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

  • 资本逻辑的理论意涵及其批判张力 ——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文本考辨
    白刚:《回到〈资本论〉:21 世纪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13 页。资本按照自己的面貌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并按照自身的逻辑法则运转开来。资本逻辑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摄逻辑和行为规范,一切都处于资本逻辑的普照之光中。直面广布于社会中的资本逻辑,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展开了对它的实质性剖析和历史性批判。回到《资本论》及其手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全面批判,也可以感受到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所蕴含的辩证张力。这些理

    东南学术 2023年5期2024-01-02

  • 马克思时间观的生成图景、内涵叙事与当代价值 ——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文本考察
    多部著作。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以时间概念为基点,深刻揭示了资本在重构时间秩序的基础上攫取剩余价值与实现抽象统治的隐蔽逻辑,并借助自由时间概念明确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进而在时间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的历史维度创造性地解答了奥古斯丁以来的“时间之问”。从卢卡奇的“时间空间化”、哈维的“时空压缩”到罗萨的“社会加速”,对时间问题的研究已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新的增长点。在现代社会,资本逻辑的进步强制和竞争机制催生了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人们在对时间的无尽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10期2023-12-10

  • 资本论》的时间批判与数字资本权力的消解
    是什么呢?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整个经济社会的生产重点发生转移,商品流通的公式“W-G-W”转化为资本总公式“G-W-G′”,货币由此成为交换的目标和客体,价值的无限增殖成为资本运动的唯一目的。这里的问题是,G-G′发生了价值增殖,那么这部分剩余价值从何而来?由于G-W与W-G的过程遵循的是等价交换原则,因此,寻找剩余价值必须超出交换形式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出发。只有在那里,作为人的因素的劳动力才从生产要素剥离出来与作为物的因素的生产资料相对立而存在。

    湖北社会科学 2023年9期2023-11-18

  • 资本论》中马克思拜物教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桑业明 何鑫《资本论》是马克思生前从各个方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本,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现实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包含着丰富且深刻的拜物教批判思想。重温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拜物教批判思想对于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一、《资本论》中马克思拜物教批判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三种形态1.商品拜物教。商品生产为商品拜物教的产生创造出所必需的条件,商品拜物教的神秘感是从商品形式本身衍生出来的。就商品形式本身来说,离

    中国军转民 2023年18期2023-10-31

  • 马克思资本批判的人民性蕴含分析
    键词:马克思;资本论;人民性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5.0460 引言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其对于资本的批判极为深入,直指资本世界的本质,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的研究从未停止,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学者更关注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内容与成果,而对其中蕴含的人民性的关注较少。但人民性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思想内核,因此本文以马克思资本批判的人民性蕴含为核心研究对象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5期2023-08-21

  • 资本论》中循环经济思想探析
    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不变资本使用节约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循环经济思想。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效益,而且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资本论》中的循环经济思想包含着“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思想意蕴,折射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对于新时代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关键词:马克思;《资本论》;循环经济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3年6期2023-07-18

  • 资本论》的反启蒙实践:理论境遇与批判进路
    平[摘要] 《资本论》是理清马克思与启蒙关系的关键性文本。有一种误解认为,马克思只是延续着资产阶级的啟蒙路径,做了简要的修补与完善工作。这种误解极大降低了马克思反启蒙的理论贡献,很容易将之划入一般启蒙思想家的行列。《资本论》作为反启蒙的巨制,直接澄清了现代启蒙的实质就是“资本-启蒙”的模式,在这样的原则高度上,穿透资本建构启蒙的诸多幻象,直接批判启蒙背后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在此基础上,《资本论》提出超越资本启蒙、重置未来社会的革命,即以无产阶级革命超越资本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2023-07-10

  • 资本论》中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并未在《资本论》中单独设篇加以论述,但是经济危机理论却贯穿于《资本论》全篇。《资本论》三卷分别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社会生产总过程三方面,对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及内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在当代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键词:《资本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A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9-0001-03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内容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9期2023-06-20

