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这盘棋,他们这么下!
——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总工会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纪实

2019-04-15 05:58阎梦华
上海工运 2019年3期
关键词:楼宇街道工会

◎阎梦华

非公企业工会是基层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工会组织的神经末梢,在整个工会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长期以来,非公企业工会都存在着 “建不起来、转不起来、活不起来”的问题,部分企业和职工对非公企业组建工会抱有各种误解。

本市自2016年全面推进非公企业工会改革以来,涌现出了诸多改革优秀案例。这当中,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总工会的生动实践被称为 “南东样本”。那么, “南东样本”的 “样本性地位”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呢?他们又是如何下活 “改革”这盘棋进而激活非公企业工会运作的呢?

工作综述

解码“南东样本”

南京路,老上海人眼中的“上只角”,新上海人视为“高大上”的代名词。南京东路街道辖区不仅坐拥世界闻名的商业步行街,更有众多的商务楼宇,积聚着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同时也不乏蓝领工人、外来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普通就业群体。这几年,这里的工会改革在进行着一场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从“96分服务站”到魔都旗舰版服务站

几年前,在北京东路668号科技京城上班的一名职工来到楼宇内的“京城驿站”串门,工作人员了解到,他所在的企业是一家规模不大但技术含量较高的民营企业,年轻白领们对工会多是一知半解。于是,驿站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与该企业管理层多次沟通,最终在该企业建立了工会。在某次“民意测评”中,近千名职工对这家“京城驿站”给出了96分的高分。

说起这家大名鼎鼎的“京城驿站”,相信目前上海工会界无人不知。2018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在沪考察工作期间,还专门视察了“京城驿站”。

不过,在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婷婷看来,“京城驿站”就是南东改革的一颗先行“棋子”:

2016年10月,全市吹响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的号角,作为市总非公企业工会改革试点街镇之一,南东工会在街道党工委的部署下,在科技京城、新世界城、天安中心、远洋商业中心、春申江大厦、华鑫海欣大厦、来福士广场、黄图大厦等8幢标志性的商务楼宇中,建立8片区楼宇党建(群团)服务站,街道总工会在服务站内设立楼宇工会工作室,并把工会的主责主业、服务指导全部覆盖到辖区63幢商务楼宇。

虽说“京城驿站”是南东非公企业工会改革建有形阵地的“杰出代表”,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来居上更胜景:2018年7月,八片区之一的华鑫海欣楼宇党建(群团)服务站正式对外开张了。这个可厉害了,堪称魔都旗舰版工会工作室。

站里的工会社工徐红告诉记者:“服务站地处市中心人民广场商圈,硬件设施齐全,阅读书吧图书满架,洽谈区域温馨舒适,设有接待洽谈、阅读展示、会议活动等多个区域,配备3名专职工作人员全天候服务;软件服务项目丰富,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白领课堂、法律援助、心理咨询、楼宇音乐会等多种活动。”

其实,不论是“96分服务站”,还是旗舰版服务站,背后折射出的,都是南东工会在改革中通过建有形阵地来扩大组织覆盖面、实现工会主责主业落地的工作新思路。

“小二级”工会风生水起

过去,因体制内外有别形成“围墙之隔”,使在新世界商城工作的新型就业群体无法享受工会权益保障。2017年8月,新世界城综合工会联合会的建立推倒了这一阻隔,制定并以《新世界城综合工会联合会章程》为依据框架,相继推出工会运行机制、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会员生活慰问困难补助规定和服务实事项目等“1+4”机制,提升工会运行,让新型就业职工群体同享保障服务。

作为南京路步行街标志性窗口,新世界城对职工的岗位服务有着较严规定和素质要求。新世界城综合工会联合会主席茅宏告诉记者,工会成立以后,不断开拓思路,开展以“比技能、比销售、比业绩”的“三比”为内容的技能竞赛和以“创安全、创文明”的“两创”为项目的“安康杯”竞赛,对应不同楼层、专柜特点和会员需求分别加以推进。

