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教学在高校理论课堂中的应用

2019-04-11 09:43李元乔
文教资料 2019年3期
关键词:理论教学

李元乔

摘 要: 在高校理论教学中运用叙事方式具有帮助学生掌握理论、引发兴趣和整体理解等作用。本文以文学理论类课程为例,叙事教学进入理论课堂的方式可分为教师的叙事和学生的叙事两类,其中教师可重视理论发生的原发叙事和引入生活叙事帮助理解理论;学生可借助叙事获得整体理解效果,并用理论分析生活叙事,这些方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叙事教学 理论教学 生活叙事

叙事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罗兰·巴特说:“叙事遍布于神话、传说、寓言、民间故事、小说、史诗、历史、悲剧、正剧、喜剧、哑剧、绘画(请想一想卡帕奇奥的《圣于絮尔》那幅画)、彩绘玻璃窗、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而且,以这些几乎无限形式出现的叙事遍存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一切社会。”[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将叙事应用到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如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叙事探究,就是教师(或研究者)以叙事的方式呈现教育活动中的事件,并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索教育理念和意义的一种研究方式。但其实,叙事是人类本能的学习方式,人类通过故事传递经验、认识世界。

一、教育中的叙事

通过叙事进行教育,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的学习方式之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相传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该书的特点是,每篇故事都蕴含一个道理,并且篇尾作者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方式直接点明。这就是古人用故事进行教育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在中国也不鲜见。《孟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宣王想知道自己能否用王道使百姓安居乐业。孟子则讲了一个在齐宣王身上发生的小故事:有一天,有人牵着一头要被送去祭祀的牛从殿上走过,齐宣王看到了那头牛瑟瑟发抖的样子,心中不忍,于是让人用羊将牛换掉。孟子通过这个小故事告知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就会有仁慈之心,有仁慈之心就能施行王道。可见,通过故事进行教育,是各个民族都存在的共同现象。直至今天,我们依旧在教育中使用这一方式。

为何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人和中国人,乃至今天的世界各地都在采用叙事教学的方式?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一)人类善于从模仿中学习,叙事是模仿的重要方式。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人和动物的一个区别就在于人最善于模仿并通过模仿获得了最初的知识。”[2]人从儿时就有模仿的本能,我们通过模仿学习语言、动作和其他知识。简单的模仿以一定方式串联起来,就成了复杂的模仿,如戏剧、史诗、小说。通过复杂的模仿,我们学习复杂的知识,这是人类自然的行为。

(二)人类能从叙事中得到快感。叙事能够帮助人们沟通感情、打发时间、娱乐生活。一个曲折的故事能让人听得津津有味,一个他人的故事能够抚慰我们的心灵。古希腊的贺拉斯提出“寓教于乐”的理论,强调在学习中,“教”本身固然重要,但“乐”的因素同样不可忽视。没有愉快,教育很难成功。叙事提供的快感能够吸引受教育者,让受教育者在学习中感到愉快。

(三)叙事有助于获得连续性的经验。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认为,经验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连续性。经验来自过去的其他经验,经验导致未来的经验产生。叙事是呈现经验和理解经验的好方式。经验融入叙事中,对于叙事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捷地获得经验和掌握经验。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使用叙事策略,是一件既符合学习的自然规律又有助于强化学习效果的方式。

二、教师的叙事

高校的很多文科学科都包含大量的理论课程,如文学理论、语言学理论、社会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类学理论等。这些课程具有一些共同点,它们往往难度较大、理论性强形象性弱、艰深枯燥。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学习意愿不足、掌握程度较差、反馈获得较难等问题。学生在学习时经常感到学习困难、难以产生兴趣、理论和实践脱节等问题。笔者针对文学理论类课程中出现的如上情况,采取叙事教学的策略,取得了一定效果。因此,笔者以文学理论类课程中的叙事为例,探讨叙事教育进入理论课堂的方式及效果。