  • 资本论》蕴含的生态思想及其启示
    济学的著作,《资本论》蕴含着丰富且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下,通过对工人恶劣的生态境遇的深刻剖析,马克思、恩格斯立足资本的增值本性展开对资本主义“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生产方式的批判,从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资本主义地租以及“物质变换断裂”等角度揭示资本主义农业的非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反生态本质”的批驳。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既要利用资本的资源配置优势,

    西部学刊 2023年7期2023-06-15

  • 资本论中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
    重要对象。对《资本论》进行研究可发现,马克思将生产方式看作一个具有二重性的范畴,将其分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前者是指生产技术、组织、管理技术和资源配置方式,后者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也就是资本主义私有。而这两种生产方式在不同场合又有不同的表述形式。[关键词]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生产方式;《资本论》[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其变革和发展也决定着社会形态的转化。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社会形

    南北桥 2023年4期2023-06-07

  • 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实践哲学诠释
    要:学界对《资本论》逻辑起点的认识有较多的争议,《资本论》逻辑起点可以在实践哲学思维下得到提炼,一些争议可以在实践哲学维度下得到排解。实践哲学以其反思、解释、改造等功能审视历史与现实的逻辑起点,在“人与物”对象化关系中进行过程性的抽象和反思。实践哲学能够从反思主体和反思对象相统一的视角观察对象,把主体的能动性和客观必然性统一起来,从而塑造了《资本论》商品逻辑起点的理论逻辑。商品一般、商品个别推论到商品具体,成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科学研究方法,是理解《资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23年2期2023-05-31

  • 资本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的资本。重读《资本论》有助于深化对资本理论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历史地、发展地、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科学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中治理资本的成功经验,探索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策略,使资本更好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关键词] 《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资本理论; 资本治理[中图分类号] A123 

    学习与研究 2023年2期2023-05-30

  • 资本论》方法论研究述评
    209)关于《资本论》学界已有过许多详瞻的研究与讨论,但多集中于政治经济学领域,表明这些研究总体偏重于经济理论及经济体制改革,倾向事实和现象及应用对策研究,而对《资本论》方法论关注不够。本文无意于全面概述《资本论》方法论的重大意义或者总结《资本论》的全部思想方法,而仅仅是围绕《资本论》方法论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资本论》尤其是《资本论》方法论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还有待加强,需要积极探索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形成较为成熟的核心领域。一、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4-05

  • 资本论》雏形中的科学的劳动异化理论及其删除 ——马克思《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研究
    是他确定写作《资本论》 后的最初草稿,它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总过程的各种形态”三册。也是在这一重要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完整地在阐释性话语中再现了自己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革命成果,我们也清晰地看到他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科学认识中最重要的结论。并且,在这个《资本论》 初稿第一册的第六章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中重构的科学的劳动异化理论的概要。然而,在《资本论》 第一卷的写作和公开出版时,马克思却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4-05

  • 资本论》基本概念的一种现象学阐释
    本文尝试围绕《资本论》的基本概念来展开马克思与胡塞尔之间的概念互动。首先,经由胡塞尔的“周遭世界”,我们可以形成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使用价值”概念,从而能够将商品的符号价值纳入其中。其次,胡塞尔的形式本体论思想有助于阐释交换关系的抽象作用,交换价值和货币构成了现代社会“手段-目的”网络中的形式价值学。最后,通过横-纵意向性理论,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指出资本总公式的循环运动所处的维度,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时间关联域。在马克思主义与现象学近百年的互动史中,海德格尔

    浙江学刊 2023年1期2023-03-23

  •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及意义
    余价值理论;《资本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2-0001-03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本质,更为无产阶级翻身求解放的伟大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理论来源。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过程及主要内容(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过程剩余价值是《资本论》的核心命题。在马克思之前,就有学者认识到了“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2期2023-03-03

  • 资本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的资本。重读《资本论》有助于深化对资本理论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历史地、发展地、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科学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中治理资本的成功经验,探索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策略,使资本更好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关键词] 《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资本理论; 资本治理[中图分类号] A123 