“事实上,在推进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的进程中,南东工会同步聚焦‘小二级’工会组织的建设,发挥八片区楼宇工会工作室的‘鲶鱼效应’,让更多的楼宇工会‘建起来、转起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总工会主席沈云说道。

改革全面铺开后,科技京城、仙乐斯广场、世贸大厦、新世界商城等一批楼宇工会联合会、商圈工会联合会相继落地。依托党建(群团)服务站和楼宇工会工作室资源,“小二级”工会风生水起,充分展现了楼宇工会的服务魅力。

街道总工会专职副主席黄宪祖还把"小二级工会"细分为行业工会、楼宇工会、小区工会:"行业工会抓凝聚、抓竞赛、抓提升,充分发挥集合孵化作用;楼宇工会抓活力、抓特色、抓运作,逐步实现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小区工会抓落实、抓覆盖、抓联系,成为服务小微企业和特殊群体的保底机制。"这样的"三抓"定位更把"小二级工会"建设推向了高潮。前不久,又有喜讯传来:在市总工会召开的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推进会上,南京东路街道总工会及其下属的科技京城工会联合会、新世界城综合工会联合会等两家“小二级”工会荣获2018年上海市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示范点。

“上代下”助力职工获得感

工会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哪?当然是职工的认可与归属感。职工认可工会,取决于工会的服务输送,给予职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聚焦主责主业,是工会改革的关键,如何在服务中实现维权,在维权中体现服务,南东工会创设了‘上代下’工作协调机制。”黄宪祖介绍说,这一机制涵盖组织建设、权益维护、劳动竞赛、帮扶帮困、职工文化、服务保障和经费审计等7个大类20余个项目,进一步扩大了企业集体协商、民主管理和法律援助服务的覆盖面。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南京东路辖区内除了白领多,也有不少餐饮行业从业者。针对辖区内餐饮行业“非公企业多,小企业多,农民工多”的现状,工会以“抓凝聚、抓竞赛、抓提升”为指导,充分发挥集合孵化的作用,凸显行业特点,推进“1+4+X”的行业性集体协商新模式(“1”即一份行业性集体合同;“4”即四份合同附件:行业性工资专项协议、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农民工专项集体合同、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X”即一企一个案,结合各企业的实际,将职工最关切事项纳入条款内)。

一叠叠印制精美的街道服务清单,列出4大门类60余项活动,工会宣传折页也满载着工会的八大服务项目。在天安中心第三片区楼宇工作室,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不时地闪现在商务楼宇中,走进企业访职工,把街道工作资源、项目活动送进楼宇。这是工会精心打造的“中央厨房”配送模式,以资源配送、资源共享方式,由“坐等点单”变为“主动推送”,与企业职工和楼宇企业对接,提供体验型、专业化的服务,形成了“进得了门、找得到人、办得好事,分享服务”的“零公里社区、零距离服务”治理新模式。

职工获得感也在“上代下”中日渐增强。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南东工会共安排职工疗休养600名、体检460名;为困难企业和公益性岗位职工提供职工互助保障补贴500名;向2.5万名职工高温送清凉;向企业职工赠送观影券2000张;建立5家楼宇职工书屋,覆盖3000余名职工;新建4家爱心妈咪小屋,覆盖女职工60余名,投入资金约8万元……

工会“钱袋子”这样鼓起来

长期起来,“空壳工会”、“僵尸工会”在非公企业中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造成这一痼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工会经费缴纳的执行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敢于直面问题,更要畅通路径解决问题。2016年以来,对于无正当理由拖欠或拒缴工会经费的企业,南东工会运用法律武器以经费审查为突破口,规范企业拨缴经费。

