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稿件预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9-04-08 04:03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预审书稿图表

彭 江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北京 100088)

稿件预审,就是编辑对作者所交的初稿进行审读,作出是否应进入编辑加工程序的判断的一道工序。笔者习惯称之为稿件“预审”,出版界一般称为“审读”或“审稿”。①从编辑工作的程序和分工角度来说,“预审”这道工序应该是由策划编辑完成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流转到文稿编辑手中的稿件可能还未达到收稿要求。文稿编辑为了保证图书质量及出版效率,在接收稿件后,还应对稿件进行认真审读,判断稿件是可以进入编辑加工程序,还是需要退改。编辑在进行预审工作时,应浏览各章,对书稿本身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即依据审稿的标准判断其是否达到出版的质量要求,主要是找出那些决定稿件能否进入编辑加工程序的重大质量问题。预审工作主要包括内容、结构、材料、文字表达和技术体例方面。

一、内容是否适合出版

1.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政治性的要求。法律图书是传播法律规则和规定的载体,是传播法学知识和学问的渠道,其中必然会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相关问题进行法律层面的研讨。同时,法律图书作为出版物,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的规章制度,符合当今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现在国家更加重视出版物的社会效果,特别是警惕其有关政治和政策的内容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后果和影响。

2.法律图书的内容必须与国内立法及国外立法保持同步更新,在介绍法律现有知识时,不能使用失效或过时的法律法规。否则,研究出来的内容势必缺少创新价值和知识更新意义,也无出版价值。

3.稿件中不应有剽窃或抄袭内容。剽窃或抄袭乃学术违规、出版大忌,不仅侵犯了他人著作权,致使出版社也连带承担法律责任,而且也使图书缺乏新意,出版价值受损。

二、结构的合理性

书稿的内容必须有主次轻重之分,结构合理、逻辑清晰才足以支撑论点。结构的合理性标准相对来讲较抽象,更需要编辑对书稿有整体的、全局性的把握。举几个要注意的方面:

1.稿件的章节划分是否合理、清晰,章节是否轻重失衡或篇幅严重不合理,是否过多地引用他人的论著,是否附录的篇幅过大甚至超过了正文,有无重复部分。

2.讲法律制度的稿件,要注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去研究和理解问题。

3.注意是否有章节内容文不对题、写作逻辑思路混乱、文字失去连贯性等现象。这些现象除作者本身写作水平、态度所致外,还可能是剽窃或抄袭造成。

三、材料的可靠性

法律图书,特别是学术性图书,必须有正确和充分的概念、原理和可靠的材料。材料的可靠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所引用的论点、法律法规必须遵守引用规范,其引述或转述必须保证精准。(2)统计数字应该尽量来自权威机构的统计结果,最好有供核实的出处。(3)书稿中使用了调查问卷或数量分析的图表资料的,应经得起检验和推敲。(4)在研究现行法的论著中,脚注中和书后的参考文献需用比较新的研究成果,否则可能就无法掌握前沿的研究动态,无法做出有创新价值的研究。

四、文字表达的可读性

图书是通过文字将内容和信息传达给读者的,虽然不同作者、不同图书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但其文字表达必须满足流畅易懂这一基本要求。这一问题尤其常在译著中出现,学术类语言经过翻译,可能变得艰涩难懂;而与此同时,译者如不能灵活把握原著语言与汉语的转换,则很有可能在真实还原原著的意思方面也存在问题。

五、图表、公式等技术体例的规范性

法律图书现在也有或也开始流行用一定量的图片、图表和公式等来全方位地向读者传达信息,但作者很可能忽视这些图片、图表和公式的规范性问题。在进入编辑加工程序之前,编辑可以整体总结出一些普遍性的大问题,先返给作者重新进行规范。这些问题包括编号断链或重号、图注漏标或漏译、图片不清晰、图表与题目或阐述文字张冠李戴等。

综上所述,预审首先是鉴别、判断书稿的质量,作出取舍;其次是为提高书稿质量提出作者修改与编辑加工意见。预审是为确定是否继续进入编辑加工程序,制订快捷、高效的编辑加工方案做好准备。对于问题严重、编辑无法自行修改的稿件,应作出果断、合理的决策,退稿或尽快退改,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注释:

①笔者不是太赞同这两种名称的提法,因为它们不好同编辑加工中的审读以及笼统所说的审查书稿(审稿)相区别,容易混淆概念,不好指称,故将收稿后、编辑加工前预先审查是否符合收稿要求的一道工序称为“预审”,显得比较贴切。

猜你喜欢
预审书稿图表
近代中国刑事预审制度考论
法国预审制度在司法改革中的角色变迁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浅谈初步设计中建筑结构方案预审的要点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