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分析

2019-04-15 02:57杨春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子痫剖宫产血压

杨春燕

妊娠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在临床中又被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中毒症”,大部分患者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的蛋白尿、高血压症状,分娩之后即会消失,该病对母体以及胎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明显增加了产妇以及胎儿死亡率,为了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母婴结局,在治疗的同时需予以科学、有效、全面的护理[1-2]。临床常规护理过于单一、固定,缺乏主动性,护理人员往往是被动服务,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护患纠纷,现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选定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0例研究,旨在于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提供一种有效、优质的护理方案,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定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0例,研究时段2017年1—12月,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为对照组(例数=60)、研究组(例数=60)。研究组年龄在23~40岁,平均年龄为(31.62±4.16)岁;孕周在32~36周,平均孕周为(34.26±1.05)周;其中42例初产妇、18例经产妇。对照组年龄在22~40岁,平均年龄为(31.59±4.14)岁;孕周在31~37周,平均孕周为(34.18±1.01)周;其中41例初产妇、19例经产妇。基线资料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1)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均满足2015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3]中对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患者以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字“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疾病者。(2)听语障碍、配合度较差者。(3)既往有糖尿病、肾炎、高血压病史者。(4)合并其他妊娠并发症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包括观察病情以及监测生命体征,严格按照医嘱展开治疗等。

1.2.2 研究组 (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患者刚入院时应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宣教,包括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用药情况、预后、注意事项等,细致、耐心为患者解答,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与认识。(2)心理护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了配合度,护理人员应综合多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包括患者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心理状态、病情轻重等,进行有效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提高其治疗的信心[4]。(3)体位指导:患者应至少连续卧床10 h,保证充足睡眠,睡觉时尽量采取左侧卧位,以便于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以及腹腔主动脉的压力,改善下腔静脉血液循环,保证子宫胎盘的供血,防止胎盘早剥[5]。(4)用药干预:严格遵医嘱用药,用药之前详细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血压、蛋白尿等实验室指标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对症处理。(5)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养成科学、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合并水肿症状的患者,应严格限制食用盐的摄入量,每日摄入量在3 g以下,多吃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6]。

1.3 观察指标

1.3.1 血压 包括所有研究对象护理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

1.3.2 妊娠结局 统计所有研究对象剖宫产率、胎盘早剥率、产后出血率、早产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变化情况对比

舒张压、收缩压:两组护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变化情况对比 ( ±s)

表1 两组血压变化情况对比 ( ±s)

组别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60) 116.28±8.26 90.26±5.17 165.25±18.26 128.62±12.61对照组(n=60) 115.99±9.31 102.26±7.16 166.89±19.31 137.59±13.04 t 值 0.180 5 10.525 1 0.478 0 3.830 3 P值 0.857 1 0.000 0 0.633 5 0.000 2

2.2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

剖宫产率、胎盘早剥率、产后出血率、早产率: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例(%)]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包括妊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子痫、子痫前期等,患者主要表现为尿蛋白、水肿、血压高等症状,主要是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所致[7-8]。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力衰竭、脑出血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子痫以及子痫前期是新生儿死亡、窒息、死产、宫内胎儿死亡、早产的主要原因[9-10]。患者极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极易延长产程,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增加剖宫产率和出血率,对产妇以及胎儿生命安全构成一定威胁[11-13]。

系统性护理干预是一种优质的护理方法,充分认识到了消极情绪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及早的进行有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帮助产妇正确看待妊娠期高血压,积极配合护理人员,以良好、乐观的心态面对,在整个妊娠期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可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和出血率。本研究示:研究组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剖宫产率、胎盘早剥率、产后出血率、早产率较对照组低,P<0.05。本研究结果与任广欣等[14]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护理中的有效性,应当作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理想的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纳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妊娠结局,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子痫剖宫产血压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如何防范子痫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剖宫产之父
最怕啥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