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家庭教育,助力健康成长

2019-04-13 04:55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世纪新星幼儿园李金霞
天津教育 2019年35期
关键词:家园陪伴家庭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世纪新星幼儿园 李金霞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可见有效的家校合作对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现状

以青西新区世纪新星幼儿园现状为例,分析二线城区村办园家庭教育现状。随着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二胎家庭飞速增长。现在在园幼儿289 名,其中有211 名幼儿是在二胎家庭,占总数的76.5%;独生子女仅75名,占25.95%。家庭成员大多从事个体职业,自由支配时间不足,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调查显示仅有22.87%的家长陪伴孩子时间是每天达到一个小时。而其余的有45.35%家长陪伴时间是30~60 分钟,更严重的是31.78%的家长,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是30 分钟以下。家长朋友学历水平层次不高,仅有20.54%的家长是本科学历,41.86%是高中、中专学历,还有14.346%的家长是初中学历。家长科学育儿意识不强,调查中有34.886%的家长一直都没关注过家长教育的相关内容。

二、家庭教育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

调查中显示,有70%左右的家长在教育方面最欠缺的是教育方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多数家长的职业为个体职业者,没有充足的时间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另一方面,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大多在初高中水平,虽然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但是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的限制,造成家长对孩子教育“有心而无力”。

(二)父亲教育意识淡薄

在家中承担教育孩子工作的主要是母亲,调查显示,在“在您的家里承担教育孩子主要工作的是?”其中仅有38%的家长选择了父母双方,有46%的家长选择了母亲,仅有2%的家长选择了父亲。家庭教育中,虽然父亲和母亲承担的教育任务不同,但是父母双方对孩子都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任何一方教育的缺失,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限制,有超过半数的家庭存在“父亲角色缺失”的现象。

(三)隔代教育时间长,影响个性发展

父母陪伴时间不足,仅有22.87%家庭每天有一个小时的陪伴时间。面对这种情况,照看幼儿的任务就多交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在二胎政策全面放开的时代,很多家庭更是没精力同时照顾两个孩子,就会选择把其中的一个宝贝周一到周五交由长辈照看,仅仅周末接回自己身边。长辈们多数重视幼儿的保育,但很少重视幼儿心理发展,他们就可能限制幼儿的各种探索活动,影响幼儿个性发展。

三、家园“百花齐绽放”,幸福陪伴共成长

针对以上问题,幼儿园自我反思,采取了以下策略,加强家园沟通,逐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一)家教沙龙,科学育儿

日常生活中,注意搜集学前教育个例,教研小组讨论,确定小主题。然后组织父母、祖辈等在宽松环境中,围绕典型个例,进行深度交谈。最后收集到《父母课堂》中,供家长随时阅读,帮助父辈家长、祖辈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提高育儿能力。

(二)案例教学,反思成长

将生活中搜集的典型案例,由家长编排成小品,现场表演,与在场的家长互动,引领家长自我反思,找出家庭教育方面的不当之处,最终教师引导践行,将家教知识转化为家教能力。

(三)借助网络,共同成长

面对家长时间不足、科学养育方法欠缺问题,我们借助家庭成长微信群,开展家庭教育微信课堂,邀请几位知名专家入群,定期搜集家长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家长大讲堂。生活中家长有疑问,也可以随时与专家沟通,让家长轻松做父母。

(四)家长进课堂,教育成合力

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陪餐、家长义工、家长进区域等多种形式邀请家长进课堂,进一步整合家长教育资源,更好地拉近幼儿园与家庭、幼儿与家长的距离,实现了更广泛的教育互补。孩子们乐在其中,家长们乐此不疲。

(五)家长助教,更添色彩

为促进家园联系,创新学前教育形式,搭建家长和教师互动交流、互相学习平台,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我园开展“引进资源,家长助教”活动。本学期邀请21名各专业领域特长的家长到园授课,展现社会大课堂的魅力。同时家长近距离了解幼儿园、了解孩子,多了一种陪伴方式。

(六)亲情陪伴,和谐育儿

幼儿园举行亲子活动,要求家长和幼儿共读一本书、共看一场电影、共唱一首歌、共做一件玩具、共讲一个故事、共做一个游戏等活动,提高亲子关系质量。

(七)暖心家访,家园共融

教师借助暑假、寒假、法定节假日等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让爱在家访的路上延伸。

四、家长自律,自我提高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若教子。”孩子来到人世最先认识的是爸妈,孩子最早学会说的词汇是“爸爸妈妈”,孩子小手拉着爸妈的大手走进人生,父母已经是孩子心中的偶像、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告诫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能在孩子身上展现出来。我们希望孩子怎么样,我们家长要率先垂范。

(二)父母会爱,孩子幸福

父母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同一屋檐下,爸爸和妈妈的关系好坏与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性格。爸妈恩爱、夫妻关系和睦的家庭,能给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这类孩子的性格也会更加平和、开朗、不轻易动粗,由于父母关系很好,孩子也会对婚姻产生美好的感觉和向往,能有健康的恋爱观。父母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心理滋养,全面育人

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往往把精力放在了健康饮食和知识、智力开发上,认为3~6岁孩子小,不太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更应该是家长们关注的问题,它就好比慢性毒药,一点一点地腐蚀着人们的内心,一点一点地伤害着人们,而它区别于身体健康问题最大的一点,就是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后果远比身体健康的问题严重得太多。现在社会上,很多孩子因为心理问题得不到关注,出现了攻击性行为、耐挫能力不足等很多问题,以至于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们家长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祖辈陪伴较多的家庭,父母要有意识地与长辈沟通,引导祖辈走进幼儿园的家教沙龙,逐步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四)家园共育,共谱责任乐章

首先,家长应通过家长交流会或者寻找固定的时间和教师沟通,或者借助微信、电话等方式随时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其次,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无论是进步的表现还是所犯的错误,家长都应该及时与幼儿园教师进行反馈。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如果没有父母的配合,如果家园教育行为不一致,最终孩子的教育也将“竹篮打水一场空”。

(五)父母共育,用爱浇灌成长之花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任何一个孩子都值得拥有父亲和母亲完整的爱,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不能因为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工作上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和陪伴。

五、结语

家园共育任重而道远,我们在这条路上要走深、走心、走实,赋能家庭教育,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家园陪伴家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陪伴
寻找失落的家园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陪伴
家庭“煮”夫
绿家园
恋练有词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