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药理学教学中LBL与PBL双轨模式的应用研究

2019-04-17 12:51易娟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药理学高职院校

易娟

摘 要:本文以高职院校药理学教学为研究背景,以LBL与PBL双轨模式为研究对象,介绍了LBL与PBL双轨模式内涵,阐述了LBL与PBL双轨模式应用可行性。分析了高职院校药理学教学中LBL与PBL双轨模式的应用措施、优势及推广难度。以期为高职院校药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药理学;LBL;PBL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药物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中,药理学迅速发展呈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在不断探索完善。因此,为促使药学专业学生尽快融入药理学,对药理学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分析非常必要。

一、LBL与PBL双轨模式概述

LBL与PBL双轨模式主要是在传统讲学模式应用的基础上,以问题的核心,以相关专业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主要组织形式。在教学人员的辅导下,以某一药理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为研究方向,进行问题探究[1]。

二、高职院校药理学教学中LBL与PBL双轨模式应用可行性分析

一方面,LBL与PBL双轨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案选择、课堂讨论与信息收集、临床试验与问题准备等为重要环节,需要辅导教师投入较大的精力,较适用于整体新药临床试验方案的完善。同时LBL与PBL双轨模式打破了系统性药理学知识学习的模式,在医学院校中较适用于高年级学生学习,促使学生了解现阶段临床使用的新药及新疗法、新理论,感知多向思维方式。可全面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对改善实用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深远的影响[2]。

另一方面,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LBL与PBL双轨模式,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发内心的结合。加深专业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缩短其与临床的距离,锻炼专业学生临床分析思维。

三、高职院校药理学教学中LBL与PBL双轨模式的应用

(一)学时及教学内容分配

LBL与PBL双轨模式应用过程中,传统LBL教学模式占据16个学时,PBL教学模式占据8个学时,共24个学时[3]。本次教学采用201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国家十二五规划《药理学》(王开贞主编)。药理学内容主要包括总论、传出药物、心血管药物、内分泌药物、抗菌药物、中枢神经药物、内脏药物等几个模块内容。其中总论课程教学主要采用LBL教学模式。而传出药物、心血管药物、内分泌药物、抗菌药物、中枢神经药物、内脏药物六大系统药物主要采用LBL+PBL双轨教学模式。

(二)LBL与PBL双轨模式实施

首先,在LBL与PBL双轨模式实施之前,辅导教师应明确药理学课程学科任务。即阐述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为药物疗效提高、防治不良反应及药物质量改善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探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途径,为细胞病理过程提供实验依据。

为保证整体课堂教学效果,促使专业教学人员了解LBL与PBL双轨模式应用过程、方法及优势,专业辅导教师可对专业学生进行培训。以传出药物、心血管药物、内分泌药物、抗菌药物、中枢神经药物、内脏药物等模块临床案例为基础,明确每一学习案例的学习重点。并从临床症状、药物作用机理、检验结果等方面,提出不同的问题。随后为班级学生分析具体问题解析过程。

其次,在LBL与PBL双轨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辅导教师应依据教学大纲,对教材中所学重难点内容及基础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同时辅导教师应将现有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整合,适时融入PBL病例。并要求具有临床经验的医师参与,录制完整的PBL课程,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在LBL与PBL双轨模式教学方案设置过程中,专业辅导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结合阶段教学要求,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案。如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辅导教师可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用为课题。结合课题内容设定明确的教学任务。并选择适当的案例进行进一步讨论分析。如:一两岁半女童,病情是温度升高伴随咳嗽,发病72h后入院治疗。症状为胃寒、咳嗽带痰,且体温上升至38.8℃。脉搏为107/min,呼吸为55/min,呼吸时伴随粗声响及湿啰音。心跳、脉搏一致,均符合正常女童标准。通过初步检查,发现该女童患者痰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克雷博士杆菌,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分别为12200/mm3、84.5%[4]。上呼吸道感染严重,肌肉注射丁胺卡那霉素7.5万U,每天注射一次,连续三天后确诊该女童患者药物致聋。

根据上述案例,专业辅导教师可以首先采用LBL常规教学方法为专业学生讲述基础理论知识。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基础知识系统讲解之后,专业辅导教师可利用PBL教学方法,将班级学生划分为8-10人每组的若干个小组,要求班级学生根据上述案例查找资料、组内讨论、自学思考、相互答疑。并分析最佳处理方案。最终集成要点,以系统信息记录的形式进行资料总结。

