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原因及护理对策

2019-04-15 02:57郭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计划性品管圈插管

郭静

非计划性拔管主要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拔除或者插管脱落(包括医疗操作脱落),成人气管插管的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非计划性拔管[1-2]。在ICU病房中,非计划性拔管会增加重插管率,可能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3]。我院为了可以有效杜绝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现象发生,将品管圈护理安全管理手段应用到临床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评价品管圈护理安全管理手段在非计划性拔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者为观察对象,相关的资料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病房于2016 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312例患者,其中发生了33例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包括男24例,女9例,平均年龄(53.5±4.6)岁。同时选取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12月ICU病房的332例患者为参照对象,对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分析。

1.2 方法

1.2.1 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在回顾性分析33例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后,认为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1)导管固定不牢固。经口腔气管插管的导管胶带往往会因为出汗、口腔分泌物等失去粘性,因此无法有效固定导管;患者胃管普遍采用3M胶带固定,受患者咳嗽、打喷嚏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脱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需要缝合后再通过敷料固定,但是由于锁骨下静脉穿刺而影响患者头颈部活动,导管会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脱落。(2)未有效使用镇静剂。一些ICU患者在治疗阶段,往往会因为恐惧害怕或者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发生意外拔管事件。(3) 对患者缺乏安全宣教,ICU病房患者均为病情严重的患者,在缺乏护理人员安全宣教的情况下,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差,经常会因为体位不理想或者行动受限将导管拔出。

1.2.2 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采用品管圈护理安全管理策略,主要措施包括:(1)成立品管圈小组。遵照自愿原则,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护士长为品管圈小组组长。品管圈活动持续一个月,2 d/次,每次时间为60~120 min[4]。(2)确定品管圈主题。品管圈会议中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本次研究的主题“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选题理由是:非计划性拔管可能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无法保证预后[5]。因此本次品管圈活动中以避免非计划性拔管发生为主要目的。(3)现状把握。在确定主题后,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根据当前临床护理实践,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尽可能多的提出解决方案,在圈内进行讨论,圈长对护理成员的相关护理方法进行评价,并指派圈员做总结。(4)护理手段实施。①加强对患者的巡视。针对ICU气管插管患者做好巡视,了解患者情况,为患者床上翻身时注意保护导管,确保导管有足够的长度,避免因为不合理行为导致导管脱落。②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对于长期留置气管插管患者遵医嘱使用镇静剂,采用输液泵恒速维持;围手术期患者采用镇痛泵34 d,剧烈疼痛患者立即上报主治医师,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缓解疼痛。③重视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通过健康教育的方法,详细阐述气管插管时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气管插管对于预后的重要意义,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不听劝告患者,必要时可以采用肢体约束的方法,避免患者因为剧烈活动而导致导管脱落。(5)效果评价。针对品管圈活动的相关策略进行评价,以实施前后的数据来评价品管圈在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针对其中的不理想之处,在圈内做第二次讨论,寻找改进措施。

1.3 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非计划性拔管的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统计实施品管圈护理安全管理前的相关数据后,发现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因素主要包括镇静效果不理想、患者对拔管风险认识不足等,见表1。

在实施品管圈护理安全管理后,发现实施前共有33例患者发生了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占总例数的10.58%;而在实施品管圈护理安全管理后,尚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实施前后相比,P<0.05。

3 讨论

ICU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6],对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避免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7]。现代研究证明,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患者对非计划性拔管的认知不足[8]、镇静效果不理想[9]、导管固定不牢固[10]等,都会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需要采用品管圈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干预,争取杜绝非计划性拔管发生。

我院在临床护理中,采用了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该模式在充分认识到品管圈护理模式的先进性,并立足于各种先进的护理观念,实现护理安全管理创新。在护理阶段,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到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并通过护理干预对各种因素进行控制[11]。例如在护理阶段,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加深患者对非计划性拔管的认知,促使患者可以更正不良行为,保证治疗依从性;同时在护理阶段,通过为患者保持合理的体位,并加固导管,也能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现象的发生[12]。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采用品管圈模式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从最终结果可以发现,经过护理安全管理后,我院在2017年7月—2018年12月尚未发现非计划性拔管事件,数据相比,P<0.05,证明品管圈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表 1 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资料表(n=33)

导致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未来临床上需要推广品管圈护理干预模式,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计划性品管圈插管
外科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预防工具应用的研究现状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对焦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