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师范类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2019-04-10 11:51蔡宗秀
学周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摘 要:目前很多非师范类本科院校也设置了学前教育专业,成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但非师范类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着目标宽泛、课程结构不合理、忽视技能学习、培养过程不规范等问题。教师从目标、课程、硬件设施以及评价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旨在优化非师范类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非师范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1-001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1.009

一、非师范类本科院校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标宽泛

很多非师范类本科院校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这样的目标过于宽泛,会造成教学操作的困难,无法检验目标是否达成。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就等于学习没有方向。由于不能准确定位,许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者干脆改做其他行业,以致大量的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流失。

(二)课程结构不合理

薛可(2012)指出,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应当遵循合理化、连贯化、全面化的原则[1]。在非师范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课堂学习时间远远多于操作训练的时间。由于学生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少,不能通过实际操作将学习内容进行及时强化和巩固,因此造成学生艺体技能和教学组织能力成为短板。

(三)忽视技能学习

谢晓辉、张强(2008)指出,本科学前教育学生培养有明显重学术轻技能的特点[2]。技能课在设置上并非是核心课程,多以知识考查来作为最终的考核方式。技能课程一直备受忽视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学生对技能课的兴趣不高。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技能都是零基础,高考前,学生学习固定的书本知识已成为习惯。但对于形式多样的说、唱、弹、跳、画,则抱有畏学心理,许多学生还不能突破害羞、别扭的心理。

2.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完善。由于本科院校安排钢琴、舞蹈、绘画等技能课程不多,再加之琴房不足、没有专用舞蹈室等,学生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习,课后却没有机会练习和巩固。所以,硬件设施的不足,大大增加了学生技能学习的难度。

3.教师意识不足。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学术研究能力为先,技能专长为次。学术型教师重视课题研究,给学生上课时忽视了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此外,技能课没有固定的技能型教师任职,教学内容不固定,教学也不能系统化。

(四)培养过程不规范

曾彬(2016)提出,学前教育的培养内容存在着多而不精的问题[3]。教育学和心理学作为学前教育的基础核心课程,应当安排在学习计划的前面。学习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的、简单的内容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同时,先学习的知识应当为后面学习的知识做好铺垫。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学习过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帮助其理解后面的、新学的知识。但是,由于非师范类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没有遵循顺序性原则,导致其培养过程十分混乱。

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对策

(一)将时代需要与培养目标相结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新时代,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本科学前教育的发展也需要进入新的阶段。学校培养学生不仅要教会其知识,更要对其未来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将其培养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设置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的每一个培养环节都有量有据,严格把关毕业生的质量,才能为国家输送建设国家的优秀人才。

(二)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科书培养的人都是“假人”,因为他们不懂适应社会,甚至不会生活。这就告诉我们,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要锻炼其动手能力。只有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让学生有机会将课堂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才能让学生知行合一。

(三)将投资硬件设施与培养学生技能相结合

张青瑞(2011)建议通过第二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而且可以使其在交流中学习进步。作为应用型专业,学前教育的技能学习是不容忽视的,而硬件设施是学生学习技能的物质基础。首先,学校要选择有实力、有经验的幼儿园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其次,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将学校的硬件设施,如钢琴、实验室等逐步完善起来。充足的物资,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技能学习机会,也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业的客观条件。

(四)将科学的评价与规范培养过程相结合

规范培养过程,除了合理安排课程以外,还需要建立科学客观的考核制度。适当的评价不仅可以检查各个培养环节的实施,而且也能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考核应当包含全面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评价其学习过程,同时也要将评价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只有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评价的最大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薛可.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钦州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6):157.

[2]谢晓辉,张强.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华文化论坛,2008(S1):71.

[3]曾彬.重新审视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1):125.

作者简介:蔡宗秀(1996.1— ),女,汉族,四川射洪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责任编辑 李爱莉]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