(一)重视理论发生的原发叙事

绝大多数理论在发生时都与理论家、理论流派、时代背景等因素发生的某些变化密切相关。这些变化组合起来的事件,就是该理论发生的原发叙事。有些教师将这些事件归于理论边缘的“逸事”,认为同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关系不大。但实际上,这些原发叙事至少有两类功能:一是作为理论最初发生的事件,蕴含了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环境,以及其产生的前因后果,不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该理论在理论史中的地位和价值,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回顾理论发生的萌芽,以更好地理解理论。如讲述“文学批评”课程中“女性批评”部分时,将女性批评的产生背景即西方六七十年代女性运动发生发展的诸多事件讲解清楚,能帮助学生理解女性批评之所以发生的缘由,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理论。

二是理论原发叙事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理论课本身难度较大,理论知识不易理解等,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無法产生兴趣等。理论的原发叙事具有形象性、故事性等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述“文学批评”课程中“心理批评”部分时,向学生讲述弗洛伊德同荣格两位理论家的关系,从最初的师生之间的忠实传承到后来的分道扬镳,这一原发叙事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二人理论的异同,更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觉得有趣,就愿意继续了解他们的理论。

(二)引入生活叙事帮助理解理论

理论往往具有普适性。理论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东西,一样可以用来解释生活中的事件。生活中的事件比起书本上的例子更贴近生活,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教师如能在讲授中适当引入生活叙事,就能够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理论。如讲述“文学理论”课程中“语言的自动化”部分时,可引入生活中一些“成为习惯后便会形成自动化,从而被我们遗忘是否做过这些事”的生活叙事,帮助学生理解“自动化”的概念,使学生由生活语境自然而迅速地转入理论语境。

三、学生的叙事

(一)借助叙事取得整体理解效果

叙事有助于我们获得连续性的经验。在理论学习中,有时会有一些较为分散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容易形成片面理解、碎片认识的情况,叙事教学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赵毅衡在《广义叙述学》中提出“二次叙述”的概念,意指接受者追溯文本中情节的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完整叙述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3]。刘俐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次讲述”的概念,即在原本故事本体的基础上,通过接受者的阅读和理解,重新讲述。“故事听者和阅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将故事文本的过程、情节的因果关系搞清楚,在脑海里将故事完整化,究其实为故事接受者再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此时故事才算有了着落”[4]。如果将“二次讲述”的概念应用于理论教学,则可把教材、参考书或教师用于解说理论所举的文本例子看作“一次讲述”,学生通过学习,对理论和例子理解后,对于该文本例子进行重新叙述后的文本看作“二次讲述”。我们选取较为完整的文本,让学生进行“二次讲述”,学生可以将原本分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经验认识。试举“文学批评”课程中“文本批评”部分的教学为例,这一部分教学中存在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叙述者形象等多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往往辅以数个不同例子进行讲解,学生容易混淆,不容易产生整体印象。可尝试选择一篇文本作为“一次讲述”的原文本,让学生按照改变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和叙述者形象等多个要求进行改写,形成“二次讲述”。通过“二次讲述”,学生灵活掌握了多个分散知识点,获得了整体理解,并锻炼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用理论分析生活叙事

如果說教师引入生活叙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的话,那么学生同样可以使用生活叙事呈现他们的理论学习成果。学生进行生活叙事至少有三个优点:一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论,并锻炼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二是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叙述的生活叙事恰当与否、理论分析正确与否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种有效的反馈方式;三是学生的生活叙事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并提高课堂参与度。试举一个例子:笔者在讲授“文学批评”课程中“心理批评”部分时,讲解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梦的解析”部分之后,请学生叙述自己做过的一个梦,并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学生发言踊跃,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梦,并尝试用刚学过的理论进行分析。其他同学对某位同学的分析有不同看法,也可以进行纠正,甚至重新进行分析。这场讨论参与度很高,绝大多数同学都参与了讨论,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叙事和分析了解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有些同学所举梦境意义不大,有些同学的理论分析存在谬误,教师一一即时予以纠正。这场叙事和讨论引发了他们对心理批评理论浓厚的兴趣,在整门课程中也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总的来说,叙事在理论教学中能够起到帮助学生掌握理论、引发兴趣和整体理解等作用,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初步看来,可以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法]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A].张寅德.叙述学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注.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赵毅衡.广义叙述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4]刘俐俐.人人都能讲好自己的故事[J].语文建设,2014(10).

猜你喜欢
理论教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式浅议
普通高校太极柔力球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