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视角下文化产业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2019-04-03 14:42解嘉高娃段慧敏
青年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资本论文化产业金融

解嘉高娃 段慧敏

摘 要:从《资本论》视角出发,文化产业是创意及其产权与无差别劳动的结合体,其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不受到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影响,且与金融之间极容易形成互动关系。本文借助SPSS20.0统计软件,运用我国200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并从定性研究角度对文化产业发展对其金融支持体系的反作用进行研判,倡导构建健康的、政府主导市场形成的多元多层次文化产业资本体系。

关键词:文化产业;金融;互动效应

“十三五”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站上新时代的新起点,“文化+”不断释放动能,向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不断迈进。我国文化积淀深厚、异质性强,历史悠久,文化产业发展潜力较大,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从基础薄弱、发挥助力作用发展到逐渐成为主业的过程中少不了金融的介入和支持。

一、模型设定与指标选取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因变量为文化产业规模(Y),衡量文化产业的规模的指标一般是文化产业的产值。但是对文化产业的产值一直没有精确的统计,李昭赢(2006)、陆彪和徐维(2007)用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的统计值作为文化产业的粗略估计值。但是在教育业的产值在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的统计值中占很大比重的情况下,这样的估计值很不可靠。故本文没有采用文化产业的产值来衡量文化产业的规模,而是采用文化产业的从业人数来衡量文化产业的规模[1]。解释变量分别为金融发展水平(X1),由金融交易资金运用额表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X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X5)。其中居民收入直接影响到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情况,恩格尔系数用以描述消费结构,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影响较大。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整理难度,本文选取中国2006—2015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详见表一。

二、回归分析

由多元线性回归得:

Y=5300735.849+1.461X1+196.328X2-378.861X3-114879.957X4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X5)经t检验p值≥0.05,故剔除。方程R方为0.993,故拟合程度较好。对方程进行F检验,p值≤0.05,故方程总体性显著。

即文化产业规模(Y)与金融发展水平(X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X4)的线性回归模型为:

Y=5300735.849+1.461X1+196.328X2-378.861X3-114879.957X4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文化产业規模存在正向影响,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文化产业规模存在负向影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文化产业规模存在负向影响,而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规模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规模存在正向的影响,金融越发展,文化产业越能有效地得到资金的支持,于是文化产业的规模越大。一方面金融发展直接作用于文化产业市场,另一方面金融的发展提高人民消费水平,刺激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间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总而言之,金融的发展对文化产业起支持性作用。

三、文化产业对金融发展的作用

《资本论》中强调:“必须牢牢记住,那些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即不是劳动产品的东西(如土地),或者至少不能由劳动再生产的东西(如古董,某些名家的艺术品等)的价格,可以由一系列偶然的情况来决定。要出售一件东西,唯一需要确定的是,它可以被独占,并且可以被让渡[2]。” 可见,文化产业作为一个非典型产业领域,具有显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性,单个文化产品剔除无差别劳动后的价格,即其版权和文化附加值,社会密度较大,受个人偏好和心理因素影响较大,再加上信息不对称,因此具有更强的外部性,导致价格极易与价值脱离,产生泡沫,也因此对金融和资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以电影产业为例,中国电影产业已经从初期产业资本起主导作用的经营模式过渡到金融资本起主导作用的运营模式。一部电影的成功或是导演、演员所创造出的“价值符号”可以迅速吸引大量流动性较强的金融资本,而电影的成功却受口碑动态、外部市场、排片时间等若干不定因素的影响,当这些无形的资产被金融量化,甚至借助互联网衍生出各种创新的文化产业金融商品进行资本炒作时,信用被无限地拉伸和扩大,而其本身现金流不稳定,存在较大潜在风险,电影票房的资本对赌问题逐渐显露[3],风险可见一斑。在文化资源和金融资源的进一步对接中,文化产业又是否沦为了金融的工具呢?

而在金融或经济危机中,文化产业中不受利润率下降规律影响的非无差别劳动部分更加显现出其优势,在整个经济市场的低迷中价格逆势上扬将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快速吸引国家及民间的金融资本,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也会日益活跃。在国家层面,“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在本规划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因此,建立完善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也颇具战略价值。在社会层面,政府的引导激励了银行、债券、证券等各类金融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截至2015年,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458亿元,同比增长25.7%,共有132家文化类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652只债券,累计融资5873.19亿元[4]。

不难发现,文化产业中大部分的虚拟资本导致其极容易“脱实向虚”,过快集中金融资本,导致虚假繁荣和产业泡沫化,而泡沫的破裂无疑会给金融本身带来极大影响,甚至波及实体经济。综上所述 ,文化产业的发展给金融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新的增长点,而正因为如此,其不稳定性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建立健康有序的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重要性逐渐凸显。

四、结论及发展建议

本文运用相关数据, 以文化产业从业人数为被解释变量,以金融交易资金运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解释变量,建立了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5300735.849+1.461X1+196.328X2-378.861X3-114879.957X4

實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之后又从《资本论》角度出发分析了文化产业对金融的吸引作用以及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基于此,对我国文化产业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释说明,以此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一)政府产业政策的倾斜有利于文化金融的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属于不参与平均利润率的经济部门,政府作为十分重要。政府的产业政策倾斜将给文化产业带来相对充足的资金和劳动的支持,推动实业型文化产业发展,便于促进金融发展、探索文化金融产品创新。如1998年12月韩国政府在经济政策调整会议上决定为加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筹集政策资金并建立“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作为母基金吸纳整合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领域,为此政府专门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5]。

(二)支持体系的引导和规范有利于文化金融的健康发展

国家战略支持无法完全代替市场力量的推动,而民间资本的流入就要求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更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知识产权、产业担保、风险补偿、无形资产评估等方面对于稳定金融市场也同样重要。

(三)符合产业特点的投融资机制有利于文化金融的长足发展

上述实证分析中已经提到,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文化产业规模存在正向影响,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文化产业规模存在负向影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文化产业规模存在负向影响,而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规模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规模存在正向的影响,金融越发展,文化产业越能有效地得到资金的支持,于是文化产业的规模越大。投融资机制作为文化产业和金融市场之间的桥梁,恰当把握其间互动关系和各自特点才能保证资金在二者之间顺利流动,产生文化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孝斌.金融市场现代化背景下金融发展影响文化产业的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 年第 5 期,总第 125 期.

[2]陈征,李建平,郭铁民.《资本论》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赵康杰.《〈叶问3〉票房造假 揭开 “票房对赌”冰山一角》,载《证券市场红周刊》,2016(24).

[4]许亚群.《2015年文化金融合作取得突破》,载《中国文化报》,2016-02-05.

[5]魏鹏举.新常态下中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学理探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猜你喜欢
资本论文化产业金融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
文化产业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