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家:花样年华中的别样光芒

2019-04-11 03:17钟艺雪付晨熙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中生中学生大赛

○钟艺雪 付晨熙

从古至今,少年有才者不在少数,王勃6岁便会作诗,张爱玲亦有出名要趁早之语。迈入21世纪,中国一大批年少即在文学写作方面崭露头角的作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获得社会高度关注,其中高中生作家亦不在少数。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才华,用独属于他们的视角向社会描绘出了一片不一样的天空,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高中生作家虽然年龄不大,思想高度和文学素养却不容小觑,在互联网时代,他们获取信息更为迅速和便捷,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拥有从小培养兴趣爱好的条件。接下来,让我们瞄准高中生作家群体,深入解析这群有思想、有个性的学生。

现象:年少即成名的作家不在少数

在当代,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从小便成名的作家,他们开始写作的年龄多在15岁至18岁,正值美好的青春年华;他们笔下的人物和故事大多烙有他们青春的印记,有青涩懵懂的情思,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有灿烂恣意的友谊;他们的作品获得了社会大众的认可,受到较高的关注。

蒋方舟从小被誉为“天才少女”,7岁开始写作,9岁出书,12岁开专栏,后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韩寒在高一时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后出版的文集获得当年全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第一名;张悦然14岁开始发表作品,高三时获得第三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其作品《黑猫不睡》在《萌芽》杂志发表后,在青少年文坛引起巨大反响,并被《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转载;吴涵彧,“00后”,2018年考取北京外国语大学,在高中时两夺“恒源祥杯”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最高荣誉“文学之星”奖。这一个个的事例无不印证高中即在文坛成名未必是空想,只要胸有文章,即能梦想成真。

根据《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全国有普通高中16153所,在校高中生2514.5万人。2018年高中生人数还在增加,巨大的数量告诉我们,国民的整体素质在提升,诞生高中生作家的潜在力量亦在增强。

青少年都拥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写作就是其中一种。我们不能忽视当代高中生内心的想法。很多家长认为,在高考面前,兴趣和爱好都应该放弃,过了这个时间段,一切好谈。殊不知兴趣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爱好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若能将其引导好,未必不能利于学生成才。

分析:高中生作家拥有写作的能力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互联网大约有9亿在线用户,全球信息化资源初步实现共享,互联网每日传递信息上万亿条。信息的畅通、知识的更新,让这个大数据时代下的青少年思维更加活跃,也让他们拥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就年龄而言,高中生经过了小学、初中共9年的语文学习,凭写作基本素养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了。此外,外部环境也为高中生写作提供了助力与支持。近年来,全国性的作文比赛层出不穷,如每年都会举办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恒源祥杯”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等赛事,不仅为高中生锻炼写作能力提供平台,而且也让高中生通过欣赏获奖作品,学习他人优秀的写作技巧,为其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也许很多人认为,成为作家应该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但检索众多著名作家的履历,我们不难发现,后天的学习虽然有用但并不是必需的,光靠外部培养是不能成就顶尖作家的。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多的是自由的思想、阅读的积累和生命的经历的聚合,哪怕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也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写作。这也就不难看出,写作是思想才华的迸发而不是机械的印刷,耀眼的个人才华和独特的生命体验才是决定写作成功的关键因素。

当代高中生已经具备写出优秀文学作品的能力,他们正值人生最富有朝气的年华,拥有无穷的想象力与生命力。他们积极地创作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做法:个性教育要求个性发展

随着“新高考”的施行,高校育人所设置的必修课程并不对人才培养构成刚性需求,当下高中教育正逐渐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尝试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专业课学习成绩的优劣不再成为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所以学生个人的闪光点显得尤为重要。斜木桶理论就是如此:将木桶放在一个斜面上,木桶倾斜方向的木板越长,则木桶内装的水就越多。

经过文字表达与文章结构的锤炼,高中生作家已能写出较好的文学作品。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交流共享的传播速度风驰电掣,高中生一方面可以冲破纸媒相对滞后的窘境,阅读到大量的即时性信息和优秀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地获取全国文学、社科类竞赛的举办信息,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如果获得极好名次,不仅有机会得到优秀大学的青睐,还可能和经纪公司签约成为专职作家,如此,写作可能成为其前进的动力乃至以后的职业。

