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2019-04-08 01:16章静波
决策探索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毕业论文

章静波

【摘要】日语专业大学生是中国文化对日传播的窗口,他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会对这一重任产生威胁。笔者通过毕业论文调研了W大学日语专业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强化对策。

【关键词】日语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文化认同

大学生的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前景,更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身处多元文化的时代,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中外文化的价值取向等问题逐渐显化。尤其是外语专业的学生,因高频地接触外国文化,经常遭遇文化冲突。而日语专业的学生,由于日本文化的特殊性,更需要拥有明确的价值辨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化认同中不迷失自我。日语专业学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纽带,是中国文化对日传播的窗口。他们是否能担当起这个重任?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情况如何?笔者从毕业论文的视角以W大学为例开展了调研。

一、日语专业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

毕业论文是日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能体现学生对日语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他们对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其中文化方向的论文更是反映日语专业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的载体。论文选题一般分为语言、文学和社会文化等三类。笔者调取了2014—2018届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共计493份,其中社会文化类论文275份,占比55.8%,可见文化类研究最具吸引力。

在社会文化类论文中,以中日对照角度撰写的占比34.2%,说明学生们具备一定的自我立场意识和中外文化比较意识。但其中也有一些一味赞赏日本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的观点。

二、日语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民族文化认同缺失的成因

(一)國学基础薄弱

国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塑造民族精神和信仰。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国学教育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了严重挤压。近年来,虽然出现了一些“国学热”,但商业气息浓,且停留在道德礼仪教育等国学最基础的层面,未能充分接受国学教育的学生们文化归属感弱,一旦进入大学、置身多元文化环境,容易让外国文化趁虚而入,造成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二)日语专业教育忽视中国文化

由于日语专业学生高频接触日本的网站、节目、作品,因此,受日本民族的价值观影响较大。日语专业学习中日本文化是必修,而中国文化的学习几近空白。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认同。

(三)毕业论文写作中文化认同引导的缺失

写作过程中,导师的指导重点在于选题、写作方法、文章结构及语言表达,指导环节上缺乏关于民族文化认同的引导。

三、日语专业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强化对策

(一)教育引导

论文撰写过程中,指导老师的启发、引导、指点对学生论文质量的高低影响很大。因此,指导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到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性,然后充分发挥学生对社会文化类论文的写作兴趣,采用合适的教材,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二)舆论宣传

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高,尤其在手机端利用各种社交媒体、网站及APP丰富着自己的学习及生活。因此,如何净化网络,如何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实现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熏陶,是一个重要课题。

(三)实践养成

日语专业学生担负着中国文化传播的使命,其前提是要充分了解与认同祖国优秀文化。可以通过艺术节、文化活动、国际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祖国文化,获得文化自豪感。

四、结语

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是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应当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实践养成等途径强化日语专业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使民族文化认同内化为日语专业学生的精神追求,将传播祖国优秀文化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毕业论文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Word模板在毕业论文教学指导中的实践与应用
基于文化共生视域的民族教育发展路径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试论香港电影中的“九七情结”
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坚持之必要性及质量提升对策:以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
本科毕业论文:取消还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