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当代艺术内容的教学研究

2019-04-08 00:38王醒环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当代艺术高中生

◎王醒环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背负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重大使命,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从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可以看出,有关当代艺术的内容其比重逐渐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生活在当下的人们所能接受和关注的审美趋向。作为一个新型名词,“当代艺术”是指在当今时代环境下人们身边正在经历的艺术行为,具体包括电影、音乐、绘画等一切与艺术相关的事物,且在形式和风格上与传统艺术明显不同,其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当代性,充分反映了当代民众的心理感受。因此,了解并学习当代艺术,有助于学生深刻感受到当下时代发生的变革,也是高中美术鉴赏课所赋予学生构建良好审美观的有效途径。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有关当代艺术的内容研究

1.当代艺术的概念和特点 从时间上看,当代艺术是指今天的艺术;从内涵上看,当代艺术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从艺术形态上看,当代艺术是指伴随我们现在生活的种种艺术活动的集合。需要注意的是,当代艺术的核心应该是能够体现出对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刻反思并加以批判。也就是说,批判精神是当代艺术最主要的特点。随着的社会的发展,生活在当下的人们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任何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人必然会对过去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当代艺术正是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艺术家们表达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社会问题以及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所以开展当代艺术教学一定要从批判角度切入。

2.学习当代艺术的意义 基于批判精神在当代艺术学习中的重要性,如何对当代艺术进行正确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总体而言,可从这两方面入手:第一,看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意义。通过预想的方式,对当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反思批判等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该问题解决后对社会发展意义大小的程度。意义越大,则该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第二,看表达方式是否新颖。评价当代艺术作品需要站在“反当代”理念下,这样才能使反思与批判的结果不断生出新观念、新形态、新载体,这种批判精神才更加满足当下时代的需要。

之所以学习当代艺术,正是由于我们从中看到了一种批判精神、一种社会责任意识、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这对于改变我们自己看待问题的视角、升华思想观念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中生正处于思想观念积累、价值观基本成型的关键阶段,学习当代艺术有助于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批判、对历史和现实的社会问题进行反思批判、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批判,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精彩。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有关当代艺术内容的教学研究

1.内容设置与教学现状 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教材为例,这是目前流通性较广、权威性较强的高中美术教材之一。从中可以看出,有关当代艺术的内容所占比例较大,涉及到油画、木雕、漫画、雕塑以及综合材料所构成的各类艺术作品,融合了国内外当代艺术的部分精华,适用于高中生的美术鉴赏学习。

对使用该教材的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基本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大多数高中生对当代艺术作品很感兴趣,但对当代艺术家的了解却很陌生,可见高中生对于当代艺术内容的了解仍停留在表面;第二,部分高中生对当代艺术已经具备了基础的认知和简单的判断,但多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媒体的展示等途径,缺乏近距离接触和深度体验;第三,高中生普遍希望美术鉴赏课中多增加一些有关当代艺术的内容,也希望教师在讲解时更加深入全面。

造成这一教学现状的原因在于:第一,学生基础差,缺乏对美术鉴赏课的重视。尽管在初中阶段也涉及到美术鉴赏的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教学效果低下,难以实现与高中阶段的良好衔接。同时,大部分学生缺乏有关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在学习态度上也较为敷衍,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第二,应试教育的阻碍。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很容易将艺术类课程当作完成其他学科作业或者休养生息的缓冲课程,甚至一些教师和学校也将美术鉴赏当作可有可无的学科,自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第三,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很多高中美术教师不仅教学观念落后,在教学方式上也存在不小的问题。一方面教师们对当代艺术的内容不够重视,一方面又忽视对自身执教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照本宣科”式教学以及“一言堂”等教学模式极大了损害了学生对当代艺术的学习,甚至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产生了负面的干扰。

2.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 为了确保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有效性并落实对当代艺术的教学,首先应建立科学的理论依据。教师应明确,美术鉴赏课的价值在于陶冶审美情操、而当代艺术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视觉和知觉认知。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学习当代艺术可以促进身心健康、调节心理状态。同时,当代艺术注重批判性的特质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大助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教材对于美术鉴赏这一概念提出了明确的解释,并且在评价建议里面也提出了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的以及推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指标。与此同时,考虑到高中生的现有水平,教师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不断加强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并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潜力,适当地开展更深层次的美术鉴赏教学,尤其针对当代艺术内容进行重点讲解。

基于以上分析,高中美术鉴赏课对于当代艺术的教学应做到这几点:第一,依据学生实际水平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尽力摆脱应试教育的制约,加强对美术教学的管理,针对学生的自身状况与原有水平制定明确严谨的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把握学生个体的知识储备、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等情况,以及学生之间水平和层次的差异,以此为基准制定最佳的教学目标。在完成教学实践后,要重视教学反馈,根据反馈结果不断调整教学目标。第二,结合当代艺术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适宜的教学方法。

当代艺术具有超现实主义、艺术自律原则、主体性原则、多元化等特征,对高中生而言极富吸引力,且更能满足高中生对新文化和新艺术等新鲜事物的求知欲和强烈兴趣。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当代艺术作品都适合高中生,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分类,同时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角度入手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三,重视艺术批评,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艺术批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逐渐让学生学会自行判断和总结。而对高中生的艺术批判教学,应尽量从感性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从感悟作品入手过渡到理性分析,从而不断提高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第四,采用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提高。有效的评价方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师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具体包括:在价值取向上强调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创新素质,在评价过程中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在评价方向上关注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在评价内容上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评价性质上坚持科学评价与人文评价的统一,从而全方位地帮助学生提高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以及鉴赏能力。

总结:现行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对当代艺术的重视不断提高,相应的教学过程也应得到优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当代艺术、增强美术鉴赏能力,教师应在合理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高中美术鉴赏课有关当代艺术的学习来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当代艺术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