当然,我们也并非说高考不重要,高考是中学生进入高等学府的重要途径,一年一次的高考是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其重要性与社会认可度不言而喻。面对高中的学业,我们依旧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和进步,但写作之路给学子们提供了一种别样选择。

案例:文学素养才是写作的底蕴

古人有言,初生牛犊不怕虎。正因为年轻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这使得许多人在年少时就开始写作。除了大家熟知的在高中时就成名的作家,笔者也有幸采访到两位在高中时就出类拔萃的小作家,通过她们的讲述,我们发现阅读和赤诚热爱是她们写作的原动力。

写作是一场灵魂的跋涉

吴涵彧毕业于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学,2018年考取北京外国语大学,初中时就开始有意识地写作,至今已发表作品30余万字,著有散文集《寒枝雀静》。她曾获得第十六届“新作文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2017年)、第十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作文赛现场决赛(高中组)一等奖(2017年)、“恒源祥杯”第十三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文学之星”称号(2018年)等10多项荣誉。

吴涵彧少年早慧,小学一年级即显露出作文才华。当时是最简单的看图写话,她说:“不记得第一篇获奖作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只记得语文老师一顿猛夸。”全班50多个小朋友都对她羡慕不已。进入中学,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一句话“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闯入她的心扉。于是,她开始疯狂地阅读,如饥似渴。读得多了,她就借着人物之口不动声色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吴涵彧说,写作是她生活的一部分。由最初稚拙的童话磨砺成成长的小说,且一发而不可收,一边是日渐繁重的功课,另一边是始终无法割舍的写作。她坚持每天都写,哪怕写得并不尽如人意,也绝不荒废。“每天我都忙碌,一下课就拿出本子,埋头苦写。”身边的朋友不解,他们觉得比起做一张物理卷子,憋出一篇作文才是人生第一痛苦的事。“但对我而言,写作是一场灵魂的跋涉,我用文字陪伴自己成长,和自己的灵魂对话,使我成为我自己。”

吴涵彧说:“我依然是个平凡的人,至于平不平庸,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即使平庸,写作已经强大了我的内心!这就是写作对我的改变。”

积累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

钟佩瑶毕业于江西省宜春中学,目前是一名大二学生,高中时就已经开始写作,已在《意林》《课堂内外》《高中生之友》《作文成功之路》等纸媒发表了多篇文章。最初只想用自己稚嫩的笔记录一些心情和故事,但久而久之,她发现,对于她来说,写作是一场自我的救赎,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倾泻于文字中,已成为她的生活方式。

在她看来,读书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她才能写出自己较为满意的文章。在如何对待学习和写作上,钟佩瑶说,写作从未对她的学业产生负面的影响,她一般用课余时间来练习写作。“阅读和写作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她最初的想法,正是抱着这份初心,她一直坚持着。功夫不负有心人,高中时她就获得了“恒源祥杯”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江西省一等奖、“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现场决赛一等奖等奖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写作就是这样,只要你拥有一颗热爱的心,并且拥有较好的文学素养和文学积淀,哪怕是年少,也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写作并非无用,有时也能成为“无用之用”,甚至成为“大用”,成就未来。

总结:不拘年少,少年亦能绽放光芒

在当今时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倾向,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学子利用自己的爱好或专长脱颖而出,高中生作家就是其中之一。据调查得知,不少高中生作家能做到学习、写作两不误,并顺利地考上大学;也有小部分高中生作家因为写作成绩极其亮眼而被优秀的大学破格录取;当然也有的高中生作家因某些科目成绩不理想最终未能如愿读大学,但其笔下的文字却是朴实无华,令人叹服。学者陈思和说:“青年是最容易出成果的时期,是曹禺写《雷雨》、张爱玲写出其最成熟作品的时期……”青少年拥有独特张扬的个性、巧妙新奇的构想、温柔细腻的感情,对写作往往不拘泥于时代成见,作品往往能推陈出新,这是他们的优势。

高中生应趁着美好年华,把眼界拓宽,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及社会资源,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猜你喜欢
高中生中学生大赛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