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娥
摘要:21世纪,我国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正在进入以智慧教育为新形态的融合创新阶段,但由于智慧教育的研究还比较浅显,有待厘清理论和实践层面的问题以增强效度,文章从智慧教育发展的时代性、智慧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智慧教育发展的战略及路径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能够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并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慧教育;效度;陕西
一、发展智慧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网络教育”。新时代教育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就是习总书记所讲的办好网络教育,其中提到要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环境”,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渗透不断深入,信息化教育在内涵、深度和质量上也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系统的结构和形态正在发生变革与转型,逐步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智慧教育。所以,研究智慧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使很多人无法接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在新的技术发展时代下,如何使新的技术和教育进行融合,让更广泛的人群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健全健康的人格,引导学生去勇敢追求他们自己的梦想和信念,推动教育的变革和创新。智慧教育要教会学生21世纪生存技能,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数字素养技能和职业生活技能,所以,研究智慧教育也是教育人的共同愿望。未来的教育是一个基于智慧教育的“人人有学上,人人上好学”的教育图景,智慧教育最终支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的实现。所以,研究智慧教育助推中国教育梦的实现。
二、陕西智慧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两年来,教育部发文要大力发展智慧教育,陕西政府加大了对校园信息化的投入,例如陕西“双普双高”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使得陕西教育装备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状态,又特设立了教育大数据生态,教育厅专门有智慧校园创建行动计划,陕西政府还采取多维度活动全面解析智慧教育建设的规划方向,陕西信息化领域领导、专家,共话陕西智慧教育顶层建设。西安教育技术与网络学会副秘书长包勇认为:智慧教育助力教育现代化,智慧教育怎么做?如何落地?智慧教育改变了什么?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陕西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袁新瑞,剖析了新时代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融合需求、需求结合、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智慧教育终将为全民终身学习助力。由此看出陕西政府层面很重视智慧教育的建设。
但由于种种原因,陕西智慧教育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陕西智慧教育建设不成熟,现阶段只是硬件设施升级,应进一步开展智慧教育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升智慧教育“软实力”发展。其次,“信息孤岛”大量存在,由于省、市、区、县网络中心,彼此独立,共享性不足,需要更新设备,做到网络校校通,资源人人通,创建智慧教育良好环境。第三,教育体制存在弊端,由于智慧教育尚处于建设和实验阶段,原有的教育评价体制、管理体制与之不适应,影响了师生潜力的培养,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衡,也使人才流失严重。第四,许多学校盲目跟风、模仿,采用高档教学硬件,忽视了家长的经济承受力和学生对电子产品的自控力低下等问题。
三、陕西智慧教育发展战略及路径
“技术革新教育”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教育的“智慧”转型也迫在眉睫。然而技术自身并不能完全驱动教育系统的整体改变,教育理念、学习理念、教育制度、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亟需变革。所以,要联动企事业各级优质渠道资源致力于智慧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加强陕西政府、学校、企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的变革和创新,给智慧教育各方面提供服务的同时促进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可持续发展。因为只有智慧教育才能全面支撑我们教育改革,所以智慧教育必须做,但是智慧教育并不好做,新时代陕西智慧教育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对问题痛点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路径,厘清智慧教育体系构架及关键支撑技术,梳理陕西智慧教育建设发展思路,构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陕西智慧教育综合服务平台,这是推进陕西智慧教育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其核心要素包括:无缝整合的智慧教育基础环境(包括智慧校园、智慧博物馆、智慧社区等)、可进化的海量优质教学资源库、智能化教育云平台、智慧型的教师与管理队伍等,其中云平台建设是运转的关键。
智慧教育发展可行性路径如下:(1)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完善教育体制,建立智慧教育建设小组,统一开展工作;建立问责机制,避免教育纠纷事件;制定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杜絕走形式、走过场的弊端。(2)合理规划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效益。(3)深化信息技术在学校、社区、家庭中的应用,创新师生的信息素质培养方式。(4)共建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5)鼓励关心教育行业的企业加入,加强产、学、研、用融合,采取校企合作模式,购买合作服务或劳务派遣。在云产品的选型上,优先选择国内成熟的、具备为教育系统定制研发能力的提供商,避免被提供商以各种名义“绑架”。(6)加强对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祝智庭.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J].中国电化教育,2011(0l):17-25.
[2]祝智庭,管钰琪.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J],电化教育,2014(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