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直肠癌保肛还是不保

2019-04-13 02:41周洁莹
特别文摘 2019年8期
关键词:保肛肠癌肛门

周洁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营养摄入水平的提高,肠癌的发病率也日趋增长。而在中国人群中,对多见的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保肛还是不保,这是个问题。受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的影响,大部分人都希望能保肛,然而保住了这个器官的形态,却不一定能够保住它的功能。

保肛后功能重建成难题

目前在国内多个一线城市,肠癌都逼近各类癌肿的第一位。我国2017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城市中每十万人就新增33.17人患上大肠癌。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癌资深首席专家万德森教授介绍,和西方人更容易患结肠癌相比,大肠癌中的直肠癌在我国比较多见,而且大部分病灶处于低位,很接近肛门,医生通过指检能够直接触及。

现在外科手术技术发展,尤其是微创手术的开展,很多超低位的直肠癌都能实施保肛手术,但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则不太理想。“保肛以后肛门的功能如何保留、如何进行康复锻炼,这个问题困扰了结直肠科医生几十年,至今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目前也有很多尝试,比如‘电子肛门等,但都有待继续突破。”万德森说。

九成保肛病人遭遇排便窘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主任潘志忠教授介绍,近年来,由于新辅助治疗的推广和器械吻合技术的不断提高,直肠癌前切除手术,甚至超低位保肛手术已经成为直肠癌的主要术式。不过,虽然80%以上的直肠癌病人获得了保留肛门的机会,但术后出现的排便、泌尿和性功能障碍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学界将相关症候群称为直肠前切除综合征(LARS)。

患有LARS的病人,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一天10次以上)、里急后重、大便失禁或便秘等问题。严重者每天大便高达20余次,导致不能外出和生活自理,肛周皮肤破损甚至感染;因大便失禁需要穿戴尿片;性功能和泌尿功能出现受损,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一些接受低位保留肛门手术的病人最后也只能放弃保肛,接受腹壁开口的人造肛门。

造成LARS的具体原因复杂,包括心理、神经生理反射障碍、括约肌结构缺损、肠管运动失调、肠管缺血纤维化僵硬、肠腔狭小、放射线化疗药物导致的肠黏膜炎症水肿、吻合口并发症。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也不同,目前国际上没有准确的定义和分型,也缺乏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

据介绍,该科每年做的直肠癌手术有1000例左右,术后90%的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排便障碍。而根据文献报道,60%的直肠前切除手术的病人术后2年都无法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这意味着仅在该院,每年就有500例左右新增的LARS病人,其中一半以上的病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造口人”也能愉快生活

现实中,有些直肠癌患者强烈要求保肛,否則就放弃治疗,导致生命很快结束。

实际上,如果接受规范治疗,肠癌的生存率还是很高的。晚期不能手术的病人,规范治疗后可以达到30个月的生存率;肠癌晚期肝转移,得到规范治疗也能达到40%的5年生存率。

专家指出,实际上,直肠癌患者并不一定要选择保肛。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恰当的治疗和护理之下,在腹壁建立“人工肛门”(肠造口),定期接受医生的专业建议,患者也一样能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

别随意跳过肛门指检

潘志忠介绍,和其他消化道肿瘤的病因相似,结直肠癌的高危影响因素也同样包括长期吸烟、饮酒、超重、水果蔬菜摄入不足、体力活动不足等,也因此,结直肠癌在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

他提醒,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如消瘦、厌食、腹胀、腹痛、腹部包块、便血、排便习惯突然发生改变等消化道症状,务必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

肛门指检是直肠癌筛查最为简单快捷有效的手段。但目前直肠癌的误诊、漏诊率很高,与很多患者怕麻烦、不愿意接受肛门指检有关。目前不少常规体检也有外科指检一项,但人们往往直接跳过,如果因此延误了诊断,不能及时发现病情,是十分遗憾和令人痛心的。

(摘自《广州日报》)

猜你喜欢
保肛肠癌肛门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早诊早治,低位直肠癌也能保肛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从“风盛则痒”思想论治肛门瘙痒症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及改善方法的研究进展
肛门瘙痒不能挠
直肠癌手术,保肛和造瘘应该如何选择
哈乐治疗肛门病术后排尿障碍32例
23例原发性小肠癌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