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2019-04-15 02:57方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放化疗阳性率宫颈癌

方芳

宫颈癌已成为目前全球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之一[1]。据不完全统计,宫颈癌的患病率逐渐增多,且有呈低龄化趋势。随着病情发展为中晚期,不适合手术治疗,主要是以同期放化疗进行干预。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在近期发现单纯放疗难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未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且局部复发可能性较高[2]。因此,综合治疗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中。有研究指出,采用单纯化疗与同步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疗效。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讨论与分析临床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预后的差异性。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研究组(n=39)中,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1.02±3.96)岁;肿瘤直径3~5 cm,平均肿瘤直径(3.36±0.21)cm;研究组(n=39)中,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51.02±3.96)岁;肿瘤直径3~5 cm,平均肿瘤直径(3.41±0.19)cm。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对比。入选标准:(1)年龄在18~70岁;(2)均与中晚期宫颈癌的诊断标准相符;(3)肿瘤直径≥3 cm,且<6 cm。(4)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远处转移者;(2)认知障碍、精神障 碍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n=39)应用单纯放疗,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将上下肢固定。采用西门子直线加速器进行外照射治疗,设定外照DT46-50 Gy,2.0 Gy/次,5次/周。从T4椎间上缘照射至下界闭孔下2 cm,实际照射范围根据患者的阴道受侵情况而调整。再采用放射源Ir192近距离后装机进行腔内照射,DT36 Gy,6 Gy/周,1次/周。每间隔1 d,进行1次冲洗阴道,持续放疗8周,每周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进行复查。

研究组(n=39)应用同步放化疗,在第1天、第2天给予患者顺铂50~70 mg/m2,静滴五氟尿嘧啶750 mg/m2,持续治疗5天。每间隔21天进行1次化疗,持续化疗3次。在化疗期间给予其他对症治疗与水化。

1.3 观察指标

(1)评价并同步记录两组的疗效,采用WHO标准和RECIST标准[3]进行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经随访观察≥30 d未出现新症状,则视为完全缓解;患者病灶体积缩小>50%,且经随访观察≥30 d未出现新症状,则视为部分缓解;患者病灶体积缩小30%~50%则视为稳定;患者病灶体积增加>25%或是有新病灶出现,则视为进展。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2)药物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骨髓抑制、放射线直肠炎、肝肾功能损伤等;(3)预后情况,包括Bax阳性率、P53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疗效

研究组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的药物副作用

研究组的胃肠道不适、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的预后情况

放疗前,研究组的Bax阳性率48.72%(19/39)、P53阳性率43.59%(17/39),对照组Bax阳性率51.28%(20/39),P53阳性率41.03%(16/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的疗效对比[例(%),n=39]

表2 两组的药物副作用对比[例(%)]

放疗后,研究组的Bax阳性率84.62%(33/39)明显高于对照组56.41%(22/39),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61,P=0.001)、研究组P53阳性率74.36%(29/39),明显高于对照组51.28%(20/39),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6,P=0.035)。

3 讨论

在目前临床中常用放疗对不同时期的宫颈癌进行干预,但对于中晚期患者,若仍然采用单纯放疗,其疗效欠佳。照射野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彻底杀灭肿瘤细胞,从而增加了远处转移、局部复发的风险性[4]。另外,由于随着细胞生长速度不断加快,则会降低对射线的敏感性,同时从放射剂量方面来看,也无法取得预期疗效。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化疗药物[5]。顺铂是一种放射增敏剂,可用于中晚期宫颈癌的同步放化疗中。有研究指出,放疗联合铂类药物化疗,可有效提升生存率,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致死率[6-8]。氟尿嘧啶属于尿嘧啶同类物,可对DNA合成起到干扰作用,同时还可增加放疗敏感性。Bax蛋白属于一种细胞凋亡调节基因,可有效诱导细胞凋亡[9]。P53是一种抑癌基因,同样也可对肿瘤细胞凋亡起到诱导作用,提高敏感性[10]。部分宫颈癌的P53高表达与复发以及较差的治疗应答存在紧密联系。总之,同步放化疗可相互协同,增大治疗有效率。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提示给予同步放化疗可通过直接杀死肿瘤细胞,阻碍肿瘤细胞侵袭性,另外加入化疗方案并未加长治疗周期,且与放疗可实现协同增效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胃肠道不适、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较高,这可能是受到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影响所致,但均处于可耐受范围[11]。而两组的放射线直肠炎、肝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性,则提示同步放化疗不会明显增加药物副作用,总的来说利大于弊[12-13]。研究组的预后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提示给予同步放化疗可加速肿瘤细胞凋亡,提高凋亡敏感性。

综上所述,临床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均可取得良好疗效,其中同步放疗的优势更大,虽然副作用较大,但通过对症治疗,均可耐受,且能够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放化疗阳性率宫颈癌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