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应用策略初探

2019-04-07 14:28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表演性理解能力语言表达

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将表演性朗读与教学结合在一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一、表演性朗读的简述

表演性朗读,顾名思义就是将表演中所涉及的一些非语言表达方式运用到以语言表达方式为主的朗读中,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读时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对课文进行艺术性的表达。因此,表演性朗读有三个主要的特征:动态性、综合性和直观性。通过表演性朗读,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敢于思考和表达。

二、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优势

1.提升学生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在所有学科的学习中,学生的感悟和理解能力往往通常决定着学科的学习能力。将表演性朗读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对文章主题进一步理解,深刻感受到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意。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表情以及语音语调来进一步再现文章的场景和人物形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感悟和理解能力。例如在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倔强的小红军》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该文章进行表演性朗读时,重点抓住一些关键词,如“满不在乎”“轻拍干粮袋”等词语配合一些动作,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到小红军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优良品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提升对陌生词汇的学习能力。

2.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朗读就是张开口说话,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表演性朗读需要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语音语调对文章实行情景再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感情将文章朗读出来。只有注意抑扬顿挫的语气以及运用合理的措辞,学生才能够将表演性朗读发挥得更好,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用自己的语言展现独有的人格魅力。教师可以在教授五年级人教版《颐和园》时,通过自己收集的图片和书本上的图片,邀请班内的一名学生作为导游,结合书本上的内容带领全班学生了解颐和园中的景点。要“演”好一名导游,要求朗读者表达行为的方式简单易懂,表述技巧好才能够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同时也潜移默化地锻炼了朗读者的表达能力。

3.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思维能力

通过表演性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学生能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运用自己所体会到的情感,加上自己的一些肢体动作去进行演绎,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比较清晰完整的思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锻炼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能够形成比较全面的思维模式。教师在进行鄂教版三年级《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对课文情景的还原,还应该重点指导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的思考。这时,教师可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自己的思考,发表自己的想法,如“小动物说他们很快乐的时候脸上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还加强了学生对这节课的印象。

三、小学语文课堂对表演性朗读的应用

1.表演性朗读教材的选择

(1)片段表演性朗读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在课文中选取一些合适的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表演性朗读,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艺术的魅力,进而让学生喜欢上语文。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中用到了一些动词“飞、落、瞧、趴”等,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表演性朗读时,要同时强化学生对这些动词的肢体动作与理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表演中学到知识。

(2)全文表演性朗读

通过全文表演性朗读能够更加完美地呈现出故事情节,同时让学生在进行表演性朗读的同时更加理解课文、掌握知识。如果要进行全文表演性朗读,就要选择一些能够学到道理的寓言及童话故事,如《渔夫和金鱼》《三只小猪》《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全文表演性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课文语言的情感美和形象美。

2.多种方式的表演性朗读

教师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表演性朗读。如,单人表演性朗读、多人表演性朗读。单人表演性朗读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教师可以选择一部分片段给学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多人表演性朗读是大型的朗读活动,需要学生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让学生在互相配合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发挥出自身的表演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性。

3.对表演性朗读的训练方式

教师若要提升学生的表演性朗读就必须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练习,练习方式分为单人练习、结对练习和小组练习。单人练习最为简单且普遍,教师在指导方面也会更加容易。结对练习能够让两位学生通过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到表演性朗读的精华,能够及时地纠正对方的错误,发现彼此的优缺点,互相学习与纠正。小组练习适用于人物丰富的课文,通过小组练习,能够激发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意识,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

表演性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更加发挥朗读的作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有利于帮助学生的肢体动作进一步协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表演性理解能力语言表达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合唱表演性和审美性及其相互关系初探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