在南京东路街道辖区内,迪思市场策划咨询有限公司、米勒伙伴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两家工会组织成立后,企业不缴纳经费、工会主席躲避上级工会是这两家企业工会的共性问题。2016年,街道总工会与上海三石律师事务所合作,向两家企业发出律师函,严正告知企业主行政拨缴工会经费是《工会法》规定的,否则将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依法申请强制执行。最终,两家企业全额补缴了往年未缴的经费。此后,南东工会又通过经费下拨方式支持企业工会运行,至此,两家企业工会工作进入了良性循环。

近年来,在非公企业工会改革实践中,南东工会坚持推行“经审一线工作法”,包括一线指导、一线培训、一线审计、一线稽核、一线整改,运用律师函、核定函、催缴函的“三函法”依法倒逼催缴工会经费,激活“僵尸工会”正常运作。“企业按时足额拨缴工会经费是法定义务。少缴、漏缴、拒缴工会经费,不仅违法,也侵害了职工利益。我们通过法律武器让工会‘钱袋子’鼓起来,再通过下拨专项资金方式激励非公企业工会让其‘转起来’,这是工会良性运作的大前提。”黄宪祖说。

南东工会连续8年收缴工会经费突破1000万元/年以上,去年收缴经费超过1800万元,收缴经费总额位列全市街道工会之首。

书记访谈

政治保障!党建引领促工建

张婷婷南京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记者:作为党工委书记,您觉得党建推动街道非公企业工会改革,主要有哪些方面?

张婷婷:长期以来,我们都说“党建引领”,也就是说,党建对于非公企业工会改革而言,归根到底是政治性的方向引领、改革上的原则把握。街道工会要在党的引领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通过改革提升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服务意识。联系南京东路街道的实际,按照社区“三建融合”和“四治”的基层治理要求,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形成街道“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工作格局,致力于聚焦街道社区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党建引领,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记者:街道非公企业工会改革取得重大实效,有哪些可分享的经验?

张婷婷:我简单分享几点:一是构筑起了多维度改革、精细化管理的改革框架和激活运行路径。从最初的八片区楼宇工会工作室的结构确立,到现在各片区自成框架、各有特色:第一片区的“一建两力(党建引领、工会发力、物业助力)”方式,第八片区的“双向推动(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推动建会)”,第四片区的“1+3心家园”运行等,不得不说机制、载体的作用之大。二是服务转型深入一线。八片区群团服务站(楼宇工会工作室)把工会的主责主业、服务指导全部覆盖到辖区63幢商务楼宇。三是构建网上工会平台,通过“线下阵地、线上平台”的体验互动和聚集效应,逐步实现着“组织、工作、服务、管理”四覆盖目标,形成服务“15分钟圈”覆盖职工的态势。

对话工会

2.0版!“南东样本”再出新招

记者:今年,街道非公企业改革如何进行?

黄宪祖:2019年,是南京东路街道总工会推进非公企业工会改革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在实现工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工作目标的同时,街道总工会还将打造非公企业工会改革2.0版。在党建引领下,把握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基本要求,实现“依法建会管会,激活运作活力”的工作预期。通过拓展“组织的存在感、服务的获得感、主业的专业化”的路径,放大“身边工会”效应和辐射力,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认同度。

在我看来,我们此前做的所有工作都是构写工会改革1.0版本。1.0版本是这样的:工会组织有效覆盖,组织框架有效建立,工会经费依法收缴,工会工作有序开展,服务职工“生态圈”基本形成。2.0版本可以说是改革的再升级:它要求工会组织针对不同职工层级的需求,给予更加个性化的回应,创新更多的载体,实施精准服务。这是身处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中的工会组织,对自身应有的更高要求。

黄宪祖南京东路街道总工会专职副主席

记者:具体而言,今年的改革会有什么新动作?