在具体小组讨论阶段,各小组可在组内推选出一名或两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进行组内信息讨论、语言表述活动的组织。随后在课堂中,各小组组长可以综合收集小组内全部成员意见,得出初步结论。并以文字资料的方式,汇报本小组讨论结果。在小组组长汇报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发表疑问。针对相关问题小组组长可以独立或者寻求辅导教师的帮助,解答其他小组成员的困惑。

在各小组成果汇报完毕后,专业辅导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分析各小组谈论结果。针对各小组汇报阶段存在的共性问题或者疑惑较大的模块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后续知识学习模板及下一次课题讨论方向。同时对各小组讨论情况进行适当点评。从各小组成员问题分析、归纳、总结、解答模块,进行逐一点评,以提高各小组学生对LBL与PBL双轨模式适应能力。

再次,在具体LBL与PBL双轨模式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专业辅导人员可首先利用板书+多媒体课件+标本模型+影像资料的方式。从药物基本理论、内在作用规律、应用要点等方面,帮助学生温习药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并进行临床工作重点的讲述,如问病、查体、病例书写、参与手术、换药等,以便为后续问题分析提供足够的知识支撑。在这个基础上,专业辅导人员可依据LBL与PBL双轨模式设计方案。结合具体临床工作内容,提出关于疫病预防及药物应用方面的知识。根据辅导人员提出的问题,专业学生可利用本院校图书馆或网络数据库收集相关信息。在整体临床案例分析过程中,专业教学人员需要在旁辅助。并提供适时的指导。同时每间隔一周开展专题讲座,以临床药物应用机理为重点,为班级学生讲述各小组在问题解决中存在的问题[5]。并引导班级学生对临床方案逐步完善,促使其不断拓展知识面,为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药理学教学实践中,由于药理学知识涉及内容较多,学生在问题讨论过程中极易遗漏部分内容,对问题探究的完整性造成不利影响。如心律失常用药分析阶段,相关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心电图及心肌电生理,而且需要了解离子通道、药物选择及用法等多方面知识。涵盖了生理学、内科学、分子生物学、药物治疗、药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因此,在具体问题探究过程中,辅导教师应注意合理调配教学内容,设置层次化问题分析模式,降低课程学习难度。促使LBL与PBL雙轨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优势充分发挥。

最后,为促使专业学生可以结合临床病例资源,建立自己的判断、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专业辅导人员可在基础教材案例设计应用的前提下,利用线上教育平台,如中国大学慕课等,为专业学生实时分享手术录像、药物方案实施后结果、图片等信息。不断拓展专业学生知识面,为专业教学效果提升提供依据。

(三)教学评价及课程考核

基于LBL与PBL双轨模式特殊性,在教学评价阶段,辅导教师可采用期末成绩+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即在阶段教学结束之后,采用终结性百分制网络试题库评价方式,以选择题(60分)、病例分析(40分)为主要题型,对相关专业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核。随后向班级内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要求班级学生根据自己意愿进行意愿填报。其中阶段测试成绩为客观评估指标,根据专业学生理论总成绩及病理分析成绩进行分析;而问卷调查为主观评估模式(表1)。通过对增加师生互动、提高组织及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提高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带教老师满意度、培养临床思维、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评估专业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认可程度。

综上所述,LBL与PBL双轨模式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意识。因此,高职专业教师应结合阶段教学任务,合理分配LBL与PBL双轨模式教学学时及内容。在明确的教学任务的指导下,进行讲授+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逐步拓展相关专业学生药理知识学习范围,为高职药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

參考文献

[1] 王玉,李庆平.LBL与PBL双轨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53-154.

[2] 刘思妤,谷彬.药理教学实施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6):95-96.

[3] 邓园园,杨玉青,司徒秋顺,等.PBL-LBL双轨模式教学在中医规培生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7(24):128-131.

[4] 李晓娟,魏楠,张红卫.PBL和LBI双轨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病案,2016,17(10):81-83.

[5] 李瑜,曾威.PBL与L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检验实验课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2017(27):105.

猜你喜欢
药理学高职院校
学习迁移理论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布鲁纳理论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药理学教学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
药理学“慕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