    学习与研究 2023年2期2023-03-02

  • 资本逻辑的三重维度及其统治形式 ——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分析
    的概念,但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还是具体阐发了有关资本逻辑的思想。遵循这一思路,国内学界围绕资本逻辑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有学者[1]认为,资本逻辑是资本所呈现的反映资本主义客观现实活动的内在联系、运行轨迹和发展趋势,其具有三种形态,分别是作为表现形态的资本本性、作为本质形态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作为发展形态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有学者[2]认为,资本逻辑乃是物化的生产关系的资本自身矛盾运动的规律,具有资本三大层次

    理论纵横 2022年6期2023-01-25

  • 日本研究《资本论》的历史演进分析
    开始,日本对《资本论》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明治维新至一战前是关于《资本论》的翻译与介绍;第二阶段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对《资本论》的研究;第三阶段是二战后对《资本论》的研究的复苏、繁荣与成熟。每一个研究阶段的内容与特点都深受当时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也就是以《资本论》为研究视角来分析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状况,而其研究的价值归宿则是服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关键词:日本;《资本论》;研究;历史演进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3期2023-01-09

  • 资本论》与主体革命论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看唯物辩证法的工作谱系
    式。换言之,《资本论》的每一范畴既是价值,也是价值形式:当价值指示“阶级关系”时,则价值形式的意义是“统治”;当价值指示“剥削关系”时,则价值形式的意义是“拜物教”。总体而言,这是由历史主体论落实批判的知识论的工作路径。由有机构成而范畴,由价值而价值形式,由行动而知识,然则,商品的知识意义置身生产方式的历史语境得到解析。知难复行难、行难复知难的历史主体论的书写结果是“商品-货币、劳动力商品-可变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工资-资本有机构成、历史资本-资本积累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1-08

  • 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生产力”思想探析 ——以《资本论》及其经济学手稿为例
    学手稿》以及《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当中,而在第二卷中,虽未直接出现“资本的生产力”这一提法,但却在对资本流通过程的叙述中隐蕴地表达了“资本的生产力”的思想内涵。(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明确提出“资本的生产力”概念关于“资本的生产力”概念,马克思首先于《关于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中提及[1],但并未对其进行深入阐述。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首次以较多的笔墨以及确证的语言使用了“资本的生产力”这一概念。马克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2年4期2023-01-04

  • 资本论》的世界历史叙事及其当代意义〔*〕
    )一、引言:《资本论》关于世界历史的学理筹划置身于世界历史之中的马克思始终承认他只知道“历史科学”这一“唯一的科学”。〔1〕从书斋走向社会,马克思对于理论和现实的双向批判始终是一种历史性批判。这种历史性批判主要从两个层面得以切实展开:一是借助唯物史观的分析范式而深刻揭示了人们赖以存活的物质生产机制,并以此确证了人类历史依次更迭的普遍性趋势;二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理论武器而解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指认了资本主义的“暂时性”和共产主义的可能性与现实性问题。在

    学术界 2022年4期2022-12-29

  • “非物质劳动论”及其理论缺陷 ——基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评析
    并基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对相关问题的论述对“非物质劳动论”作出评析。一、“非物质劳动论”的缘起及其理论主张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一般智力”(general intellect)的概念,意指以科学形式存在的一般社会知识或社会的集体智能。马克思认为,随着机器体系加入物质生产过程,生产将被赋予科学的性质,直接劳动将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个附属要素。机器本身成为一种能工巧匠,工人“只是被当做自动的机器体系的有意识的肢体”

    学习与探索 2022年3期2022-12-17

  • 从三个维度解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基于《资本论》文本研究
    站”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中系统阐述了产业资本的循环理论,深刻解释了资本运动的总公式,说明了资本循环中三种资本形态的统一。资本循环中三种资本形态有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包含着产业资本购买、生产、售卖的三个阶段,是产业资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循环从购买原材料进行生产产品开始,代表着资本运行体系的开始,产品在劳动工人的加工下增值,实现了从最开始的货币资本变成商品资本,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也满足了资本家的增值欲望。双循环新发展格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12-07

