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2019-04-03 14:42梁子恒
青年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实践

梁子恒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和素质教育里面的普及,研究性学习逐渐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欢迎,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基本上停留在大城市之中,对于中小城市和农村来说,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较为缓慢。为此,本文将针对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阐述,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产生、应用和问题对策,从而促进研究性学习走向成熟,不断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效果,为广大学子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实践

新课程改革是从教育理念的转变入手,当前时代发展速度快,知识总量较大,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而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历史学科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知识技能,更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科素啊有那个。因此,研究性学习成为了当前备受关注的学习方式。目前,有些学校和教师对此依旧感到有些迷茫,无法认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不知道如何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等。由此可见,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深入挖掘有着现实意义。

一、研究性学习理论概述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在社会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体系,选择明确的研究题目,以科学研究的相关方式,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发展新的能力。当前研究性学习理论主要有三个概念较为盛行,在教育界普遍达成了共识。

(一)课程概念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概念,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來针对不同学科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不少地区的学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特别的教学活动开展,逐步完善研究性学习开展制度,使学生能够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在此概念,是一种课程类型,通过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己收集相关资料产生自我感悟,从而了解历史知识,达成教学目标,是一种定向型的课程。

(二)学习方式概念

研究性学习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得到来自教师的引导,掌握科学研究的相关方法,以该方法来有效的主动获取知识,并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这一学习方式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也更加具有创造性。在传统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是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教师占据主体地位,通过向下灌输知识来掌握理论、规律等知识,这种学习与教材联系紧密,只有基本知识,没有重视方法、能力的提升。而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改变了传统的灌输者地位,成为了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通过创建研究情境,制定研究主题,使学生从自身兴趣出发,主动探索研究相关的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构建,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三)广义和狭义概念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有着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是指通过与科学研究类似的模式和方法来认识事实、构建知识,以达成教育目标。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和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学科和学生。而狭义上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作为一门课程开展,根据教学中的问题搭建情境和研究途径,让学生自己收集处理信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意义

在历史学科的实际学习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接受性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因此有必要改善优化当前的历史学科教学和学习,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适应中学生的新课程改革趋势。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不管是教学还是学生学习,研究性学习都能够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印证教材中的结论,从而起到历史教学的辅助作用。同时,研究性学习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历史课堂研究性学习形式分析

(一)以传统教学为基础

以传统教学为基础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依旧是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开展研究性学习,也就是传统课堂中的研究性学习渗透。在这一学习形式中我们可以发现,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比如说在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布置研究性学习专题问题:“唐朝的开元盛世和清朝的康乾盛世是如何出现的?”通过这样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最终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掌握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深入了解知识,了解历史发展规律。

(二)以人物扮演为特征

人物扮演是历史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常见形式,也是能够再现历史情境的真实情境,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扮演,通过表演的形式来起到创造情境的目的。在角色扮演之中,学生亲自参与,能够有效构建起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并且比死记硬背的知识要印象更加深刻。在角色扮演中遇到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使学生更好的开展自主性学习,更深入的了解历史知识。

(三)以小组讨论为特征

小组讨论教学包含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能力、性格差异等等各个方面,它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小组成员通过合作、讨论、研究,来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使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本身就是当前教育事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发现个人长处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实际的小组讨论组织中,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做好科学分组。一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包括学习水平、性格特点等因素,做出合理划分。二是学生自由结对组合。笔者认为第一种由教师划分小组更加合适,主要原因是教师掌握着学生的多数资料信心,对学生的了解更加深入,而学生自由组合,多是结合了个人的喜好,很容易导致小组间实力差距,不利于小组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其次,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必须要做好引导和促进作用,调控学生的情绪,并且将讨论的问题不断加深,提高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保持情绪正常的情况下,主动参与讨论,不断提高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四)以材料教学为特征

材料教学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身心发展出发,根据实际教学目的、教学需求来精心挑选材料,通过材料来展示特定的历史事件,通过对材料信息的深入挖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这种材料教学的研究性学习课堂中,教师要从几个步骤进行操作,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效率。

第一,要指导学生阅读观看材料信息,包含史料、文物、诗文和图表等四个主要内容,在阅读和观看前要带着问题,掌握一定的材料阅读手段。

第二,要提炼材料中的观点,通过阅读材料,收集其中的信息,学生应当结合实际问题和材料中的相关词语,提炼出有效的历史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相关事件的理解。

第三,要在以上两个步骤的基础上,做出对问题的回答。在得出问题答案时,要重视材料的观点,也要结合自身的理解,不能脱离材料实际,而是要更加深入的进行分析和概括,从而提升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五)以问题教学为特征

问题教学是一种较为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围绕着一个或者多个问题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具体的方式就是在课堂中,通过设计问题或者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做好对问题的总结和梳理,然后根据问题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研究性学习中,以问题教学为主能够使学生更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展问题教学,需要从课前、课中、课下三个阶段进行尝试。课前要做好预习工作,学生根据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出来进行资料查阅,和学生交流,不断深化问题,对问题进行在思考。课中要阐述自己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的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念,教师要做好准备,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引导信息。课下,要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行回顾和反思,加强对该问题涉及到的历史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可行的,必要的,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特点。历史学科的特征使研究性学习更加丰富,也更加有效。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知识构建等几个阶段,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郑艳.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9):94+96.

[2]王健.高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内蒙古教育,2018(14):87-88.

[3]许兴东,张勇.提升高中生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以研究性学习“走进历史名人”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24):4-6.

[4]郑坚.人才培养理念下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探析[J].成才之路,2014(22):18-19.

[5]李霞. 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实践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