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乳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4-17 04:40殷素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脂肪乳保胎复发性

殷素华

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普宁 515300

复发性流产是指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多发生在妊娠8周以前,绝大部分发生在12周以内,少数发生在12周以后。自然流产发生的危险随着妊娠丢失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病因包括生殖道解剖异常、免疫因素、内分泌失调、感染等。有研究显示,自然杀伤细胞水平>12%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高危因素。目前临床上有报道采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以降低自然杀伤细胞的水平,以达到保胎治疗的目的。近年来有报道[1]用脂肪乳代替免疫球蛋白用于NK细胞升高导致的复发流产孕妇的保胎治疗,并且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分析脂肪乳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就诊的RSA患者60例。纳入标准:(1)有2次或者2次以上自然流产史;(2)年龄≥20岁且<35岁;(3)平素月经周期正常;(4)无过敏史。排除标准:(1)夫妻双方有至少一方家族遗产病史、染色体异常;(2)女方生殖道异常;(3)甲状腺激素、生殖内分泌激素异常;(4)凝血功能异常;(5)男方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6)抗精子抗体、抗核抗体、抗卵巢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凝血酶原Ⅲ等自身免疫抗体阳性;(7)女性生殖道感染。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实验组平均年龄(25.8±3.3)岁,平均流产次数(2.5±0.6)次,BMI(20.3±1.5)kg/m2,FSH(6.7±1.4)U/L,LH(5.0±1.8)U/L;对照组平均年龄(26.1±3.5)岁,平均流产次数(2.7±0.5)次,BMI(20.1±1.3)kg/m2,FSH(6.5±1.3)U/L,LH(5.2±1.4)U/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患者停经5周,B超检查以及HCG检测确诊宫内妊娠。对照组采用黄体酮针(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70409,规格:1mL:20mg)肌内注射+叶酸(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H10970079,规格:0.4mg×31片)、维生素E胶丸(青岛双鲸药业有限公司,181103,规格:0.1g×30粒)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20%的中长链脂肪乳(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119022201,规格:20%250mL:59.25g/瓶)250mL静脉点滴治疗,20滴/min,1次/周,至妊娠12周止。定期对胎儿进行检查。

1.3 评价方法

分别检测治疗前与妊娠第12周时NK细胞水平。采集肘静脉血2~3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计算NK细胞比例。随访至分娩,统计两组妊娠成功率。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头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K细胞水平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NK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NK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NK细胞水平比较

2.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实验组妊娠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4,P < 0.05)。见表 2。

表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恶心、头痛、胸闷以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无中途中止治疗者。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复发性流产(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约为1%~5%,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家庭幸福和心理状态。导致RSA的因素较多,既往认为子宫病变、遗传、内分泌、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主要因素;最新的研究显示,细胞因子、某些蛋白、免疫失衡、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与RSA也有相关性[2-3]。自然杀伤细胞的作用包括杀灭癌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免疫防线,用来识别和杀死癌变细胞和被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了的细胞。NK细胞不仅仅对人体起到免疫监视的作用,它在生殖和衰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4-5]。当NK细胞接触到正常的“自体”细胞时不会被活化,当遇到异常的细胞时,会被激活,其活性的高低与病毒、肿瘤的易感性相关,相反,大量的NK细胞和(或)大量的Th1细胞因子与自身免疫异常、生育障碍、妊娠并发症等有关[6-8]。大量的NK细胞会引起Th1细胞因子产生,因此NK细胞数量可作为评价Th1型免疫状态的指标,当外周NK细胞浓度超过18%时,怀孕很可能失败[9-10]。子宫内膜中高浓度的Th1细胞因子与与胚胎发育迟缓和着床失败有关,如果胎儿在成形之后遭到NK细胞的攻击,NK细胞会将之后出现的任何胚胎细胞视为肿瘤组织[11]。在外周血NK细胞/细胞因子高浓度的孕妇在胚胎着床失败或流产的时候会出现流感样症状,表现为肢体疼痛,抽筋,发热,虚弱等。一定水平的NK细胞是我们身体健康和怀孕过程中所必须的,重要的是保持平衡。在无自身免疫疾病的孕妇中,CD56阳性NK细胞在孕后的水平比孕前低,而反复流产和反复试管婴儿失败的女性体内NK细胞水平明显升高。正常孕妇在着床期前后,外周血N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都会有所降低。生育障碍的女性中,血液中的具有细胞毒性的CD56+/CD16+NK细胞常常会攻击妊娠组织,导致复发性流产。

目前,复发性流产无特效治疗,国内有关于脂肪乳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报道,但报道不多。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脂肪乳可显著使TNF-α水平降低,通过降低内毒素水平进而减少流产率。但脂肪乳对人类T细胞活化、前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还不清楚。脂肪乳可导致NK细胞毒性下降,与丙种球蛋白的效果相当,而价格更低[12-14]。但是,脂肪乳会导致TNF-α释放增加,诱发亚临床感染[15]。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妊娠12周,实验组NK细胞显著下降,低于18%。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头晕、恶心、胸闷等不良反应,但均在能耐受范围内,未中止治疗。

综上所述,复发性流产采用脂肪乳保胎治疗能显著提高妊娠成功率,降低NK细胞水平,患者会出现一定比例的头痛、恶心、胸闷等不良反应,但均可耐受。

猜你喜欢
脂肪乳保胎复发性
脂肪乳在药物中毒解救中的应用研究
精氨酸谷氨酸注射液与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复发性口腔溃疡和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性分析
脂肪乳生产过程中粒径的影响因素研究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效果
静滴脂肪乳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分析
流产多是胚胎异常 别硬保
黄体酮是保胎的“灵丹妙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