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综合评估护理计划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

2019-04-17 04:40郭莉萍何文静李淑珍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老年人满意度评估

郭莉萍 何文静 贺 艳 李淑珍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广东深圳 518052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目前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形成了庞大的老年群体和众多需要特殊照顾的高龄老人,随之而来的是慢性病患病率逐年升高。据统计,在65~69岁老年人群中有32%的人患有≥3种的慢性病,在80~84岁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则上升到52%,这使老年人的医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1]。老年人常多病种并存,和衰老一同促使早死、早残和生活质量下降,传统的医疗评估仅局限于疾病评估,不能反映功能、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问题,已不能满足老年人评估的需要,需要一个更全面的评估方法,以发现老年人更多的潜在问题。老年综合评估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专门针对老年患者的一种特殊的多层面多学科的诊断过程或工具,是老年医学的核心技术,其主要用于确定衰弱老年人的医疗、心理、功能状况和社会环境等因素[2]。为了进一步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计划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60例201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201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1~79岁,平均(68.7±4.3)岁,病程3~9年,平均(5.6±2.3)年;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2~81岁,平均(69.1±4.5)岁,病程2~10年,平均(5.4±2.1)年。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均接受了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对生活质量的评估,护理人员将评估结果做好了详细的记录[3]。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本组患者的纳入标准:(1)患有慢性病、多种老年问题或老年综合征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2)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多次住院,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3)能通过老年综合评估干预而获益的老年患者。

1.3 排除标准

本组患者中排除:(1)疾病晚期、患有严重痴呆、功能晚期丧失的患者;(2)不适合行老年综合评估的患者。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给予老年综合评估护理计划,具体步骤如下。

1.4.1 对评估人员进行培训 制定实施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计划的细则,并为患者建立老年综合评估手册,给其开展技术方面的指导、人员方面的培训、质量方面的控制和考核方面的评价工作[4]。被培训人员不但要包括护理人员,还要包括治疗人员。

1.4.2 实施老年综合评估工作的流程以及随访 本院应成立老年综合评估管理小组,小组由医生、护士等成员组成,有本小组人员一起讨论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学科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中还可以邀请其他科室的工作人员如康复理疗科、营养师、药师、心理咨询师等参与进来。医疗人员和护理人员要对其中遇到的意见不一致的问题进行协商,如医疗疾病的评估、患者部分功能的评估、心理方面的评估、社会因素方面的评估、老年患者生命安全方面(压疮、跌倒、误吸、用药)的评估等,运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焦虑及抑郁量表(HA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等专业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5]。将相关资料收集齐全以后,由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对患者作出疾病诊断和综合评估诊断,然后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会诊,在会诊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方案。由各个科室的负责医生和护士组织并实施老年综合评估工作。并在患者出院后的第1个月以及以后每3个月以电话、门诊、网络等方式要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将每次评估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小组负责人员,对其中的优点进行坚持,将缺点问题及时改正,避免发生在下一次的治疗中。老年综合评估终止:在随访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失访的患者,以及通过随访确认已经死亡的患者,疾病晚期、严重痴呆、完全功能丧失的患者等,均可以终止对其的综合评估[6]。

1.4.3 制定老年综合评估内容 本次老年综合评估护理计划的内容要包括,要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对,并要保证核对结果的准确性。(1)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家庭(单位)住址、联系电话号码等信息。(2)评估内容:包括全面的医疗评估、躯体功能评估、认知和心理评估,以及社会/环境因素评估四方面。按照综合评估的结果为患者制定健康的处方以及各方面的指导:日常行为、老年安全、饮食、用药、心理、疼痛等。

1.4.4 对本次综合评估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定期抽查,包括患者的服药情况、自身锻炼情况、康复指导、心理辅导、生活方式指导、复诊提醒等多个方面。

1.4.5 随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护理人员在随访的过程中要礼貌、友善,先要向患者介绍自己(如:我是深圳南山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我是您的老年评估专员XXX),然后将本次随访的目的及时告知患者(如:想了解一下某人(病员)目前的健康状况),详细地记录好患者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意见,这对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改进健康处方、更好地服务患者等均有很大的帮助[7]。随访时,尽可能的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如一些患者及其亲友对健康处方等方面表示不满,很可能会讲一些难听的话,此时随访人员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与对方发生争执,在得到所需的随访信息的前提下,将随访时间尽量缩短。随访结束时还要对被随访人的合作表示感谢,确认下次随访的电话号码以及方式等。

1.5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对所有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其中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独立能力、社会功能、精神功能、环境功能等项目,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8];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

1.6 统计学分析

在护理期间所得到的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独立能力 社会功能 环境功能 精神功能 总生存质量观察组(n=30) 12.1±2.2 12.4±2.3 12.0±1.6 12.4±2.1 11.3±2.6 10.5±2.2 12.5±1.7对照组(n=30) 15.5±2.7 15.8±2.9 15.1±1.7 14.5±2.9 14.9±3.8 12.8±4.1 15.9±1.8 t 3.245 3.368 3.013 2.974 3.145 4.580 3.624 P 0.034 0.031 0.039 0.042 0.038 0.012 0.02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关注老年人整体功能状态,尽可能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减轻社会负担。特别关注老年人在增龄过程中可能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科学地把握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而导致的认知功能减退[9]。通过精神心理评估,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估的标准融入了国际先进的老年人健康概念,有利于调动老年人以积极的心态维护自我健康的主观能动性[10]。摒弃了传统观念片面强调对老人生活照顾务必周全的消极养老策略,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积极融入家庭和社会,让他们意识到其整个生命过程中体力、精神状态及社会参与的潜力,即使高龄,但仍能发挥对家庭、同行、社会及国家的贡献,增加幸福感和归属感[11]。

由于老年患者的病情变化比较快,进展迅速,大多数患者所患的不止一种疾病,不但需要长期联合用药,当然也还需要护理人员对其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从而将患者的身体状况更好的反映出来,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可较全面反映老年患者的具体状况,从而为制订医疗卫生政策、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12]。利用目前有限的医疗资源为老年患者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加强对医院工作人员专业技术的培养,组建多学科团队,基于老年综合评估进行老年健康管理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健康老龄化的目标[13-14]。本次研究中,将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干预延伸至家庭、社会,有助于及早发现老年人潜在的功能缺陷,避免老年住院患者延伸服务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最大程度延缓慢性病的发作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从而减轻社会的负担[15-16]。本次研究中是根据老年综合评估得出的结果对患者给予了个体化的护理措施,也可以认为是对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系统性总结,这种护理方式帮助患者以及家属更好的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并且按照综合评估小组制定好的护理计划与医生和护士之间进行了更好的配合,使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心态下,控制了疾病的发展,还减少了其他并发症的发生[17]。

本次研究中对60例2016年1 ~ 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老年综合评估护理计划后,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在护理老年住院患者时,对其实施老年综合评估护理计划,不但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对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将此种护理方式推广在更多的临床上。

猜你喜欢
老年人满意度评估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