黄宪祖:今年我们重点在打好“三张牌”:筑牢楼宇工会工作室“基础牌”。以八片区工会工作室为载体,以“开放空间、精准对接”为基本指向,建成“服务阵地、白领港湾、群众窗口”的社区楼宇空间,把八片区工会工作室打造成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有生气的有形阵地。打好“小二级”工会“特色牌”。以推进“小二级”工会组织建设为聚焦点,向楼宇商圈工会、区域性工会两翼发力,组建“小二级”工会社工队伍和志愿者团队,创新更多载体精准服务职工群众。细化服务型工会“温情牌”。从多维度的路径,打造职工看得见、走得进、易办事、身边的服务型工会。拓宽服务领域,加大“上代下”工作力度,不断深化实事项目、困难帮扶、健康服务、文化服务四大工作体系。

相关链接

『呈』绩

○首创或领先成果5项

建立8片区楼宇工会工作室、打造“身边工会”

运用精细化管理方式构筑“上代下”任务清单

实施律师函件方式依法收缴、规范工会经费管理

建立“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为服务原则的区域性非公企业工会经费托管服务中心

首创建立以“非公企业工会运作创新”为内涵定义的黄宪祖劳模创新工作室

○品牌项目7项

街道“首席职工”和“最美南东职工”评选 / 餐饮技能竞赛展示 / 经审一线工作法 / 白领午间微课堂 /“南东杯”赛事4+1运动汇(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和楼宇职工健身运动会)/南东梅园交友 / 华鑫1+3心家园(楼宇工会工作室和职工书屋、爱心妈咪小屋、劳模之家)

○2018年,街道总工会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红旗单位”称号。

○《建立有形阵地、打造身边工会》、《依法收缴、规范经费管理》两个创新案例,分别获得市总基层工会2017年十大创新案例奖和提名奖。

○2018年11月,街道总工会和科技京城工会联合会、新世界城综合工会联合会被评为市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示范点。

『数』说

年份项目 新增单独工会数(家)2 0 1 6年2 0 1 7年2 0 1 8年1 2 3 7 5 4新增建会数(家)7 5 3 4 5 3 5 8其中:新增会员(人)年末:单独工会总数(家)1 4 8 0 4 8 0 0 5 6 0 0 2 5 4 2 9 7 3 0 8年末:建会总数(家)年末:覆盖会员(人)经费收缴(万元)2 2 0 8 2 5 6 5 2 6 4 8 4 1 0 0 0 4 2 8 0 0 4 5 2 0 0 1 4 0 9.4 0 1 8 9 2.8 0 1 8 7 6.2 0

微型评论

『高大上』工会『精细深』服务

非公企业工会是基层工会的主体,它是工会组织的神经末梢,在整个工会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如果非公企业工会建不起来、转不起来、活不起来,工会组织的功能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本市自推进非公企业工会改革以来,涌现出了不少实践案例,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顾村经验。如果说顾村经验是“乡村版”,那么“南东样本”应该是反映上海工会工作的“都市版”。

之所以这么说,是由南东街道“高大上”的外部环境决定的:地处上海市中心核心商圈,所辖职工群体包含外企高管、高学历白领、外籍员工等“高大上”人群,这是上海区别于其他城市最明显的特征。那么,这里的工会工作自然也要做得“高大上”才能回应这里职工的需求。

然而,“高大上”工会也并非“高大上”的本来含义,它要求工会工作者更加花心思、动脑筋去设计载体,去精准对接职工需求、按需开展工作、设计服务项目。于是,就有了八片区工会工作室——通过工作室的运行,把工会的工作内容如关爱关怀、服务实事、职工互助保障、高温送清凉、职工疗休养、职工文体和职工书屋、爱心妈咪小屋的资源配送等对接楼宇企业和职工需求。

“高大上”工会,内生要求这里的工会工作做得更接地气,更深入职工,深植“精细深”服务,让这里的职工得实惠,有归属感、获得感。而这,也是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楼宇街道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通信生产楼宇建设项目造价问题分析
热闹的街道
商务楼宇治理中党建融入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广州S楼宇的观察与思考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街道生活
智美兼具的精品——评测君和睿通Homates H10楼宇对讲室内门口机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