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作品艺术风格及哲学思考

2019-04-16 06:53兰华英
牡丹 2019年8期
关键词:巴尔扎克现实主义金钱

兰华英

历史与文学的最大不同就是历史是对现实的搬运,是对一段特定时期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真实解读。人们可以通过历史去基本还原一段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岁月,去了解和感受先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当代与过去的区别。通过解读历史事件和人物,人们能够获取很多对现实有益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服务当代人的生活。而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都是披着历史外衣的自由想象,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认识一段历史,但是它饱含作者的态度和想法,甚至很多虚构内容,因此极具主观性,如果仅凭借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就想伺机窥探历史全貌,那无疑是南辕北辙了。

巴尔扎克生活在19世纪的法国,躯体早已融入尘土,但是他对法国的影响、对全世界的影响并没有随着肉身的陨灭消失。人们没有办法想象,这位法国现代小说之父,他的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所迫,为了还债,他晚年焚膏继晷,创造出大量作品,合称《人间喜剧》,这部作品也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这部作品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都是无可比拟的,因此,它也成为后人趋之若鹜的研究对象。

一、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出身于19世纪法国的一个中产阶层家庭,经历了法国大革命,目睹了一个不安定的世界,现实的罪恶和丑陋巨细无遗展露在他的眼前,批判现实的思想融入他的血液里,启蒙思想对他的影响也是深远持久的。初入社会的他,以律师为业,看透了社会的虚伪与丑陋,故而决定放弃律师这一在当时大家挤破头都要进入的行业,企图用自己的笔杆去揭露社会的黑暗。纵观巴尔扎克一生,他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写作上,否则根本无法完成如此浩繁的写作。他的作品主要集中于对现实的批判,描述官商勾结、纸醉金迷的资本主义上层社会的腐朽,与此同时,底层社会人民的智慧在他的笔下大放异彩,每一个人物在他的笔下都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同人物的性格通过细节的处理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1842年,巴尔扎克将自己此前的小说整合分类到一起,编纂为《人间喜剧》,分为哲学研究、风俗研究和分析研究,被恩格斯称为最伟大的小说。拿破仑曾经用自己的武器为法国开疆扩土,巴尔扎克想要用自己手上的笔去继续这一宏图伟业。

二、巴尔扎克作品中的想象与真实并驾齐驱

早年从事律师行业的巴尔扎克在职场上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上层搬弄是非、官商勾结的现实,同时也目睹了穷苦人民的艰辛和不易。正是因为对现实的失望让他决定放弃律师一职,渴求希望通过自己的笔杆去揭露现实,激发被压迫人民的反抗之心,同时也希望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生活的现实是什么样的。基于这个目的,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人们能看到大量现实描写,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于风俗的研究,因此,巴尔扎克也被后人称为风俗学家。其小说内容上的真实性让人瞠目结舌,拿《高老头》来说,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知道,高老头在生命垂危的最后二十四个小时里一直喊着要喝水,但是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去参加舞会一个去看戏了,如果说女儿们对于父亲的情况一无所知,那旁人也没办法去责怪她们,但是事实上她们知道自己的父亲很可能随时撒手人寰,这样的描写出自小说会让人佩服小说家的想象力,但其实巴尔扎克的这段情节来源于现实,他本人认识一个老父亲,每年给自己的两个女儿4万法郎,但是自己死在阁楼上都没有人来搭理他。

真实和想象似乎是一对不可共存的矛盾体,两者之间的较量更是你死我活,但是在巴尔扎克的作品里,这对冤家获得了有机的统一,巴尔扎克在力求真实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建设自己的文学大厦,给读者不同于历史小说的质感,同时也使得自己的文学作品更为成熟和丰满。

三、巴尔扎克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作为法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巴尔扎克对于现实的鞭策和揭露是无人能敌的。人类的文明长河里不缺勇于揭露现实黑暗的作家,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唤醒沉睡的群体,没有他们的推动,人类的前进必然会滞后,也会有更多的人会沉浸在不堪的生活中。纵观历史,人们看到不少作家都对于自己所处社会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写实,像浪漫主义代表狄更斯,他笔下的社会丑陋与黑暗让人恐惧和惊慌。但很少有人会像巴尔扎克一样将现实赤裸裸摆在人们的面前,甚至揭去了遮羞布,人们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他的小说仿佛是法国现实侧旁的湖畔,尘世的纷扰在湖水中一览无余。不同人总能在他的小说中看到影子,引发共鸣,他描写的对象和群体不是固定的,不同社會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出生、不同家庭、不同背景的人在他的笔下都会有所描写,读完他的小说,人们会惊叹于他的阅历。人们之所以称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之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开创了一个新的写作方法——人物再现。他的小说数量浩繁,每部小说的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人们很难在他的作品里找到性格雷同的两个人物。之所以能达到这一水准,主要是因为他通过不同的细节描写将人们对于名利的追逐、对黑暗的抵抗等跃然纸上,仿佛不是一堆文字,而是一部电影。文字对于人物的描述是有局限的,因为无论如何它是抽象的,但是巴尔扎克升华了文字的力量。

四、巴尔扎克作品中的哲学思考

从哲学角度来看,《人间喜剧》的哲学立场十分明确,那就是现实。巴尔扎克能够通过现实去洞察现实,前一个现实是社会生活的真实体现,而后一个现实则是社会生活背后掩藏着的真理,是哲学上的现实。前者是表象,后者是内在。在《人间喜剧》中,人们注意到有这样一个农民形象,他为了维持资本家对自己的优待,不计成本为之工作,沦为免费劳动力,自己却满心欢喜,因为他觉得自己实际上并没有付出什么,因为自己只是出了劳动力,但是没有付出金钱。另外,高利贷者获得了他的免费劳动力,还获得了更高的高利贷收入。人们往往无法看清现实,被资本家欺骗却不自知,巴尔扎克在自己的文学作品里面揭露了资本家的虚伪面具,让劳动人民犹如醍醐灌顶。

《人间喜剧》另一个哲学思考就是金钱对人们的异化。这一点对于当代的启发更大,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随着科学和新观念一并涌入我国,人们对于金钱的追求趋之若鹜,金钱成为当前部分人心中最大的上帝。《人间喜剧》里,人们对于金钱的渴求像极了当代的你和我,人们忘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淡化金钱甚至沦为异类,这一点诚然让人寒心。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猜你喜欢
巴尔扎克现实主义金钱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再婚老人如何走出金钱的“心结”?
比金钱更值钱的
新法律现实主义
二则
文坛巨匠 巴尔扎克
它是用来挡风的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巴尔扎克的旷世姐弟恋
金钱的人生之旅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