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跟进对脑卒中肺部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

2019-04-15 02:57吴红稳冯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卧床肺部我院

吴红稳 冯军

脑卒中是目前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主要脑血管疾病,其中约有75%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或丧失,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最主要疾病[1]。对于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几乎完全丧失的患者来说,其功能锻炼和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多数患者选择离院回家自行锻炼,而长期的卧床状态以及自我护理水平的不佳,不仅增加了肺部感染、褥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也给日常功能的康复造成较大的影响,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卧床患者肺炎的发生率可高达85%以上[2]。鉴于此,我院在既往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上针对家庭护理问题进行改良,并与既往干预措施相比取得了更加优异的效果,现将相关研究内容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3月—2017年7月经我院治疗出院的204例脑卒中长期卧床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我院确诊为脑卒中[3],且长期卧床者;(2)离院2周后病发肺部感染,且符合《卒中相关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4]中的诊断标准;(3)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自愿接受相关干预措施者。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者;(2)卒中前既已存在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或肢体功能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2例。分组后观察组男性57例,女性45例,年龄52~69岁,平均年龄(60.13±5.18)岁;对照组患者男性52例,女性50例,年龄51~69岁,平均年龄(62.05±5.7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每2周电话随访1次,不定期向患者或患者家属发送电子版康复教育和院外护理相关宣传知识。观察组采用家庭跟进式干预措施,包括:(1)组建护理小组。由2名高级职称护师、2名中级职称护师及4名专业护士组成,并平均分为两个独立小组,每组4人。(2)改良及规范培训。小组成员评估和分析传统延续性护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良措施,完成实施细则的制定后对实施流程及细节进行规范化培训,合格后方可应用。(3)实施。出院时建立患者档案,并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和计划表,包括体位转移、肢体功能训练项目以及预防褥疮的具体内容、时间等,方便患者和陪护者清楚和执行计划。出院后3 d内进行入户随访,对患者的居住情况、康复辅助用具以及相应的防护设施等情况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改良指导,如在走廊、厕所等常活动区域安装扶手、防滑垫等,同时一对一的向陪护者指导翻身、体位转移、拍背排痰、大小便管理、肢体按摩、擦浴以及相关功能锻炼项目的操作方式,直到陪护者可自行准确的完成。每周1次电话随访,对患者的服药情况、功能锻炼情况以及肺炎的康复情况进行调查和记录,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每周不定时的发送相关健康教育知识文章或视频,所有资料来源均由小组成员核实无误。(4)追踪调查。每月进行1次入户随访,回收检查并更换康复训练计划表,并对近一个月的相关电子教育情况进行询问,加强患者的认知程度。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个月。

1.2.2 观察指标 (1)脑卒中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该问卷由林蓓蕾等设计,包括身体锻炼依从性(1~8)、锻炼监测依从性(9~11)和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12~14)三个维度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给予1~4分,各条目评分相加即为总分,总分越高提示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越佳,Cronbach’s α为0.90[5]。(2)脑卒中知识问卷,由姚启萍编制共40个条目,正确记1分,错误0分,总分0~40分,评分越高表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Cronbach’s α 为 0.858[6]。(3)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 scale for chronic,SSC),由美国 Long等编制,包括 6 个方面的信心,总分0~60分,评分越高表明其维护自身健康的信心水平越高,Cronbach’s α为0.960[7]。(4)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由王艳桥等编制共50个条目,总分50~255分,评分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越高,Cronbach’s α为0.847[8]。(5)临床疗效:咳嗽、咳痰症状以及肺部啰音等基本消失,体温、血常规检查正常,胸部CT显示病灶基本吸收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正常,血常规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胸部CT显示病灶部分吸收为有效,临床症状依然存在或无缓解,胸部CT显示病灶无明显吸收或加重为无效。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分, ±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分, ±s)

观察组 干预前 29.10±5.86(n=102) 干预后 49.18±4.82配对t,P值 58.108,0.000对照组 干预前 28.87±7.37(n=102) 干预后 40.35±4.91配对t,P值 8.569,0.000两组比较 干预前 0.247,0.805(成组t,P值) 干预后 12.961,0.000

2.2 两组干预后知信行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知信行各评估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知信行各评估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见表2。

2.3 两组干预后肺部感染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显效91例,有效9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68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组间比较,观察组肺部感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Z=3.746,P=0.000)。

3 讨论

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的自我康复锻炼及治疗依从性是决定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临床研究表明[9],通过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对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和预后具有显著的作用,但其中电话随访方式并不能确保所有患者均按照离院前指导的方式准确完整的进行康复锻炼或饮食、运动规范,同时也存在陪护者或患者依从性较差或遗漏疏忽相关锻炼的情况,而其结果则是影响患者短期内的康复效果,进而对长期的生存质量造成危害。

家庭跟进式干预方案在传统干预措施基础上保留了离院前的健康教育指导,保证了患者及其陪护者前期的学习和离院后短时间的护理质量[10]。而在离院后3 d内的入户随访可对其自我管理及康复锻炼情况的调查指导。其次在患者离院前根据患者的身体评估制定了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通过计划表的应用和追踪随访,其在康复依从性的表现上则明显优于传统延续性护理模式患者。而每月1次的入户随访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患者及其陪护者对于信息的阅读学习情况,并增加了考查措施,为掌握患者知识掌握程度提供帮助,进而促进康复的顺利进展。本研究中,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定期考核,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自我学习起到了相应的督促作用,从而也加强了其在相关知识方面的认知程度,因此在相关知识、态度以及行为方面的量表评估结果上相比传统延续护理模式患者明显提高。临床有研究表明,患者知信行水平的增长对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效能以及治疗依从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1]。而在此基础上,同样的治疗方案,家庭跟进式干预患者其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也较传统延续护理模式患者有了显著的提高,其原因本研究认为与患者依从性提高有着重要的关系[12-13]。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知信行水平比较(分, ±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知信行水平比较(分, ±s)

脑卒中知识问卷得分 SSC得分 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观察组 干预前 14.87±3.54 17.08±3.19 92.14±4.93(n=102) 干预后 33.14±4.13 51.02±3.81 214.31±15.74配对t,P值 30.753,0.000 50.187,0.000 84.569,0.000对照组 干预前 15.56±3.39 16.38±3.81 93.25±4.37(n=102) 干预后 19.87±3.72 29.15±3.59 129.69±14.73配对t,P值 6.556,0.000 47.416,0.000 50.553,0.000两组比较 干预前 1.422,0.157 1.423,0.156 1.702,0.090(成组t,P值) 干预后 24.112,0.000 42.193,0.000 39.644,0.000

综上所述,家庭跟进式干预方案可通过有效提高脑卒中长期卧床肺部感染患者对于疾病知信行水平,改善其康复依从性,并可促进肺部感染的治疗。

猜你喜欢
卧床肺部我院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