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热情,为课堂增添活力

2019-04-11 11:49曾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习热情激发动力

曾进

摘 要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注重学生的情感变化,并加强情感沟通,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形式,进而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与动力。此外,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个性活泼好动,对于新奇的事物也保持着好奇心,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就应当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进而为语文课堂增添动力。而本文主要是针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小学语文课堂增添活力的相关策略进行分析,并作出以下阐述。

关键词 激发 学习热情 语文 动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的根本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而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则要意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避免使得教学内容过于繁杂化,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引导学生,尽可能从学生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注重学生情绪上的变化,进而对教学方案中的漏洞与不足及时弥补,从而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在这里,我主要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策略进行探讨。

1发挥教师的教学优势,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语文这一学科体现了一定的特殊性,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很多时候,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过于强调运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大多时候都将凸显自身的主体地位,却忽视了学生的情绪变化。例如,部分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将教学方向放置在换灯片上,看似仔细认真的讲解,却潜藏着诸多问题,台下的学生循规蹈矩的跟着教师的步伐,但思维却飘到了九霄云外,教师即时提出问题,学生却显得不知所措,其眼神也相对迷茫。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虽说可以保证教学进度,但其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了学生的想法以及内心情绪的变动,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不佳。那么针对此问题,建议教师可主动的参与到其他教室的课堂中,吸取其中的成功经验以及精髓之处,从而产生新的教学感悟与体会,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也可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形成新型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授《妈妈睡了》这一课程时,许多学生无法体会其中的母子深情。那么在完成此阅读内容的教授任务后,教师就应当做好教学延伸,组织各类的延伸活动,借鉴并参考阅读内容中的情节与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此课程后写日记,仔细观察妈妈生活中的行为,并将其中的细节以及感动自己的行为以详细的叙述方式写下来,而后再讲给妈妈听。妈妈听后应当将感想写到学生的日记下方,在下一节课前教师应对其中的精彩内容进行整理,并经过学生允许,通过高声朗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将会发现语文知识学习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还将加强对于阅读内容的印象与感知。在深入了解阅读内容的同时,也会强化亲子交流,帮助学生产生更多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内心世界。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课堂活力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学层次之间关系,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意识到转变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教师也会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为了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部分教师会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方法,以求吸引学生的目光,并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内在潜能,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动力。比如,在教授《敕勒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将文本所描绘的美丽草原风光予以阐述,使学生在头脑中构想这一场景,并深度理解部分难以消化的词语。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感知。以此为前提,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丰富的画面,使学生总结构思场景与多媒体画面展示的异同,在此“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的优美意境中,学生必然会大大提高学习热情,也会主动研究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在和谐而自由的氛围下高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师不必进行过多的阐述,亦或是强制性的观念,只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时刻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充分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在教室所提供的视频以及音频资料中进行充分的情感碰撞,而后在不由自主的吟诵诗歌、欣赏精彩语句,与其他伙伴积极交流,从而建立与诗人的情感桥梁,加强对于诗歌的印象。同时,准确理解并掌握其中的含义,深刻体会草原辽阔之美,还将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发现精彩文本,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良好情绪的支撑,这已成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关键点。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精彩文本内容,适当的引导学生,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效参考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内容,积极提倡喜欢阅读、感受兴趣,并体会文本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找寻其中的突破点,结合学生的情绪变化,组织各类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逐步打造高效、精彩的课堂,从而收到更佳的教学效果。此教学方式的应用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的累积与应用,结合学生的认知层次以及年龄特征,不断的调整思路,培养学习兴趣,自觉接受语文教师的引导。学生受教学环境的影响与熏陶,大大提高文学素养,并始终保持着参与教学活动的动力,为语文课堂增添活力。

譬如,在教授《静夜思》这一古诗时,教师就应当通过想象诵读悟诗情的方法,培养学生想象力,使之更具学习兴趣。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朗读方法传达给学生,然后,再引导其一同探讨,最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即将作诗的诗人,你会着重描写怎样的情景来表达自身情感的变化呢?”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诗词仿写。与此同时,教师应当播放与之适合的曲调进行诗歌配乐。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同时还能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意识到语文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不仅如此,教师还可根据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落实朗读品味活动,引导学生自行想象、发表见解,并创设有效的情境,促使学生参与其中,深刻体会诗人作诗的目的以及思乡的情感,以情入景,加强情感渗透,使学生在诗词朗诵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与诗人形成情感共鸣。最后,逐步形成和谐的韵律,并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爱的熏陶以及美的教育中进入到内心深处,提升认知力,并增强文学素养。

4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為语文课堂注入动力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要能调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并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例如,在教授《水》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应当联系生活实际,首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并提出适当的问题“哪位同学可以说说水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我们生活中缺了水可不可以呢?”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必然会三言两语的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会提高认知能力,为接下来的课堂讲解奠定了坚实基础。最后也将得出结论:水是生命之源,更是自然界的珍贵资源,人们在生活中必须节约用水。渐渐地,学生也将意识到水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同时也会产生好奇心,究竟《水》这篇文章内容是什么呢?它要讲的核心与主题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学生心中所想,更是文章讲解前所产生的疑问。在这样的情形下完成课文教学,必然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会提升教学质量,为语文课堂注入动力的源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添课堂活力的方式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效果预算,以期为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师带来借鉴与参考,并逐步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徐明香.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习者热情[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25(01):60.

[2] 吴玉妹.农村小学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8,18(10):8.

[3] 严敏.让兴趣点燃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J].新课程·小学,2018,28(09):169.

[4] 吴晓婧.小学语文教材"写作能力训练"的编制研究[J].中外交流,2018,10(06):19.

猜你喜欢
学习热情激发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