  • 从固定资本的角度重新阐释《资本论》何以可能
    学者重新阐释《资本论》的切入点。围绕这一命题,主要浮现三个问题:第一,究竟何为固定资本,它在何种意义上与资本运行机制直接相关?第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何以成为当今学术界的重要理论阵地?第三,固定资本以何种形式重新占据理论阵地?回答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固定资本理论的复兴,而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反思当下学界对固定资本理论的重构。一、马克思固定资本概念的文本支撑与支援性背景总体而言,马克思从社会历史过程维度出发,认为固定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持续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12-07

  • 资本论》中的现代个人批判及其政治哲学意蕴
    化和拓展。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系统分析了作为货币的交换价值与现代性政治个人生成逻辑的内在联系,以及作为资本的交换价值所导致的现代个人的政治困境,并在此基础上透过对资本的“文明作用”和“界限”的指认,揭示了现代社会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及社会革命路径。本文立足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等文本的考察分析,旨在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总体性视角出发,系统梳理和阐释《资本论》中的现代个人批判思想及其政治哲学意蕴,以期通过这一梳理和阐释,在政治事务的经济解释和经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12-07

  • 马克思对剩余价值学说史的批判与超越 ——基于《资本论》第四卷的考察
    值学说史作为《资本论》第四卷,则为我们完整、系统、科学地理解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提供了有效的研究途径。而学术界对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延展空间。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的重要方法。马克思超越旧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研究范式,完成了“第一个伟大发现”,实现了唯物史观的范式变革,实现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革新与突破,在批判、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创建了科学剩余价值理论,实现了对旧的剩余价值学说的超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11-30

  • 资本论》与“空间”的生命政治
    作用视角解读《资本论》,其中马克思通过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揭示了资本生产过程既是物质生产的过程,也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而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也是一个借助于空间规划和重塑予以权力控制和规训的过程。由此,《资本论》揭示了现代社会“空间”的生命政治。一、“空间”的生命政治与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在福柯看来,古代社会的“君主权力”是“让你死”,即通过惩治乃至消灭肉体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权威和威慑力,并以此达到政治权力的统治作用。与此根本不同,现代社会

    长白学刊 2022年4期2022-11-26

  • 论马克思哲学嬗变中关于阶级问题的研究路径 ——兼论《资本论》第三卷“阶级”残篇的理论意义
    姆逊在《重读〈资本论〉》当中明确指出:“《资本论》(第一卷)没有政治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特别强调指出,《资本论》是一直以来都被全世界“视为劳动阶级圣经的书,而书的作者又曾写过一本西方政治理论的基础和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于是,我的结论就成了需要解释的悖论”[1]。当詹姆逊将其结论视为需要解释的悖论的时候,实际上透露出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惯常存在的一种误读,即认为在一个以科学形态所呈现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下马克思失去了他固有的革命话语

    理论探讨 2022年2期2022-11-26

  • 资本论》机器观视域中的人工智能
    使得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机器的深刻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洞悉人工智能”[3]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机器本质的定位、对机器与生产关系的分析、对机器运用与资本逻辑的批判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人工智能的存在基础和发展趋势,批判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异化”,正视人工智能奇点的哲学追问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念启示。因为马克思《资本论》的机器观是基于物性逻辑与社会存在逻辑来直面机器本质、反思机器效应、追问机器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机器观。这样的机器观一方面使我们

    理论探讨 2022年2期2022-11-26

  • 社会变革之主体力量的遮蔽与彰显 ——《资本论》中关于工人阶级及其命运的隐喻叙事
    未来前景,是《资本论》的思想主线之一。作为“工人阶级的圣经”[1]34,《资本论》为工人阶级运动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为了形象地描述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复杂的有机体,揭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现代雇佣劳动制度之下,工人的主体力量被遮蔽的现状及其原因,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推动社会变革的现实运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隐喻叙事的方式,运用人们所耳熟能详的古典神话、文学经典和传统习俗中的人物故事,力求达到思想的深入浅出。鉴于国内外相关研究中鲜有关于上述内容的系统论述,本

