高位截骨术[2]。

以往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晚期,TKA得到大量应用。对于出现严重关节畸形和活动障碍的膝骨性关节患者,此时就需要进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不仅能明显改善症状,还能改善关节功能和矫正畸形。在欧美发达国家,TKA是最常见的关节外科手术之一。然而,TKA由于手术切口长,损伤大(需截骨和切除交叉韧带),所以术后恢复时间长。

表1 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x±s)

表2 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比较(x±s)

实际上,膝骨关节炎患者有相当一部分为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而外侧间室与髌股关节完好。对于这类患者,如果行TKA,需要切除交叉韧带以及对正常的外侧间室进行截骨,显然患者会承受较大损伤,恢复时间较长。而UKA术却只需要处理病变的内侧间室,不切除交叉韧带,损伤较小,术后患者能更快恢复。笔者在对照研究中发现,单髁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全膝组少。蔡康等[3]在UKA和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比较中亦有同样结论。

膝关节UKA用于治疗单间室的胫股关节炎已超过30年的历史。尽管早期报道效果不佳,但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以往手术失败的最常见原因主要有对侧胫股关节或者髌股关节炎、伴有或不伴有聚乙烯磨损的假体松动、机械性失败,失败后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翻修成TKA。随着技术进步和假体相关研究的发展,这种翻修的难度已经逐渐降低。要保证UKA的疗效,就需要选择适当的病例、精湛的手术技巧、避免过度矫正畸形。这种方法适用于局限性疼痛、活动度良好,同时影像学表现为单发的胫股关节炎患者。与TKA相比,UKA术后的活动度更大,患者满意程度更高,而且中期的假体生存率相当。

膝关节单髁置换的手术指征,目前公认的有:①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②外侧关节间室和髌股关节正常。③交叉韧带正常,膝关节稳定。④膝关节屈膝畸形<15°。⑤内翻畸形<10°。⑥膝外翻畸形<15°。把握手术指征,是确保疗效的前提。尽管一些早期的报道显示UKA的疗效不确定,但是随着内植物的改进、病例选择以及手术技巧理解方面的提高,这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得到显著提高。近年来在我国,UKA得到大量开展,有不少报道UKA具有创伤少、恢复快、术后关节本体感觉存在等优点,近期临床疗效优良[4]。

表3 两组术后KSS评分比较(x±s)

术后疗效评价通常采用的有KSS评分系统[5]。KSS又称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系统(AKS),是1989年美国关节协会提出的膝关节综合评分系统,膝关节评分共计100分。笔者在对照研究中发现,单髁组患者术后KSS评分优于全膝组,这可能与UKA保留了交叉韧带,损伤小有关。此外,笔者采取了VAS评分法对术后疼痛进行比较,VAS是将疼痛的程度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代表最痛,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在11个数字中挑选一个数字,该方法从患者的主观感受出发,评估疼痛程度,结果显示,UKA术后疼痛程度较全膝更低。

所以,对于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与TKA相比较,UKA具有很多优点,包括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切口小、康复效果好等,这较TKA更有优势,但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此外,UKA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畸形明显、ROM减少,或者双间室的胫股关节炎则效果不如TKA。此外,UKA的远期疗效、翻修成功率等,需要进一步随访评估。

猜你喜欢
单间骨关节炎胫骨
Oxford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病变学习曲线早期病例的短期疗效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如何防护?
牛津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单髁膝关节置换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附8例报告)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
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