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厚植文化自信上下功夫

2019-04-17 01:06郭元祥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9年2期
关键词:社会化群体个体

郭元祥

经常深入中小学听课,我发现不少中小学缺乏文化涵养和文化自信教育的渗透。在信息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儿童、青少年一方面极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中华上下五千年优秀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孤陋寡闻,对积极的传统文化的理解、保护与传承意识日益缺乏;另一方面极易受到落后文化的侵蚀,精致的利己主义导致社会责任感和正能量缺位,甚至有知识而无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根基。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文化自信教育,是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也不是随着知识的增长而自然发展起来的,而是需要在课程教学中科学有效地渗透文化自信教育。厚植教育的文化涵养,合理地在教育过程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是学科育人的应有之意。

文化是指人类后天获得和创造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文化是社会性和群体性的,是社会或群体的人共有的对世界的认识、价值观和信仰,它不仅被群体中的人们所共同接受才能在群体中维持下去,还反映在群体人的行为中,并且群体中的人以此解释经验和发起行为,尤其是精神文化,涉及维系群体或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性的共同认识、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文化的发展与个体的发展具有双向循环作用的关系。作为个体的自然生命的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就是使个体成为人的过程,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就是使个体“人化”的过程。离开了群体社会的文化,人是不可能发展的。因此,人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人的文化同化过程,是作为个体的人习得、分享、遵守甚至参与创造文化的过程。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把个人与文化的这种关系称为“生动的循环”。人的社会化过程在本质上是个体获得群体共有的民族文化的同一性,获得群体、民族或社会的文化同一性,是个体社会化的根本途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契合时代核心价值观的独立精神的人。人的发展过程与文化的发展过程之间的“生动循环”,决定了教育必须具有文化涵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文化自信教育,引导他们获得社会先进文化的同一性。这既是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现实性诉求,也是教育之可能性诉求。

文化自信教育是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先进文化,领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实质、文化价值观并获得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養成尊重民族文化的意识、情感和态度,具有文化理解能力、文化判断能力和文化反思能力,确立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意识的教育活动。古罗马思想家普罗塔克曾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孤立的知识教学和解题基础训练,丧失了文化涵养,难以点燃学生精神生命的火种。

要在厚植文化自信上下功夫,中小学需要在课程、教学、德育乃至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强烈的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尤其要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合理渗透到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之中。克服单一的知识训练,以文化人,只有扎根文化,教育才有文化涵养,才能发展学生的文化理解力、文化鉴别力,直至文化获得自信和文化自觉。

猜你喜欢
社会化群体个体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