    理论探讨 2022年2期2022-11-26

  • 资本论》中人与自然关系二维向度思想及当代启示
    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深入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程,探讨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两个维度及其发展向度,有助于深化对当今国际环境治理问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理解。一、 《资本论》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产力向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就进行过思考,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提到“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既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同时又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1-24

  •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的三重向度 ——基于《资本论》的思微
    现实道路。以《资本论》为例,马克思对资本进行批判,首先是把资本置于现实向度即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中进行研究与批判,而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存在于历史领域中,这就为资本批判的历史向度开启了“窗户”,使资本批判理论可以深入历史的本质中。这种研究进路显示出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的历史向度本质,即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受资本逻辑统治的最后社会形态,进而使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的价值向度得以彰显。一、马克思资本批判的现实向度海德格尔曾指出,“马克思在体会到异化的时候深入到历史的本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11-24

  • 消除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智慧 ——基于《资本论》反贫困理论的经济哲学解读
    00092)《资本论》是一部伟大的反贫困著作,马克思通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资本对人的剥削,深刻阐明了导致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马克思指出,工业革命的高歌猛进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呈现出几何般积累趋势的同时,作为财富创造者的无产阶级却处于越来越贫困的境地。工人越劳动,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及财富越庞大,工人就越贫困,就越处于被饿死的边缘。资本主义制度无法解决这种悖论性贫困问题,而马克思《资本论》中对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构思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答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1-24

  • 资本论》及其手稿对法与经济关系的重大揭示与现实启示
    43002)《资本论》中论及法律问题的地方有一百多处[1],其法律思想虽然系统性不太完整,只是零散地分布于各卷,但仍然可以从《资本论》及其手稿①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和《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中爬梳、整理出马克思法律思想的历史轨迹以及关于资本主义法律的产生根源、内在本质和发展变革的整体性描述,从而揭示法与经济的本质关系,解蔽资本主义的“法的现象”。一、解蔽“法的产生”:资本主义法律产生的经济根源资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1-21

  • 资本论》中的现代国家思想要点及当代启示
    的重要内容。《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科学巨著,既是经济学著作,同时也是政治学、国家学著作,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国家思想。本文将在概要性分析政治批判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耦合关系、明确现代国家议题在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在1857-1859年间形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五篇计划”“六册计划”关于现代国家议题的构想为线索,简要剖析《资本论》手稿中的现代国家思想的要点及其当代启示。二、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尝试中的国家议题正如有学者表示青年马克思是“从

    北京社会科学 2022年1期2022-11-08

  •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生态文明内蕴及启示 ——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核心的考察
    人阶级状况》《资本论》等著作中详细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遭受环境灾难的客观事实。工人阶级恶劣的生存环境状况首先体现在“脏乱差”的居住环境上,其中,以环境污染表现得最为突出。环境污染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主要有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两种形式。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污染源是矿物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废气。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与运用使得机械化被扩展到工业活动的一切部门,采矿业特别是煤矿开采的能力与需求随之获得了巨大提升。作为工业与生活的主要燃料,煤炭的

    湖北社会科学 2022年3期2022-11-08

  • 资本论》的实体经济思想与新时代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断优化”。《资本论》及其手稿蕴含着的科学的实体经济思想,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把握实体经济内涵、辨明实体经济属性,进而推动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一、原初语境:实体经济内涵考察国内关于实体经济的理解有两个不同来源:一个是来自德鲁克的《管理前沿》。德鲁克说,从“真实经济”(real economy)转向“符号经济”(symbol economy)是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第三个主要变化,“第三个主要变化是符号经济的出现——资本运动,外汇率和信用流通——

    学术交流 2022年2期2022-11-08

  • 论马克思法学思想的三重维度
    词:马克思;《资本论》;法学观;三重维度中图分类号:C91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22)05-0141-11马克思分析了资本运作的基本规律,阐释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历史进程,其中包括了很多法学思想。马克思分析了资本增殖过程,剖析了法律与社会经济的紧密关系,阐释了法律的意识形态性和客观限制性,并通过分析工人异化劳动的情形,揭示了资本主义法律对贫穷人口的压迫。马克思法学思想能为中国特色法治建设提供有益启示。一、作为理论形态的法律体现着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11-07

  • 资本论》的货币权力批判及其对资本主义的三重追问*
    是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思想地平。否则,他不会在其序言部分专门强调:“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但耐人寻味的是,彼时的马克思却不关注“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反而对“这些规律本身,……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青睐有加。这既表明,马克思欲穿透资本主义的“直观社会效应”,实现对资本主义“是什么”的本体论演绎,更提示该目标的达成,须以破解资本主义“生产规律”因循

    人文杂志 2022年8期2022-10-14

  • “历史性解读”视野下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基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在“历史性解读”的视野下,对马克思不同时期的经济危机理论作了“历史性”的整体解读。在考察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演化过程及内容结构的同时,不破哲三积极运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解释现实危机。不破哲三在研究过程中,实际上回答了是否存在完整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否存在崩溃意义上的危机论以及如何解读和建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等关键问题,体现出其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独特性,代表了日本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总体思路,对我们解读马克思主义文

    求是学刊 2022年3期2022-07-21

  • 施复亮译本《资本论大纲》
    王志成为写作《资本论》,马克思20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到英国博物馆去看书,查阅资料,被图书馆员称为最勤奋的读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说: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然而,《资本论》中文全译本到1938年才得以问世。在没有《资本论》中文全译本之前,有人翻译出版了《资本论大纲》,时间是1930年,译者是施复亮(原名施存统)。1919年,《浙江新潮》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非

    藏书报 2021年5期2021-09-10

  • 资本论》在中国的翻译传播及其历史地位
    00089)《资本论》出版至今,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国际咨询委员会作为人类“文字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1]《资本论》在中国译介广泛,但传播并非一帆风顺,从最早介绍《资本论》到最后出版中文全译本,前后历经多人艰辛努力,耗时近40年之久。一、《资本论》的摘译和片译(一)十月革命之前《资本论》的介绍性摘译中国人对《资本论》的理解,首先是从了解《资本论》的作者马克思开始的。但是,马克思对中国的了

    闽台关系研究 2019年3期2019-09-30

  • 纪念《资本论》第1卷公开出版150周年笔谈
    纪念《资本论》第1卷公开出版150周年笔谈编者按:回顾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发现,不论赞同与否,我们都无法否认,《资本论》已成为今天整个人类思想发展的精神宝库。因此,如何站在时代和理论发展的制高点上,重新理解《资本论》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全面总结和继承《资本论》的理论遗产,系统挖掘这一著作的当代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境界,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2-26

  • 资本论》热卖的背后
    资本论》热卖的背后来自域外的消息说,由于华尔街金融危机蔓延,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资本论》重新成为欧美读者的宠儿。据德国出版商预测,马克思的《资本论》将重新成为今年圣诞节最佳礼物,目前该书的销售量相比2005年已提高两倍。德国的一位出版社社长说,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愿意读《资本论》是有理由的,因为这次金融危机的大爆发告诉他们,新自由主义的幸福诺言并没有兑现。如今在德国,马克思的影响力日渐扩大,魅力不断上升。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也开始阅读《资本论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24期2008-08-11

  • 《马克思〈资本论〉研究》
    民本书是研究《资本论》的新书,由二十二位研究者撰写的二十三篇论文组成,但其内容全面、系统,可看作一部独立的著作。本书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资本论》与现代(冈本博之)、《资本论》的产生(服部文男)、《资本论》的对象与方法(林直道);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包括有关《资本论》第一卷至第三卷以及剩余价值学说各论的论文;第六部分包括:《资本论》中的社会主义经济论(木原正雄)、《资本论》中的统计(上杉正一郎)、关于《资本论》的日文版(土屋保男)、《资本论》问世之前

    读书 1983年1期198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